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7期1997年6月)
藝文特區:[宗教教育]風箏與線-創意課表

冷泉

書櫥上留有一張泛黃的功課表,上面畫有聖經、筆、眼睛、加減乘除的符號……,問孩子那是什麼時候的功課表,孩子說是五年級寒假的。

每天早上先畫有聖經,代表是看聖經的靈修時間;接著畫了筆,是寫學校規定的作業;再來,是自己加深加廣的數學國語時間;中午畫了一排眼睛,是閱讀故事書的時間;下午是自由活動時間,所以未列進去,隨興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二四六的晚間沒聚會,排有書法、作文、英文、樂器,樂器時間有時彈琴、有時練笛子,因為參加學校的笛子隊。看了那麼富有創意的課表,不津莞爾。週日上午、週六上下午、一三五的晚間都畫斜線,因那是聚會時間呢;其他的時間,有靈修、有學校規定的作業、有自己的進修、有自由活動,內容真是充實且實際。

孩子每天上學,可說是機械而束縛,所以一放假擁有自己的時間都非常高興。然而,如果假期過於散漫,孩子的自在反而成為無聊透頂,並且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實在很可惜。但是,如果一下子叫孩子做這個,一下子叫孩子做那個,這樣不但父母很累,孩子可能養成被動的壞習慣,或是陽奉陰違,甚至可能會反彈,因為假期是他們自由運用的時間呀。所以,輔導孩子自己訂自己的功課表是非常管用的。

課表的設計要注意是否實用,因為如果有幾次達不到課表所排的,那麼孩子就不想看課表了,因為內容和實際都不一致,當然就無法照計畫行事了。所以,要排課表時,先列出有哪些該做的事、有哪些想做的事,再配合實際能利用的時間去安排。

還記得孩子剛練習設計課表時,排得很細心,安排了幾點幾分至幾點幾分做什麼,我提醒他,如果有一個項目時間不準確的話,其他項目如何照課表實行呢?

後來,孩子就懂得只安排早、午、晚要做什麼事而已,如果那件事已經做完,剩下就是自己的時間,可自由運用。如此,孩子都非常樂意照進度行事,因為那些事項是孩子自己排的,是自己該做的,是能力可達的,況且做完就可以自由運用了,不會有推拖的情形。

有時後,父母談及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的情形真氣人,慢吞吞、拖拖拉拉、不專心……。原來,作業寫完之後叫他寫參考書,參考書寫完之後叫他去彈琴,彈琴之後叫他……,孩子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該做的事,反正一件做完總有另一件,似乎永遠做不完,可以拖就拖吧,還要趁父母不注意時偷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就更不專心了。孩子似乎覺得那些事都是別人叫他做的,都不是自己的事。所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哪些事該做,有哪些時間可用,訓練孩子好好利用時間是很重要的。

本來,只是教孩子寒暑假排課表的,後來,孩子在春假或連續兩三天的假日也會自己排課表,以便善用時間,不會有上學前才發現這個還沒完成,或是那個來不及的情形。這樣,教導孩子為自己讀書,自己有哪些事該做會自己負責完成,不必老是被家長盯著才做功課,父母不在就鬧翻天。這樣,孩子總覺得每個假期都有意義而且充實喜樂。

(原[宗教教育]136期,1997年06月號)


作者: 冷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