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芸娘
緣起
有個朋友,在他孩子九個月大時,孩子哭了,他一聽就能辨認這是尿床、肚子餓、生氣或是病了。驚訝嗎?其實這就是──敏銳力。有的父母在孩子還不會說話時,都有這麼棒的特質。但是當孩子會開口講話,我們就認為他長大了,「你長大了,怎麼不會呢?」說穿了,他才只有四歲!來到這個世界不過四年,只能解決這世界萬分之一或百分之一問題的能力呀!
比馬龍定律
心理學上有一種有趣的定律──比馬龍定律: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孩子,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也就是行為學派說的「制約反應」。制約是在潛意識下進行的,孩子會投其所好地去扮演大人心中的角色,心理學上稱為──負面增強,也就是我們說的瞭解。在瞭解過程裡,我們會更公平地看待孩子的成長,此時才會發現孩子的頑皮其實是一種幽默,有了欣賞的心態,我們瞭解孩子時,便可以去分享他的快樂。
請相信七歲的孩子絕對比三歲時聰明,五歲的孩子不等於九歲的孩子,因此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方式來應付世界給他的使命感。比方說:今年三十歲的你碰到挫折時,當然不會選擇坐在地上哭;而家裡四歲的小孩當然也不會像法官辦案似的思考。這麼一想,我們就會更清楚孩子的思緒了。
四個哲學
有位幼小班的媽媽教員,有一次很快樂地與我分享她的經驗: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全家人聚在一起聊天,三歲的小兒子說故事:「孫悟空大戰櫻木花道」,爸爸就問:「然後呢?」六年級的姊姊說:「為什麼呀?」四年級的哥哥接下去插嘴:「哎喲!那怎麼辦?接下來呢?」你可想像那天晚上的故事有多精彩,多誇張啊!笑得我肚子痛。所以父母若能善用「如果」、「怎麼辦?」、「為什麼?」、「接下來」這四個哲學來分享孩子的智慧、語言、快樂和幽默,相信和孩子會有許多HAPPY‧TIME(快樂時光)。
如前所述的比馬龍定律,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孩子會有許多的優點,反之,逃家的青少年多半覺得家裡沒有溫暖,因為:「他們都說我很壞,雖然我的功課不好,但是我很熱心啊!」其實,一天裡孩子有百分之八十的優點和百分之二十的缺點,但是大人們總是只看到那小部分的缺點,而否定了這孩子,實在不公平。
建構自信
很有名的曾昭旭教授,他的孩子有一陣子只有數學還不錯,於是他建議孩子對數學再加強,結果愈補習成績愈好,還當了小老師,後來曾教授問:「你其他科目如何?」孩子說:「數學都不難,其他科目應該也不成問題。」
這就是父母在建構孩子的自尊與自信,每個人在生命裡都是用自尊和自信在過活,要相信成績不能代表什麼,但是孩子跌倒後,自己再站起來,才會長得好、長得壯。我們不寄望孩子是個「東方不敗」,重要的是如何從失敗裡站起來,而不是永遠的失敗,這樣的過程即是一種分享。
有位台大醫科畢業的醫生,在大學五年級時患過精神病,七年級考上醫師執照後再度罹患精神病到醫院治療。他是台灣教育制度中的一個好學生,但他所有的記憶裡頭,幾乎是以他上才藝班的課程來判斷今天是星期幾。
例如星期一上電腦、星期二要上小提琴……。從小學到高中,他從未考過第二名,直到上大學,他才赫然發現,原來他不再是第一名,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定位,大五時崩潰了。這樣的孩子,令我們感歎,而那樣的過程稱之為──完美主義症候群,值得為人父母者重新省思。
四個寶盒
最後,提供父母教育孩子的四個寶盒:
一、優點寶盒:
將孩子、家人所表現的優點記在紙上,例如孩子早起問早、做好幫手等,放進「優點寶盒」中,幾天後拿出來,將發現孩子和家人有更多優點,因為人都喜歡被讚美。
二、創意寶盒:
父母最常掛在嘴邊,這也「不要」,那也「不可以」,久而久之孩子都失去了創意空間。所以在一天中可將孩子的創意,例如愛唱歌的小鳥、會打呼的小豬……等等無限遐想記錄下來,放進盒子裡,讓孩子有他自己喜歡的創意空間。
三、幽默寶盒:
中國人一向最欠缺幽默感,若能時時將孩子的童言童語「捕捉」下來,相信每天都有說不完的笑話。一個孩子要健康,要快樂,要活潑,便要輕鬆、自在,更可激發全家人的幽默感。
四、猜心寶盒:
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去猜想孩子的內心世界,將會發現,孩子的天真、可愛,實在很單純,難怪主耶穌說不要禁止小孩到祂面前來。
疼惜
教養過程中有喜有怒有哀也有樂,偶爾也會犯錯,知道後要修正不再犯。人都有七情六欲,我們也要學會情緒管理,往往我們對朋友很好,能原諒、體貼朋友的軟弱或需要,但是對於年幼的孩子,反而常常無法容忍他的調皮搗蛋,經常在一陣打罵後,才發現自己又錯了,後悔了。其實,我們可以試著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扮演孩子最貼心的朋友,將發現心與心貼近的感覺很奇妙。學著多疼惜自己,也就是在疼惜孩子、疼惜家人,因為弟兄姊妹的「生命」共同體不更當如此﹗
(原[宗教教育]136期,1997年06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