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許德宏撰稿
日本目前流行人手一「雞」,不論上班族、學生層都趨之若鶩,經由煤體披露,在國內也漸漸吹起流行風,此種無生命體的飼養行徑,值得仔細推敲。
「飼養寵物」培養愛惜生命、尊重萬物的涵養與情操,原本是一項良性互動、學習成長的絕佳教材。許多心理層面的需求,往往在與動物的相處中獲得滿足,對人性善良的啟迪也有極正命的效果。如今,日本商家在電玩大肆橫行後,更挾著資訊科技的威力發展電子寵物,僅以三個按鍵替代具有生命特質的生物,反覆操弄著看似可以決定生命大權的雞仔,實在是一大扼殺人與自然間共存的負面教材。
此番不配合作息,一味迎合設定動作的機械式操控,除了干擾生理時鐘外,更不能使擁有者一如往昔般自在輕鬆地工作、讀書,反而受到「牠」的轄制,潛在培養使用者「過度溺愛」的性格。人們真的犯不著拿近千元換取一點兒也不懂得回饋與感恩的「雞」,被「牠」既定之喜、怒、哀、樂牽著鼻子走,自個兒還樂在其中,渾然不覺情感的誤用與受騙。
正如《哥林多前書》6章12節提及:「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無形的牢籠,常是人心的盲點,不可不睜亮眼慎思明辨。
古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資訊科技亦有其潛在的殺傷力。在世紀末的今天,人與人的情感呈現疏離、冷漠、恐懼,熙攘人群看似貼近,實則遙遠。青年學子個個端坐電腦前享受著個體私密暴露的網路情結。人手一「雞」象徵高度自主的速成養育成型,好像世間任何事物皆可「速食」而無害?
但是,回歸聖經我們才能洞察,原來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是人不能參透的。以有限的架構換取虛擬生命假象,實不合宜;討「雞」歡心,不如討神喜悅,祂所賜的福氣是傾倒而下,甚至無處可容,絕不是人類總總文化類型所能取代、界定、得證的。
所以,適之足以害之。面對電子雞席捲校園、辦公室,且蔚為風潮時,力倡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破除另類電玩的迷思,釐清生命存在真諦,強化真實情感維繫,遠比將家庭當成旅館,少了聯結,少了交融,多了衝突,多了迴避還好。
而教會整體的脈動更是不可或缺的助力,講道之外,走入人群,不分老幼、男女,重建聯絡網,真正落實一家人的情誼。相信,神的力量足以拾回遠遊虛空的心靈,不再受制於任何屬乎流行、捏造、操縱的玩意。因為,在人愈清楚人之所以為人,神之所以為神的當下,追求與神同行的意念將會擴大,並且真的人經上所言:「先求神國神義,其餘的都必加給你們。」
(原[宗教教育]137期,1997年07月號)
|
|
|
|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許德宏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1997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