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9期1997年8月)
主題特寫:[宗教教育]無酬服事卻無價──中南區宗教教育之現況與展望

筆心

回溯六十年前在先輩愛主的推動下,台南、嘉義、台中、台北等地紛紛成立了兒童聚會,這些著重兒童宗教教育的教會,也成為日後培養聖工人員的搖籃。

依行政區域劃分,中南區包括雲林縣與嘉義縣市;依地形來看,則有山地、平原和濱海等三種類型的教會。雖然地形不同,卻共同擁有純樸、保守的民風特質。基此優良環境的孕育,使早期福音的種籽得以迅速成長、扎根、發芽、結實纍纍,豐潤了本區早期教會的發展史。

然而在台灣社會變遷、經濟型態由農業轉為工商業競爭的社會後,本區保守及純樸的風氣仍多保存,相對之下,謀職與求學則須外出至南北大都市,二、三十年來移居他區的信徒人數不少,形成本區人才外流的現象,在人才短缺、聖工仍需不間斷推動之下,憑藉的是少數人身兼數職的服事狀況。

概況

本區平地教會有20處,原住民教會有6處,1處祈禱所。原住民教會純由阿里山鄉的鄒族組成,平地區則以平地人為主,其中一處含有為數不少的東部外出阿美族同靈。

 班級數學生數教員數
幼稚班1614175
幼年班21176102
少年班2216194
初級班1617665
中級班1111938
合計86773374


備註:

1.幼年班學生數中部分為幼稚班年齡之學生所合併上課人數。
2.教員以社青為主,高中生教員次之,而青教組之社青教員多非專任。
3.無高級班,僅大專團契4處,人數約50名。

當前之困難與瓶頸

一、偏遠地區人口嚴重外移

原本以農為主的生活形態,已多改為工商業型態,人口因此大量移向都市,不少信徒舉家遷移至南北大都市,尤以濱海及鄉村的教會居多,他們或因謀職需要,或為兒女教育,造成信徒數大減,教員與學生均相對不足的現象,不得不合班上課,影響教學效果。

而偏遠地區外出求學之中學以上學生,人數相當多,山地區尤為普遍,教會所在附近並無中等學校,可謂全數外出,他們大多數在平地租屋,其他則住校,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學校。少數學生假日回到山上,多數則留住在外,乏人督促,疏遠教會,牧養非常困難。平地鄉村或濱海教會之中學生,外出比例亦高,或通車或在外租屋,均影響其聚會情形,造成牧養上的死角。

二、師資分配不均

從上面師生統計結果可以發現,本區教員並非普遍缺乏,乃是信徒人數分配不均,造成部分教會教員數太多,其他教會卻相當不足,主因皆以就業機會多寡所致。

另一種師資不均的現象,乃是同一處教會,學生因斷層現象,或因教員培訓不足,為教員方便合併為一班,甚至有將2歲至11歲兒童合併上課者,教員輪流出席。另外,部分教會雖有幼稚班學生卻未開班,有中級班學生卻只合併上初級班的課程。

三、教員素質待提昇

本區教員以社青為主,而其中又以已婚社青占多數,高中生教員僅在少數都市教會才有,大專生擔任教員者最少。而已婚社青平日工作繁忙,且教育程度多不高,實際上能投入宗教教育時間的人力相當有限,吸收新知的能力也受限制,因此產生教學效果不佳、學生上課學習精神低落或秩序無法掌控等情形。尤其教員對青年班學生的輔導相當困難,僅能按教材單向講述,無法瞭解學生真正的需要,適時加以指導,因此青少年的信仰素質也日漸退步。

四、升學主義考驗傳統的信仰模式

從早期先輩流傳下來的信仰模式,為全家大小參加每晚的成人聚會,不分年齡齊聚會堂敬拜神,欠缺家庭本身的宗教教育(家人一起唱詩、讀經、禱告),在今日升學主義的壓力下,許多家長體貼兒女的課業繁重,忽略以往晚間聚會的信仰習慣,又沒有家庭宗教教育,致使許多青少年信仰根基不穩,日漸迷失。

五、輔導工作益形加重

本區在數十年前即設有區宗教教育輔導員制度,在教育組下遴選教會中熱心從事宗教教育的同靈,現有26名,每3至4人為一組分至各教會關心宗教教育的事工。近年總會將阿里山鄉劃歸至中南區,他們更積極前往山區指導大多未受過訓練的教員,使宗教教育步入正軌。

社會的變遷,資訊發展迅速,輔導員面對今日教會宗教教育事工的種種難題,所要付出的精力較以往更多,而其本身又多肩負教會多項聖工(教會負責人、系負責、宗教教育教員、青聯會幹部等等),此為聖工推展的一大瓶頸。

面對難題之決策

一、有計畫的培訓工作

(一)基礎訓練

經過調查,在現任教員中為數不少是不合格教員(未經教員講習會訓練),而其受訓的意願雖高,卻礙於家庭或職業因素,無法參加為期一週的教員講習會。經過總會教育處的協助,在區裏面舉行「分段講習」,讓教員就近接受正規的訓練,感謝主,今年三月首度完成本區分段式講習,對本區教員增加一股新力。

(二)挖掘新人

部分教會因教員不足而合班上課,經宗教教育輔導座談會研討結果,挖掘一些新人參加訓練,或勉勵現有的教員參加不同班別的教員進修會,解決分班的師資問題,已使數間教會增設幼稚班。

(三)充實教員進修的課程

過去的進修會均每年自訂一主題,全體教員百餘人同時一起上課,無法針對各班的需求提供適切的進修指導。自85年起,將輔導員臨時分為三組——詩頌、崇拜、共習三個小組,作四年教員進修課程的規劃,全區教員進修會每年二次,按規劃課程進度實施,分班上課(崇拜與共習課程依幼稚班、幼年班、少年班、初級班、中級班區分,詩頌方面,兒教組依樂理程度分基礎班、進階班,青教組為綜合班)。教員除學習教學方法或專業指導外,也加上總會教材的說明與運用。

小區進修會一年一次,按各小區需要加強訓練,如85年度山地區(即第四小區)以分段式進修為主,後來納入分段式教員講習,一、三小區則同為上午教學觀摩,下午為母語講故事訓練,第二小區因有阿美族學員,且每年均有教學觀摩,今年則改為個案研討及工作交通的座談會方式,解決本小區所遭遇的困難,感謝主,參加進修情形相當踴躍。

(四)加強輔導員的訓練

輔導員多年來均以單向付出為主,多偏重宗教教育聚會內容的指導,不少輔導員深感壓力愈來愈重,因此今年設計兩次的輔導員進修時間,增加彼此工作上的交流,也從外聘的講員中吸收新知,鼓勵工作士氣,增加輔導的果效。

(五)增加溝通管道

今年首度將輔導員與系負責舉辦工作研討及以輔導為主題的進修課程,獲得系負責的肯定,反應各教會教員心聲,並提供不少對區教育組之建議,未來區計劃編輯區宗教教育手冊,促進教會間彼此了解、互助。

二、加強鄰近教會互助的精神

為彌補教員缺乏的問題或學生數太少、教學不彰的困難,鼓勵與鄰近教會聯合聚會,由宗教教育較困難的教會每週派員專車接送到宗教教育較健全的教會參加聚會,目前已實施的教會有處,效果很好,正面臨停辦宗教教育的教會也已開始研商合併及接送的方法。

三、追蹤牧養外出求學學生

在外出就學的學生中,以山地區(第四小區)為數最多,牧養上的困難尤大,因為自國中階段即需要外出,所就讀的學校分佈又廣,流失者最多。改善牧養的方式應多方配合:

1.提供山地區教會同靈有關學校及周圍環境資訊,儘量集中住在鄰近有青年班聚會的教會附近,家長與鄰近教會多保持聯繫,關懷、督促自己子女的信仰。

2.鼓勵家長彼此讓子女們一起居住,勿分散多處,以便作定期訪問或安排聚會。

3.外出求學學生所屬之教會應主動提供外出學生詳細資料給就讀學校鄰近之教會,時常追蹤牧養。

4.成立「原住民外出青年關懷小組」,成員由山地教會及區輔導員共同組成,保持資訊流通,定期訪問,安排聚會。

5.宣導並鼓勵原住民外出學生參加「阿里山鄉青少年詩班」。(註:本詩班自85年11月組成,目前固定於每週二晚上5:30-7:00在嘉義教會練詩,加上樂器訓練,出席穩定,國、高中生皆可參加。)藉此詩班將不同年齡、不同原住民教會之青少年結合在一起,以詩歌方式團契,並於每週五參加嘉義教會晚間聚會,對其信仰助益頗大。

6.鼓勵外出學生遷居至「學生宿舍」,受專人照顧、輔導。

四、為學生中心催生

今年九月預定於距離阿里山鄉最近之平地區內埔教會成立「學生宿舍」,經過區、內埔教會、阿里山各教會共同研商後,內埔教會提供場地,並由區、內埔教會與阿里山鄉各教會共同籌募一百萬元,整修目前內埔教會會堂三樓。

內埔教會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乃中南區最東邊之平地教會,氣候涼爽,環境單純,教會附近有國小、國中,而嘉義市之高中也大多有校車接送學生至內埔,交通方便,離市區僅公里。

在學生中心正式成立前,以「學生宿舍」形式開始,盼望經多方宣導,鼓勵已在外求學的學生多多加入,在信仰與學業上皆得到建立。

五、母語背聖句及母語講故事比賽

總會教育處為了加強兒童的母語能力,使老一代的信仰順利與下一代交流、傳遞,推動各區背誦聖句及講故事以母語行之。中南區配合此一政策,鼓勵各教會自行訓練兒童,再選出代表參加全區競賽,參加比賽學員自幼稚班至少年班學生,均熱烈參與,不少家長與教員亦隨行鼓勵、支持,對兒童學習母語有很大的正面效果。此次乃以閩南語為主,而七月亦於阿里山鄉舉辦以鄒語為主的背聖句和兒詩比賽。

六、發揮區宗教教育輔導的功能

過去一年來在區輔導員分組輔導各教會的宗教教育後,得到不少教會迴響,其輔導方式為:

1.與宗教教育系教員舉行座談,瞭解其需要,提供指導並蒐集難題至區或總會,協助解決。
2.部分輔導員作示範教學。
3.幫助訓練非正式之教員。

86年度將增加青教組宗教教育的輔導,彌補青年班教員數少與師資程度不足的問題。

結論

宗教教育的事工佔牧養工作重要的部分,而教員的素質著實影響此聖工的果效,教會對教員的鼓勵與支持又是推動宗教教育的一股動力,家長更是影響宗教教育成敗的關鍵。期望在教會與家長共同配合下,更多的教員能不計酬勞地付出時間、精力及恩賜,投入宗教教育的事工,建立下一代穩固的信仰根基。

(原[宗教教育]138期,1997年08月號)


作者: 筆心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