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劉家宏整理
教員留言板
※每次辦活動都那麼枯燥,真不想去。(內心交戰的欣) ※難得一個睡覺天,又泡湯了。(身心俱疲的雄) ※籌劃了那麼久,竟然只有小貓兩三隻。(灰心失望的班負責) ※唉!做尬流汗,被嫌尬流涎。(無奈的明) ※有什麼了不起嘛!每次辦活動,都跩跩的不理我。(被忽略的靜) ※好!下次你辦活動,我也不參加。(深感挫折的主辦人) ※換你辦活動,你就知道。(灰心的媛)
參加與否的掙扎,吃力不討好的無奈,相信許多宗教教育的成員都曾經歷過這立場截然不同的兩難。究竟是主辦者的號召力不夠抑或參加者參與程度的不足,使得許多立意本佳的活動,總是付諸流水,草草而終呢?
面對參與度不高的挫折,身為活動的策劃者,我們不用一味地把責任歸咎於是否活動內容不夠精采,導致受邀成員的興致缺缺,甚至聯想成「人緣不佳」等問題。至於問題的癥結可能有下列原因:
一、活動的頻率太高了
這樣的困擾時常發生在求好心切的班務人員身上,當我們希望藉著一次又一次的團體出遊,來培養學員或教員彼此間的感情,時常會使得受邀者身心俱疲,產生彈性疲乏的現象。在教員身上尤其明顯,他們面對一週緊張忙碌的生活後,密集而頻繁的活動花招常使得他們有力不從心之感,因此活動的設計在於少而精,而非數量的龐雜。
二、活動目標的不夠明確
教員所承辦的活動,除了遊山玩水之外,可能也包括了一些學習活動。例如:輔導學員的功課,或者訪問學員的家庭,甚至是課務的檢討會等等。這些活動都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才能讓參與者有使命感和參加的慾望。
三、活動內容不合眾意
活動的主體是人,事前充分的討論可以增加團體對活動的共識,讓每一位教員能有參與策劃的機會。當參與者心中產生對活動的責任感,向心力便在無形中凝聚了。
以上三項客觀的背景因素決定了以後,至於活動內容的精采與否,常隨著個人觀點的不同而改變,策劃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活動設計者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一、活動內容的設計必須符合參加人員的條件和活動的宗旨
不同年齡層的參與人員自然有不同的需求,我們不能要求幼年班的小朋友,參加激烈的戶外運動,更不能在一次靜態的會議中設計過分輕浮的節目,所以適時適所的內容較能吸引參加者。
二、活動曲線的設計須由低而高,再以平和的方式收場
一個成功的活動不可能時時處在高潮的狀態,必定是由引人入勝的方式開始,不宜過於冗長或複雜,否則一方面難以將帶動氣氛,也使接下來的活動無法承接,動靜相間的活動設計,將使參與者不致太累或感到冷場。
三、盡量安排團體參與的遊戲
只由少數人控制的活動,無法使參與者融入其中,最好的方法便是讓每一個人都是主角,可以使活動內容更添熱絡的氣氛,最後要能適可而止、見好就收。冗長的活動只會使人疲累,無法達到娛樂的效果。以上主客觀的問題,皆可能造成人員參與上的排斥,或意願低落,以上提供予活動設計者參考。
事前完備的規劃也是提高出席率的方法。首先是會前的討論,必須有目標有效率地進行,定出的活動目標要明確而簡單,這需要工作人員的同心,眾志成城,眾人的力量可彌補個人思維上的盲點。主事者須接受他人的意見,加以整合,才能使得活動更為融洽,因此策劃人員之間意見的分享,必須充分表達在會議之中。
在設計活動內容時,必須考量可行性與負擔的能力,不要讓參加的人感受到壓力,讓他們能有下次繼續參加的希望。規劃是成功的基礎,若能加以動人的活動宣傳,更加能引起大家參與的興趣。所以我們不可忽略宣傳工作的推行,但須注意不可過分浮濫或誇大不實,以免讓參加者失望。
最後我們不能忽略了禱告的功效。人再如何嚴密詳實地規劃,若沒有神的賜福,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成功。惟有神的靈相伴,團體的活動才能和諧融洽地進行,也能使教員或學員間學習到服事的道理。其實每一次的活動都應視為教員的功課,不該推諉塞責,應熱心參與才能從中蒙福,得到歡樂以外的收穫。
(原[宗教教育]139期,1997年09月號)
|
|
|
|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劉家宏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7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