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1期1997年10月)
主題特寫:[宗教教育]聽聽他們的聲音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時代的腳步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似乎踩得特別重,經過五十年來的快速變遷,社會生活型態徹底改頭換面,呈現出與往昔截然不同的風貌。

常聽到祖父輩的長者感嘆,他們年輕時在大家庭中服事長輩養育晚輩,然而當他們「晉升」為長輩時,社會型態卻使得子女必須出外謀生,不能晨昏定省,承歡膝下;有些甚至在辛苦大半輩子退休之後,還得幫忙帶孫子,重溫舊夢一番。

社會潮流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改變,然而人們卻可以揣摩出適應的方法。晚輩不能與長輩住在一起,並不代表長輩的生活一定會孤單寂寞。在與家中銀髮族相處當中,或許我們都忽略了聆聽長輩的心聲,致使長輩感到心靈空虛,生活沒有重心。

不可諱言的,由於成長背景與受教育程度的差異,長輩在面對事情的種種考量都與年輕一輩大不相同。兩代之間發生衝突,古今皆然。但是以往的倫理觀念會讓年輕人自動「消音」,不敢太過堅持己見,現今卻是大不相同,只要覺得自己有理,絕不輕易讓步,不免讓年長者無奈地搖頭嘆息。

其實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化,長輩們最需要的還是兒孫輩一顆孝敬的心,而這顆孝敬的心首先就是從傾聽長輩的心聲開始。

年輕人大多會有一種刻板印象─「老人是嘮叨的」。所以很不喜歡和年長者談話,覺得非常浪費時間,可是有沒有想過原因何在呢?

現代人的生活十分忙碌,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也隨著物質享受的增加而日漸疏離。長輩們在物質生活上或許不虞匱乏,但為人晚輩者不能因此就認為只要將長輩的生活安排妥當即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藉由傾聽和溝通,可使心靈契合,也使感情得以維繫。如果長輩平時缺少可談話的對象,難免會有「逮到人就講個不停」的現象,身為晚輩的必須體諒。

那麼,在與家中銀髮族相處時,晚輩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一、感恩的心

長輩在年輕時辛勤工作,備極辛勞地維繫整個家庭的生計,更耗費心力教育下一代,這些付出,都是值得年輕人感恩的。當長輩逐漸卸下工作後,他們有權利安享天年;晚輩也有義務讓長輩過著滿足喜樂的晚年。而這些需要有感恩的心為動力,兒孫時常陪伴在長輩左右,這也是年長者最希望得到的福氣。

二、敬愛的心

聖經告訴我們:「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二十三22)。誠然,人年紀一大,動作、反應等方面都會比年輕時遲緩,但是年輕人絕不可因此就厭惡與長輩相處,甚至避之惟恐不及。既然是我們的長輩,我們身上的基因從他們而來,豈能不敬愛呢?

以敬愛的心為出發點,和長輩和睦相處,相信從中可以享受天倫之樂的喜悅,也能夠從與長者的相處中,獲得他們寶貴的人生經驗。

三、順從的心

經云:「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西三20)。有些年輕人不喜歡聽長輩的話,覺得不但想法落伍而且囉嗦,然而聖經卻教導年輕人要聽長輩的話,為什麼?必然有神要我們學習的道理。

從小,父母的話是孩子生活的不二準則,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也漸漸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見,不再只聽父母的。固然,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都靠父母為他下決定,也會讓父母操心煩惱;但是晚輩除了有自己的想法、意見之外,也要尊重父母,畢竟父母疼愛子女,凡事一定會為子女設想,縱使角度不大一樣,也有一份長流的愛在裏面。

四、孝敬的心

除了感恩、敬愛、順從之外,身為晚輩者更需積極盡心孝敬長輩。

孝敬可以很多方式表現,例如照顧生活起居、陪伴聊天、一起出遊……,都需要晚輩用心安排。形式上的陪伴可能很多人都可做到,不過是否用心,長輩卻可感覺出來,只要晚輩有心,或許外在條件比不上別人(鄰居帶父母出國遊覽,我們卻只能帶爸爸媽媽在國內;朋友送父母黃金,我們只有能力送爸媽愛吃的東西……),所付出的心意卻能真正感動長輩。

在與長輩的相處當中,很多人想要多盡一點孝心,卻不得方法,有時候花很多錢買東西或安排父母出國旅遊,卻無法帶給父母快樂。其實,長輩最需要的是心靈的陪伴。或許我們不能常常陪在父母身邊,但是一通電話、一封書信、一張卡片,也能溫暖父母的心房。花點心思時間,聽聽父母的聲音,瞭解他們想些什麼、需要什麼,你將會清楚知道如何與父母相處、如何克盡孝心。

聽聽他們的聲音,好不好?

(原[宗教教育]140期,1997年10月號)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