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區專欄小組策劃.郭霓整理
日期 | 課次 | 崇拜 | 共習 | 12/6 | 一 | 教義簡介與浸禮的由來 | 班級熱線 | 12/13 | 二 | 浸禮的方法 | 坦誠溝通 | 12/20 | 三 | 浸禮的功效 | 1.分享與分擔;*2.查經大綱 | 12/27 | 四 | 聖靈的應許與實現 | 1.歲末感懷;*2.我是誰 | 1/3 | 五 | 聖靈的功能 | 拍賣大會 | 1/10 | 六 | 如何領受聖靈 | 禱告會 | 1/17 | 七 | 安息日的設立 | 講台翻譯指導(一) | 1/24 | 活動 | 1/31 | 八 | 基督徒為何當守安息日 | 座談會─安息日與我 | 2/7 | 九 | 如何遵守安息日 | *我是誰 | 2/14 | 十 | 洗腳禮的意義和教訓 | 1.請你為我做件事;*2.虛己 | 2/21 | 十一 | 聖餐的意義和由來 | 1.聖餐的製作;2.送團體一份愛的禮物 | 2/28 | 十二 | 聖餐的施行 | 聖經全壘打 |
活動名稱:查經大綱─12月25日聖誕節?
一、耶穌出生的預言﹕
1.以賽亞先知主前七百年即預言(賽七14,九16) 2.將有一君由猶大之伯利恆而出(彌五2)
二、耶穌出生之記載:(太一24、25;路二1-20)
三、耶穌出生之地點:伯利恆(太二1;路二4、8、15)
四、耶穌出生時之背景:
1.奧古斯都(羅馬第一任皇帝,任期約主前31年→主後4年)詔告天下人報名上冊之時(類似今日之「戶口普查」)(路二1)。
2.居里扭(羅馬的執政官)作敘利亞巡撫時行第一次報名上冊之際(路二2)。
3.施洗約翰出生後6個月之時(路一36)→和耶穌相差六個月。
△約翰之父撒迦利亞任職祭司,在聖殿見異象(路一6、7),做完祭司工作(路一23)之後才回家,後來約翰之母以利沙伯才懷孕生子。
△祭司班次共24班,撒迦利亞是亞比雅(路一5)是第八班(代上二十四10)
4.野地尚有牧羊人牧羊之時節(路二8)。
△巴勒斯坦月野地寒冷異常,並無青草可供牧羊。
5.博士(星象家)來見耶穌時(太二9)在「房子裏」非馬槽(太二11)
△據說星象家觀天象,土、木星出現,表示有「王」誕生,不遠千里由波斯→耶路撒冷,耶穌當時應已2歲左右,後來希律王為免漏殺耶穌,下令殺死2歲以下小孩(太二16)。 耶穌降生後不久,希律就死了(太二16)。
△根據歷史上記載,希律王死於主前4年3月間,由亞基老接任王位(太二22)。
五、12月25日聖誕節之由來
1.太陽教的一個節日:太陽神生日(羅馬帝國原信太陽教→太陽神阿波羅)。 2.聖經記載有「修殿節」(約十22)約在冬至12月22日前後8天,又名「眾光節」,家家戶戶把燈光放到窗口來示慶,而「修殿節」最後一天正是12月25日,不過這僅供參考,無證據顯示此與後來訂12月25日為聖誕節有直接關係。 3.主後353年,羅馬主教里比亞為迎合羅馬人習慣與吸引更多人信耶穌,而更改12月25日(太陽神生日)為聖誕節。
六、本會不慶祝12月25日聖誕節之理由
1.如前所述,聖經無記載,12月25日乃「無中生有」之聖誕節。 2.意義上「神無生之始,死之終」(約八58;箴八22)。 3.耶穌在世之時,只吩咐門徒要紀念祂的死(路二十二19),而未曾叫他們紀念祂的復活。
活動名稱:我是誰?
方法〈一〉
一、活動目標
促進班員間的互動與了解。
二、課前準備
1.白紙。2.小紙條。
三、活動時間
約40分鐘。
四、人數配置
10-40人,以個人為單位。
五、活動內容
1.發給每人一張白紙及一張小紙條,先在小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並折好丟回籤筒內。 2.每人在籤筒內抽出一名字,若抽到自己的則重抽。 3.在白紙上寫下你所抽到的人的特徵(包括內在與外在) 4.每人輪流唸出自己所寫的,讓別人猜你所抽到的是誰(當然其本人也在場參與此遊戲)。
方法〈二〉
一、活動目標
鼓勵班員誠實的面對自己與別人,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眼中的自己。
二、課前準備
小紙條一疊。
三、活動時間
約40分鐘。
四、人數配置
10-40人,以個人為單位。
五、活動內容
1.每人發給一張小紙條,寫上名字後丟入籤筒內。 2.由主領抽出一名字,大家在紙條上寫下對那人的看法(包括內在及外在)。P.S.可分為優點項及缺點項目,或只以優點為主。 3.將紙條交給本人(主領可視時間及狀況決定是否要將內容公開分享,但若公開,以公開優點為主,不可公開缺點)。
活動名稱:虛己
一、活動目標
使學員們養成謙卑的心,並在日常生活中尊主為大。
二、教學方法
講述、團體活動。
三、課前準備
1.火柴棒一至二盒。 2.佈置好一個適合分組對談的場地。
四、活動時間
約40分鐘。
五、人數配置
10-40人為宜,以個人為單位。
六、活動內容
(1)準備活動:
1.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從言語便可窺知一個人的某些個性,特別是一個驕傲的人是很難掩飾他的言語不說狂傲的話;相對地,一個謙卑的人,在言談當中,必定會隱藏自己尊榮他人。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應當在行為上滿有基督「虛己」的榜樣(腓二6-8),才能活出基督,以基督的心為心。綜觀聖經,雖然作者與著作年代差異甚巨,但是卻有一種同樣心志是不變的,就是以「祂」為了造就「你」,將「我」隱藏,這也為我們所當學習的榜樣。
2.由主領教員發給每個學員7根火柴棒。→3分鐘
(2)發展活動:→25分鐘
1.在自由對談中,每個人可以自由尋找交談對象,在言談中出現「我」這個字眼,即為違規,交談對方可向你要求一根火柴棒。 2.一律講統一的語言,如:國語。 3.活動時間終了時,手上火柴棒最多者為優勝,給與獎勵。
(3)綜合活動:作綜合勉勵…7分鐘。
七、注意事項
如學員們大都不敢主動交談,可利用促進方式,規定每分鐘至少需與他人交談三句以上。
(原[宗教教育]140期,1997年10月號)
|
|
 |
|
作者: 南區專欄小組策劃.郭霓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7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