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1期1997年10月)
藝文特區:[宗教教育]風箏與線-爸爸!今晚要不要聚會?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樂泉

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裏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以撒 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裏。」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創二十二6-8)

一幕何等美麗的親子宗教教育畫面。火與柴都準備好了,當時還是童子的以撒怎會發現缺少了羊羔呢?由短短三節經文出現了二次「二人同行」,我們不難發現他們親密的親子關係,父親獻祭時,兒子也在場,所以,童子已習慣了獻祭該有的東西,才會發問:「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

有一天,我利用假日,帶著小家庭上陽明山踏青,回來夜色已晚,在車上,當時五足歲的老三就問:「爸爸!今晚要不要聚會?」我聽了心裏很舒服,可見孩子很重視聚會,我回答:「很難得全家在一起相聚,回去聚會已來不及了,所以今晚我們暫且不去聚會。」

為何到了晚上,孩子就會想到聚會呢?因為從她們出生滿月後,就抱著她們參加教會晚間的每次聚會,(老三甚至尚未滿月就受洗,老二則是尚未滿三個月在一次寒流與臨時受洗的同靈一起受洗。孩子既已受洗,父母就有責任繼續帶領她們聚會,親近神。)

孩子漸漸長大,學會走路,就牽著她們的小手走到教會(雖然我們搬了十幾次家,但我們的家永遠都選擇在教會附近),再長大一點,她們表示自己有獨立性,除非馬路交通有危險,她們就不要大人牽手,我們就讓她們走在前面,我們夫妻跟在後面,注意她們的安全,一直走到教會聚會。

所以,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聚會的習慣,除了兒童聚會,也參加了安息日及晚間的成人聚會。從她們開竅啟蒙懂事以來,聚會就是她們生活的一部份,所以,聚會時間到了,我們還在半路上,孩子會問:「爸爸!今晚要不要聚會?」

也許,有些父母認為晚間聚會是成人的事,孩子只要參加兒童聚會就好。若是如此,幼稚班之前的幼兒怎麼辦?都不必參加聚會了?若進幼稚班之前很少聚會,沒有聚會的習慣,上了幼稚班,可能就是老師心目中不能安靜的問題兒童了,他未來生活與信仰的成長就常會有痛苦的事發生。

也許,有的父母認為幼兒上教會聽不懂,又會吵鬧別人,乾脆不要去聚會算了。其實,幼兒上教會不是要聽道理,而是要培養良好的信仰生活習慣。當然,不能任憑幼兒聚會吵鬧別人,影響聚會秩序,我們一定要約束他們,否則,因聚會吵鬧別人覺得無所謂,而養成了不懂規矩的孩子,將來也是糟糕。所以,當孩子尚幼稚、不服約束時,我們該帶他離開禮拜的環境,不致吵到別人,讓他們幼小的心靈慢慢學習在禮拜的場所是不可吵鬧的。學會自我約束而有安靜的心。

老三在兩足歲的那一天,我們本著教會的教導沒有為她慶祝生日,但內人提醒她:「妳今天已兩足歲了,長大一點了,就是能懂事了,所以,聚會要安靜,乖乖坐好,不要亂跑,知道嗎?」那晚的聚會,內人照平常的習慣帶她坐在會堂後面,預防她不能安靜時,帶她到外面去。聚會一半,她離開了座位想走動,突然自己說:「我兩足歲了,聚會要乖乖坐好。」就回到自己的座位。從此,她聚會就能安靜坐好。

主耶穌說:「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聚會除了可以教導孩子為人處世之外,更可以培養安靜虔誠的心敬拜神,蒙神悅納,實在太重要了,我們該重視聚會。

(原[宗教教育]140期,1997年10月號)


作者: 樂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