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3期1997年12月)
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我的孩子很不懂禮貌,怎麼辦?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劉家宏整理

劉媽媽問:

我有二個可愛卻很調皮的孩子,也許是太過溺愛他們,不論在教會或家中,對長輩說話總是沒大沒小的,不知分寸;吃飯時則跳上跳下,沒有一餐能安靜地吃完。唉!都已經小學二年級了,這樣下去怎麼得了?我該怎麼做?




哈利路亞,

主內親愛的劉媽媽平安:

猶記得念小學時,班上的導師總會不厭其煩地囑咐我們:看見師長要打招呼,說話要有禮貌;而電視上更不時會打出「請、謝謝、對不起」的宣傳廣告。然而,時至今日,社會觀念的改變,國會殿堂全武行的不良示範,風氣之敗壞已屆上行下效之地步。孩子們所見所聞盡是暴力充斥的場面。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倫常禮節的觀念不再。不僅尋常百姓家中的兒童如此,即使在教會中接受完整宗教教育而成長茁壯的下一代,都早已看不出信與不信的分別。

其實您的孩子所發生的問題,也正是現今許多家長所面臨的困擾。平心而論,大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無可避免,但身為父母長輩,仍有幾項造成孩子無「禮」取鬧的原因是值得我們注意且謀求改善的癥結。

一、孩子是否經常接觸內容充滿穢語、劇情暴力的電視節目或漫畫:

未成年的兒童,常會經由所見所聞中找尋可模倣的行為模式,而傳播媒體已成為時下兒童日常生活的娛樂,因此,在這方面家長應盡好嚴格把關的責任。

二、父母的言行是否合乎禮節的標準?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個不能反求諸己的家長是無法對孩子形成正面影響的;反之,在父母良好的模範下,孩子很容易在耳濡目染的薰陶中,成為舉止合宜的模範兒童。

三、注意其交友狀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你發現孩子從學校回來後,口中竟出現了不雅的言語,甚致目無尊長時,不妨從孩子的交往對象中進行了解。身旁的同學、朋友之言行通常是最具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禮節的觀念是否有溶入生活之中?

「請、謝謝、對不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該行於生活中的習慣。許許多多的小細節、小動作皆可能包含了「禮」的精神。我們能不能善加利用生活中的機會教育,從而培養孩子對於禮的觀念,是最具意義且不可或缺的重點工作。

找出了一些可能造成孩子「無禮」的原因後,接著我們要進一步分析,究竟有哪些小細節是我們經常忽略孩子行為逾矩的表現:

一、餐桌禮儀:

「吃在中國」,飲食在中國傳統社會早已形成了一種藝術,而由其引申出的禮節規範更是包含了先人的智慧。我們不必要求孩子們遵守古禮中繁瑣的規定,但於最基本的禮貌上,例如:長輩先行入座、不能翻揀菜餚、咀嚼的音量乃至於姿勢等等,對於孩子來說皆稱不上過份的要求。而吃飯時又往往是全家團聚一堂交流互動的場合,不論是觀念上或行為上都是帶領孩子循規蹈矩的絕佳機會。

二、於會堂內的舉止行為:

會堂是神的殿,是敬拜神的處所,在以往是神聖不可侵犯之場合,如今我們得蒙恩典可在其中聚會唱詩,更該抱持著敬虔之心謹言慎行。雖然孩子們可能不了解其中的重要性,但身為父母者不妨可由行為上直接的約束,讓孩子從小就能體會到敬畏神之重要,進而形成一種理所當然的觀念。

三、對待長輩的態度:

我們常常會發現學齡中的兒童在面對長輩時不僅稱呼不雅,甚至在行為舉止之中也常常失去了節制,由於長輩們常會看在孩子年幼的情況下不加追究,縱容孩子的無禮,一旦父母親視若無睹,久而久之,孩子在應退進對上便更加任意妄行、為所欲為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其實都可以成為我們隨手可得的教材。

以上三項常見而最易被忽略的重點工作,家長們不妨試著由此著手,其它諸如:接電話時的態度,乃至於拜訪親友家時的應對,皆可讓孩子從機會教育中累積對禮節的觀念。

找出了問題癥結,接下來我們要提供家長在管教孩子無禮行為時所應注意的技巧與方法。家長可能會考慮在某些較正式的埸合中,無法給予孩子及時的管教與糾正,我們不妨在當時先給予孩子嚴厲的眼神,而在獨處時再對孩子詳述其行為不當之處。父母雙方對於孩子的要求應做到一致且明確的程度,模稜兩可的雙重標準,容易讓孩子無所適從。

「以身作則」這一項眾人皆知的觀念雖不必在此贅述,但大多數的家長卻可能忽略這四字箴言的另一層涵意,那便是對待孩子們的禮節。孩子們在成長階段是處於學習力與感應力最強的時期,因此,當孩子本身感到被尊重與體諒時,心中不知不覺就會產生相同的行為模式,所以家長可藉由與孩子的互動中「以禮相待」,應可收立竿見影之效。

雖然社會上的觀念不斷地更新變化,舊有的道德觀念一再被打破、拋棄,但身為基督的選民,我們卻不可忘記聖經上所教訓、所堅持的原則觀念;有所變、有所不變,凡是該持守於亂世中的道理,也正是每一位家長所應傳承發揚於下一代甚至每位身旁人的責任與義務。

(原[宗教教育]142期,1997年12月號)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劉家宏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