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6期1999年1月)
靈修小品:[青年團契]主禱文-我們在天上的父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宏駿

禱告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認識禱告的對象,這也是一切信仰的根基。我們所敬拜的神乃是我們天上的父親,這種親情的關係若不認識清楚,我們的禱告就像對空打拳,毫無果效與意義。誠如經上所說:「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伯二十二21)。神是我們天上的父,是我們生命的根源,祂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徒十七24-26),基於這樣對神的認識,我們得以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第1節

「我們」的集體性格


始祖亞當和夏娃違背神的命令,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發現自己是赤身露體,羞恥與害怕,正應了神早已說過的話:「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從此罪就因亞當一人進入世界,死又是從罪而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在亞當裏被定罪,因為一次犯罪,眾人都被定罪,因一人的悖逆,眾人都成為罪人(參:羅五12-19),神的審判將人類都放在亞當裏,成為一個集體的刑罰,在死的權勢之下,人類是一體的,人人都有一死,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傳八8),我們人類在神的面前是一體的,都歸在亞當裏,審判是如此,救贖也是如此。

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神的恩典也要因耶穌基督一人更加倍臨到眾人,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我們人類在耶穌基督的恩典救贖裏也是一體的。亞當裏的人類是第一次的創造,後來犯罪墮落,死就做了王。耶穌基督裏的人類是第二次的再創造,死裏復活得到新的生命,有新生的樣式,誠如經上所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

「我們」的集體性格也表現在摩西與法老王的爭執中。神差遣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苦害,藉著摩西施行十大災難在埃及地,法老屢次反悔自己所承諾的話,一直不肯釋放以色列人。第七災「雹災」之後,法老終於對摩西、亞倫說:「你們去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但那要去的是誰呢?」

摩西說:「我們要和我們老的少的、兒子女兒同去,且把羊群牛群一同帶去,因為我們務要向耶和華守節。」法老卻說:「不可都去!你們這壯年人去事奉耶和華吧。」(出十8-11)。到第九災「黑暗之災」的時候,法老只好同意他們的婦人和孩子也可以離去。這正是摩西所堅持的原則,以色列人是一體的,必須一起離開埃及,獲得救贖。

既然神所創造的人類都是神的兒女,是一家人的集合體,人與人之間乃是平等的關係,都是神所愛的兒女,因此「神愛世人」是普遍的愛、廣博的愛,每個人都是神所寶貴的兒女,不論貧富、貴賤,都是按照神的形像所創造的人,如經上所說:「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箴十四31)。「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

神既然是我們共同的父,我們之間就有弟兄姊妹的關係,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弟兄姊妹應該彼此相愛更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人與人彼此尊重,互相幫助,沒有性別歧視、種族隔離、職業貴賤的差別,真正突破人的私心範圍,建立大公無私的群己倫理。生活的邏輯不會只考慮自己的需要,罔顧他人的生存空間,人與人之間是坦然相對的,也是互動珍愛的。「我們」的這種感覺是奇妙的,我不再是小小的個體,而是擴充為人類的大我,「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奮鬥,一起敬拜天上的父。We together.

第2節

「在天上」的空間意識


聖經中對神的敘述常有擬人化的語言表現方式,「天是神的座位」,「地是神的腳凳」。其實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天只是一種空間的感覺,「神在天上的居所」是一種象徵的修辭語言,神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是天地的主,是充滿萬有者(弗一23),並不需要一個特定的居所。那麼主耶穌為何要用「在天上」這樣的字眼呢?以人類的經驗而言,天上是一個不可及的領域,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地方。

所以主耶穌說我們的父是在天上,是我們應該敬畏的對象,我們在地上禱告所說的話更不能隨便,如經上所說:「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傳五2)。這裏的言語是指著禱告所說的話、所許的願,「要寡少」的意思是要謹慎禱告所說的話,如果許願不還,不如不許。這是敬畏在天上的父親的基本表現。

天與地的對比同時也有善與惡的隱喻。《雅各書》上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一17)。我們所禱告的神是在天上的,是眾善的根源,叫我們的靈性與神親近,而有屬天的氣質,禱告的目的就是將我們的靈帶到天上的高處,思念上面的事,因為我們在地上屬肉體、屬情慾的生命已經死了,已經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受洗後復活的生命要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在天上的神裏面(西三1-3)。

我們的新生命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善行,而嫉妒、紛爭、自誇、說謊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魔鬼的。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雅三13-17)。所以我們禱告的對象是在天上,我們所祈求的應是天上的事物,天上的智慧。

第3節

父子的關係


神是我們的父,只有一位,惟獨一位,祂創造萬物與人類,並為人類預備生存的環境,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就如希臘詩人所說:「我們也是祂所生的。」(徒十七28),這位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這位父是創造的根源,生命的根源,我們禱告所呼求的神乃是我們的父,如經上說:「耶和華啊,現在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是窯匠;我們都是手的工作。」(賽六十四8)

這是一位發慈悲的父(林後一3)。我們在一切的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拯救我們,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的人!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一○三13-14)。

這也是一位管教的父;我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我們,待我們如同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來十二7-11)。因此,我們不可輕看神的管教,也不可厭煩祂的責備(箴三11)。

這更是一位賜聖靈的父。我們藉著基督的救贖,得著兒子的名分。既為兒子,神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5-7)

正如主耶穌說:「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路十一11-13)。

(原[青年團契]1999年01月號)


作者: 謝宏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