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8期1999年3月)
藝文特區:[聖靈月刊]聖經中的時間管理(上)

許恩得

「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摩西(詩九十12)

自從1966年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其《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一書中提出「時間管理」的觀念之後,「時間管理」即成為熱門的管理話題,雖然市面上已出現許多有關時間管理的專門著作。但從聖經的觀點,探討時間管理的觀念,對基督徒而言,仍具有其意義。

一、認識時間

1.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

任何一個人或團體要達成目標,必須擁有資源。例如必須有人力資源才能完成工作,即所謂「無人難成事」、「有人好辦事」,必須有足夠的設備與原料等物力資源才能製成產品,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另外為獲得人力與物力資源必須有財務資源作後盾,否則一切計畫只是空談無法進行,正所謂「錢絕非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最後,要工作順利完成,還必須擁有技術及時間。這些資源中又以時間資源最珍貴,性質也最獨特。

例如缺乏人力,我們可以招募;缺乏物力,我們可以購買;缺乏財力,我們可以借貸;缺乏技術,我們可以培訓;但當我們缺乏時間,我們卻無法來增加時間。另外,缺乏人力,我們可以提升技術來彌補;缺乏財力,我們可以提升能力來補救。要提升技術或能力都需要時間,但提升技術與能力之後,我們仍無法增加時間,因為一天永遠只有24小時。因此時間是經濟學上所謂的「相對稀少資源」。資源愈稀少,其相對價格就愈高。

時間一方面是人類最珍貴的資源,但另一方面,時間也是最容易被人類浪費的資源。只要是活著的人,自然就會有時間,而且每個人每天一定都有24小時。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時間的機會成本較低,無法體會時間的珍貴,容易浪費時間。

久而久之便養成浪費時間的習慣,導致浪費時間已成為大部份人的通病。更妙的是,愈有能力的人,愈會覺得時間的寶貴與短暫,愈懂得善用時間。愈缺乏能力的人,愈覺得時間漫長,愈不知善用時間。

摩西以「一聲嘆息」、「轉眼成空」來描述人生的短暫,他甚至認為人應該知道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才能得到智慧的心。根據摩西的經驗,從一個人管理時間的能力,可以看出其所具備的智慧。保羅也說:「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5-16)。

智慧人會瞭解時間資源的珍貴性。善用時間的人,才能洞察世代的變化,脫離邪惡的網羅。經云:「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6),可見我們一生擁有的時間都是神所賜的,也都已經確定了,我們應努力的不是設法延長壽命,而是努力在神所賜的時間內,完成神所交託的任務。

2.時間是最大的機會

「時間」與「機會」是一體兩面,就如《傳道書》所說:「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貲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只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九11)。

此處「當時的機會」,新國際版的英文聖經譯為「時間」與「機會」。深思該經文的含意便可瞭解:有機會的時間才有意義,有時間的機會才是機會。只要有時間,遲早會等到機會。《傳道書》又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三1)。要完成任何事,有其一定的時間與機會。善用時間就是把握機會。懂得時間管理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把握機會的高手。

3.時間是每個人的生命

時間比金錢更珍貴。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等於是浪費生命,所以有人說:「浪費時間等於是慢性自殺。」

世界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是要用時間去換的。例如要獲得智慧,就必須利用時間去閱讀,去觀察,去思考;要獲得成就,就必須利用時間去工作,去創新,去行善;要獲得信仰,就必須利用時間去禱告,去讀經,去聚會。管理時間就是管理自己的生命,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有人說,「時間管理」即是「自我管理」(Time management is self management)。

二、認識時間管理

耶穌就另設一個比喻,說:「有一個貴冑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交給他們十錠銀子,說:『你們去做生意,直等我回來。』他本國的人卻恨他,打發使者隨後去,說:『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他既得國回來,就吩咐叫那領銀子的僕人來,要知道他們做生意賺了多少。

頭一個上來,說:『主啊!祢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十錠。』主人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時座城。』第二個來,說:『主啊!祢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五錠。』主人說:『你也可以管五座城。』又有一個來說:『主啊!看哪,祢的一錠銀子在這裏,我把它包在手巾裏存著。我原是怕祢,因為祢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

主人對他說:『你這惡僕,我要憑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為什麼不把我的銀子交給銀行,等我來的時候,連本代利都可以要回來呢?』就對旁邊站著的人說:『奪過他這一錠銀來,給那有十錠的。』他們說:『主啊,他已經有十錠的。』

主人說:『我告訴你們,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們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路十九12-27)

管理時間的意義就是善用時間。從耶穌在聖經中所說的「分錢的比喻」,可協助基督徒瞭解時間管理的意義:

1.要善用時間去達成目標

這位貴冑各交給十位僕人都是一錠銀子,目標是要他們運用這些錢去作生意。從耶穌的比喻我們發現有去作生意的僕人,或多或少都會賺錢。唯一沒賺錢的是那位將銀子包在手巾裏存著、又找藉口搪塞責任的僕人。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只要將時間加以運用,或多或少都會有成果。浪費時間的人都是忽略目標,並以藉口推卸責任的人。

2.從成果檢討時間的運用

這位貴冑得國回來之後,吩咐那領銀子的僕人來,要知道他們作生意「賺了多少」?他得國回來,不是先要知道這些僕人「如何」去作生意,而是要知道作生意的「效果」如何。只有對沒有賺錢的僕人,才查詢其作生意的方法及不去作生意的原因。

這對時間管理上是一大啟示:運用時間就如作生意一樣,沒有固定的方法,而且每個人可能都不盡相同。所以不必盲目地改變運用時間的方法,而是先檢討運用時間的成效。對成效不佳的地方,再檢討時間運用的方法是否適當,能否再進一步改進。

3.微少的時間也不浪費

耶穌在比喻中又提示「忠於小事」是「用一錠銀子賺十錠」的祕訣。其實世界上沒有大事,所有的大事都是許多小事構成的。在小事上忠心,不但可以獲得管十座城的權柄,而且還可得到額外的一錠銀子,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時間管理亦同,愈懂得運用時間管理的人,愈有機會得到權柄去運用別人的時間。值得深思!

(下期待續)


作者: 許恩得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