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9期1999年4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大衛一生的豐富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大衛王朝是一個蒙神恩眷,富足安定的王朝。它資產之豐富由他為建聖殿所預備的材料可以想見(代上二十二4、13-15)。但是大衛的一生卻大半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依現代政治術語來說,就是經歷了政治的迫害和權位的爭鬥。

先是掃羅因嫉恨而起的趕盡殺絕(箴六34),欲除之而後快。接著是自己兒子押沙龍為篡位而起的叛變,使得他不得不四處躲藏,甚至到處投靠。

然而,我們知道大衛一生敬畏耶和華,凡事依靠祂的幫助(撒上十七45-47);而且在面對仇敵時,他一再以忍耐和寬容對待殺害和逼迫。所以在他受了那麼多的患難苦楚的同時,他的人生也因這許多的經練而更豐富(傳三10;來十二11),因這其間他感受到許多神的幫助。

約拿單的高貴情誼


掃羅一心一意非置大衛於死地不可之時,按常理說,身為掃羅王兒子的約拿單,如果只為了自己的王位著想,一定會與父親聯手對付大衛,極力剷除之以杜絕後患。但他卻千方百計地幫助大衛,因為他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他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生命(撒上十八1)。

所以當他的父親對大衛百般加害時,他都沒法阻撓,甚至為此幾乎被父親刺死(撒上二十30-33),可說為朋友置自己的生命於度外,他之對大衛可說至情至義,一生逢此摰友,夫復何求?

巴西萊白白地相助


當押沙龍背叛大衛時,大衛為不與自己的兒子起正面衝突,而逃開閃避,在匆促逃離之時,糧食難免短缺。此時,素昧生平的基列的老人巴西萊卻適時給予援助,而且給得適時、豐富(撒下十七27-29),這和他以前曾經幫助過的拿八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撒上二十五14-16),所以這種恩情更讓大衛感於心懷。就在押沙龍敗亡,大衛返耶路撒冷之時,並沒有忘記邀巴西萊同返,為了在王宮養他的老以報恩情。但是卻為巴西萊以自身老邁為由所婉拒,患難中遇此施恩不受報的長者實不多見,大衛能逢,是所幸也!

三勇士的情至意盡


在大衛和非利士人的戰役中,有個跟隨的勇士,而其中又有三個勇士,他們除了勇猛之外,對大衛更是盡忠、貼心,可說是貼身侍衛。當大衛在亞杜蘭洞中,無意說出他渴想喝伯利恆城門旁井裏的水時,這三個勇士甘冒生命的危險,暗地裏勇闖過非利士的營盤,只為了替王打水(撒下二十三14-16)。

當他們打水回來給大衛時,大衛深受感動,且不忍喝這水,將水奠在耶和華的面前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撒下二十三16-17)。

如此在小事上忠心的僕人,怎能不蒙主人之悅納(路十六10,十九17)!如此一幕君仁臣義的情景,怎不羨煞你我!

拿單的直言相諫


大衛作王之後,一方面不再戀戰,一方面鬆懈了自己,這是我們所知道的。當時縱使還有列王的興兵挑戰,他卻不再親自應戰而差派他的將帥、臣僕或以色列民去出戰,自己則留守宮中,卻也因而種下罪因。先是於黃昏時分在房頂上窺見烏利亞的妻子沐浴,便召她入宮且與她同寢,再是得知拔示巴因此懷孕時,為了逃避責任而用盡辦法。豈知事與願違,最後只好用更狡詐的方法除去烏利亞。烏利亞是戰死了,但耶和華甚不喜悅大衛如此行,所以差遣先知拿單前來,先是暗喻,後為明責,直指王的不是(撒下十二9-12)。

然大衛此時雖貴為一國之君,卻肯接受先知的責備,謙卑認罪。因他的悔改而使本身的罪得赦免,但卻也因此付出相當的代價,不但所得的孩子死了(撒下十二14),甚至從此刀劍不離他的家(撒下十二10)。大衛畢竟是人,他也有失去儆醒而軟弱的時候,但是他在犯錯後,能得到拿單先知這般不顧生命、敢於諫言的賢者,豈不難能可貴!

耶和華的同行幫助


大衛的每一次經歷,看似危險萬分,卻總是化險為夷。每一次的戰役,不管敵人多麼兇惡,甚至必需以寡敵眾,最後還是在戰役中獲得勝利。尤其在他面對羞辱和毀謗時,都能用廣大忍讓的心應對包容,這都因他敬畏神,遵行神的律例典章(詩一一九42-48),如此遵行主命當然會蒙神的喜悅(詩十八18-19)與幫助。

從大衛的詩歌中,我們可以清楚知道他是倚靠耶和華的(詩一二四8),而他的幫助也是從耶和華而來(詩一二一1-8);甚至耶和華肯在他的前頭行,且為他爭戰(撒下五17-25)。

綜觀大衛的一生,雖多苦多難卻也豐豐富富。良友的相知相惜;勇士的相護相隨;貴人的相援相助;最重要的是蒙神的同在與幫助。反觀處在現今世代的我們,世間的冷暖早已自知,但我們的日子還是豐衣足食,平安順遂。

或許我們事業順利且在聖工上熱心平順,但您是否曾問過自己幫助是從何而來?是依靠自己的學識才能,還是依靠耶和華所賜的智慧(王上三9)?或許我們常遭遇挫折和傷害,卻不知此時我們能否靠主忍讓與包容?

人生難免有不如意之事,但我們基督徒有主的道理可以引導與明白,有聖靈的帶領與安慰,使我們的心情可以調適、轉換。這些事情也是一種豐富的經練,它讓我們屬靈的生命成熟,思想豁達。從經練中得以體悟到生命的真正意義,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乃在於遵行神的話(路四4)。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