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0期1999年5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詩篇一二五篇──耶和華環衛其民

這是第六篇「上行之詩」。這首短詩是一篇團體表達倚靠耶和華的詩。當朝聖團抵達耶路撒冷時,面對群山環繞的聖城,激發靈感寫下這首詩歌。詩中流露著一種極深的安全感,也表達了對耶和華的信實和權能有堅強的確信。

耶路撒冷是一座山城,坐落在錫安山上,被眾山環繞,是一座堅固的保壘,固若金湯,堅甲利兵亦難攻破,住在裏面的人可以高枕無憂。看到穩固堅強,屹立不搖的聖城,詩人聯想到主對聖城的護衛,和對祂百姓的看顧,詩興油然而起,不禁出聲歌唱:「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祂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1-2)。耶和華照顧祂的選民,祂絕不讓敵人侵佔祂的土地。祂善待心裏正直的人,作惡走彎曲道路的人必受刑罰。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有些學者根據第三節「惡人的杖落在義人的身上」這句話,認為這詩的著作或在希西家王受亞述王西拿基立攻擊之時,或在尼希米的時期。

從詩中一些詞句(有阿拉伯的語氣)看來,可能是較晚的作品,是被擄以後的詩篇。選民從被擄之地歸來重建聖城,雖有參巴拉、多比雅聯合阿拉伯人、亞捫人和亞實突人,阻擾聖城的重建工作,但重建的工作在神帶領之下完成(尼四、六)。詩人表達對神的信心和倚靠,祈求神不要讓仇敵的陰謀得逞。

作者


因對作詩的時代和背景說法不一,作者是誰自然無法得知。

分段和註解


一、倚靠(1-2)

1.倚靠神的人,永不動搖(1)

「山」象徵堅固、安全、永恆(詩十八2,七十一3,九十一2)。「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詩四十六1-3)。倚靠耶和華的人,在患難中有神保護看顧,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參考:賽二十八16)。

2.耶和華在四圍護衛(2)

思高譯:群山怎樣環繞著耶路撒冷,上主也怎樣保衛祂的百姓,自從現今開始,一直到永恆。

耶路撒冷屹立於環山包圍之中,有堅固的堡壘,實如金城湯池,堅甲利兵亦難攻破,住在城中的居民的確可以高枕無憂。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祂的百姓(參考:王下六17;詩三十四7,九十一11)。這座穩如泰山的聖城,是上主保護選民的象徵,而且祂的保護看顧是「從今時直到永遠」(詩一二一8)。

二、神的慈愛(3)

1.「杖」是權柄和統治的象徵,「惡人的杖」指異族的統治或壓迫。「義人」是指以色列人。

2.注意「不常」兩字,惡人可以迫害義人,但神不會允許他們長久加害義人,使祂的百姓受苦難過於所能受的(參考:林前十13),而在苦難中因軟弱而屈從試探,偏行彎曲的道路。耶和華絕不准異族長期來佔領統治以色列民,在他們的國土上發號施令,以免祂的百姓長期受人欺壓而灰心喪志,因而受外邦人的影響誘惑,走上犯罪違背神的絕路。

3.「免得義人伸手作惡」,耶和華愛祂的百姓,祂的慈愛永不離開,祂對選民的保護是如此周到,詩人自我期許,要保守自己,不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之下,鋌而走險去犯罪。

二、祈禱(4-5)

最後作者作了簡短的禱告,求主賜福和賞賜。他深信神是公義,只要心地善良正直,就能蒙神善待;那些偏行彎曲道路的人,必有神的刑罰臨到。

1.求主賜福和審判

(1)求神賜福與善良的人(4)。

思高譯:上主,求祢賜福與善良的人,又求祢賜福心地正直的人。現代中文譯:上主啊,求祢善待良善的人,賜福給遵守祢命令的人。

(2)求神刑罰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5上)。

思高譯:那自甘墮落於自己邪路的人們,上主必使他們與惡徒一齊沉淪。

2.願平安歸於以色列(5下)

思高譯:唯願以色列家族永享平靜安寧。現代中文譯:願以色列永享太平。

這是本篇詩的最後一句話,也是詩人根據上文所作的結論。作者深信神必賜福給祂的百姓,使他們永享太平。因為:

(1)耶和華是保護人的神,祂必護衛祂的百姓(1-2)。

(2)耶和華是慈愛的神,惡人的杖,不常落在義人的分上(3)。

(3)耶和華是公義的神,祂必施行公義的審判(4-5)。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