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0期1999年5月)
靈修小品:[青年團契]主禱文-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宏駿

第1節

今日的飲食


主耶穌教我們的禱告,前面已經說了三個願望,第一個是願人都尊神的名為聖,第二個願望是願神的國降臨,第三個願望,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三個願望都是與神有關係,都是祈求神的國、神的義和神的旨意可以實行在這個世間,過著在地如天的生活,享受與神同在的喜樂,與主同行的屬靈品質。這些願望都是我們禱告必須祈求的,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然後再為我們的生活祈求。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生活,都需要日用的飲食。俗語說,第一吃,第二穿。食、衣、住、行都是人所需要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向神祈求,賜給我們今日的飲食,讓我們得到飽足,才有力量敬拜神,為神作工,向人做見證,這都是我們生活需要的東西。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的經文,也是主耶穌教導門徒怎麼祈求、如何禱告,但是經文有些不同──「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求神將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不只是今日賜給我們,生活得到保障,就可以安心敬拜神。

雖然我們常常強調一個問題──不能貪戀這個世界。因為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生命,這是不值得的。不可貪戀世界上的財物,也不可依靠世界虛無的錢財。這意思並不是要我們完全放棄世界,也不是不能努力賺錢,而是叫我們不要把心放在世界,也不要把我們的財產放在這個世界,因為財寶在哪裏,心就在那裏。我們應該積財寶在天上,日常生活只要夠用就可以了。

有基本的生活條件、得到保障和安全,這是人的生理需要,神也知道,所以我們可以向神祈求,求神將日用飲食賜給我們。當一個人沒有找到好工作,連生活的基本需要都無法滿足的時候,他可以向神祈求,求神賜給他適當的工作。假如我們沒有房子,必須租房子住,我們也可以為這個生活需要向神祈求,讓我們有一個安定的居住環境。

假如我們已經有一間房子了,還要求兩間、三間、四間,這樣的祈求就是貪愛世界,因為超過我們生活基本的需要,所以主耶穌教我們禱告,是為了我們日用的飲食,每一天的需要,食、衣、住、行,這些基本需要,我們都能向神祈求,神也一定知道我們的需要,祂會滿足我們的生活。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1-34)。

主耶穌告訴我們:不要憂慮明天要吃什麼?穿什麼?這是未信主的人求的,我們不要煩惱這些事情,只要為今天的需要向神祈求,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未信主的人煩惱的不只今天的事情,他們也煩惱明天的事,煩惱下禮拜、煩惱下個月、煩惱明年的事,甚至煩惱子子孫孫的事,這是世俗的憂慮,這些憂慮並不能添加我們的壽命,所以我們不需要為將來的日子一直擔心、憂慮,只要將生命交託在神的手中,做完今天該做的工作,今天的需要夠用即可。

凡事交託給神,並不是沒有責任感,而是說要有計畫,但是這個計畫應該交託給神,不要過度煩惱,煩惱太多,反而給信仰造成很大的負擔。

第2講

天上的嗎哪


求神將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這裏面有一個觀念,就是「我們的飲食是神所賜的,飲食並不是我們努力就可得到的」。這個觀念非常要緊,五榖菜蔬的成長是神賜給我們的,是神養育我們的,因為我們有這種觀念,所以吃飯時才會感謝禱告。

恐怕你心裏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為要堅定祂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申八17-18)。

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在曠野行走了四十年之久,這四十年的時間,神都從天上降嗎哪給他們吃,所以他們活著,不是單靠著食物,是靠神口裏所說的話,因為神說要降嗎哪來養他們,在這四十年之中,就沒有一天缺乏,每一天都降嗎哪給他們吃,只有安息日沒有降嗎哪,因為星期五他們可以收兩天的分量,所以安息日就不需要勞動收嗎哪,仍可得到飽足。

這是要教導他們,恐怕他們心裏這樣說:「這貨財是我能力所得的。」這樣就不能將榮耀與感謝歸給神,也不能認識到「人活著並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說出來一切的話」這個道理。所以神要我們建立這個觀念:得貨財的力量是神賜給我們的。因此要存著感恩的心,每一天都要感謝才用飯。

神從天上降嗎哪,每一天都賜給他們,因為每一天都要去撿嗎哪。嗎哪是按照每一個人的飯量收取。

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出十六18)。

神叫他們要按著自己飯量收取,有一些人貪心,多拿很多,但是他一天所吃的飯量有限度,不能吃下那麼多,結果用俄梅珥,也就是當時的一種量器,量過之後,多收的也沒有剩下,少收的也沒有缺乏,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有的人如此過量,有的人卻不能拿那麼多,但是一量過之後,也是一樣按著他自己的飯量,並沒有缺乏,可見神賞賜給以色列人的飲食都是足夠的,沒有一個人是缺乏的,也沒有一天沒得吃。

嗎哪每一天都降下,四十年如一日,這就是神的恩典。所以主教導我們的禱告,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就是要建立一種觀念,飲食是神所賜給我們的,神所供應的沒有缺乏,所以我們要存著信心來用飯。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詩三十七25)。

詩人經歷一生的日子,他以前年幼,現在年老了,他一生看過世間很多事情,得到很多智慧和經驗,他作了這麼一個結論:沒有看過義人被棄,義人不會沒有飯吃,也沒有看過他的後代討飯。所以義人可以得到神的看顧,生活得到保障,這就是剛才所說的,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神就會將一切需用的東西賜給我們。所以主耶穌教我們的禱告,就是建立一個先求神國與神義的觀念,然後我們的生活可以得到神的照顧,這就是先後順序的觀念。

第3講

飲食中的喜樂


祂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十四16-17)。

保羅和巴拿巴見證他們所敬拜的神。在以前的時代,神任憑萬國各行其道,並不強迫萬國人來敬拜祂,因為神給人有自由意志,但神卻顯示祂的證據,就是從天降雨,賞賜豐年,使我們的飲食得到飽足,有喜樂的生活,這就是神顯現出祂慈愛的恩典,顯出祂存在的證據,雖然祂讓萬國可以自由選擇所要敬拜的神,但是祂卻為自己顯出證據,也就是照顧我們人類生活的證據,所以主耶穌教我們的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這個「我們」指全世界的人類都包括在內,都可以向神祈求,一起得到神存在的證據,就是神賜恩典和福氣給我們的機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認識這位神,得到神的眷顧,得到我們今日所需的飲食。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傳五18-20)。

一個人一生最美善的,就是得到神的賜福,賜他一生的日子能夠吃喝,能得到勞碌中的喜樂,這就是神的恩賜。所以我們的祈求,求神將今日的飲食賜給我們,就是要得到神的恩典,因為人在吃喝和勞碌當中得到喜樂,這個喜樂是真實的喜樂。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甚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傳五10-12)。

心中若存著「貪」,那就沒有知足的一天,慾望無窮,所以我們要過著知足的生活,只要生活需要足夠了,可以滿足了,就可以睡得很香甜。富足人的生活雖然看起來樣樣都有,但是他有很多煩惱的事情,心裏不能滿足,這樣他的心就不能讓他好好休息。

主教導我們的祈禱,求將今日的飲食賜給我們,就是叫我們過著知足的生活,我們今日的飲食今日已得到了,我們今日就過著滿足的生活。吃飯,就感恩地吃飯,吃飽了,就勤奮地工作,在工作中得到喜樂,工作完了,累了,躺了就睡,這種人是很有福氣的。

我靠著主大大地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麼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0-13)。

保羅快樂的祕訣,就是不論在什麼情況都可以知足。今日的飲食,我們得到了,那就夠了,聖經記載一種小動物,叫作「螞蟥」,牠有兩個女兒,都不知道知足,一直說:「給呀,給呀!」一直不會說「夠了」這句話,所以我們要學習說「夠了」這句話。

天父愛我們,祂的眼目必看顧我們,祂所要賜給我們的是流奶與蜜之地,只要我們「謹守耶和華──你神的誡命,遵行祂的道,敬畏祂。因為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從山谷中流出水來。那地有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和蜜。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無所缺。那地的石頭是鐵,山內可以挖銅。你吃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因祂將那美地賜給你了。」(申八6-10)

(原[青年團契]1999年05月號)


作者: 謝宏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