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1期1999年6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聖路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利河伯

以賽亞先知記述神應許以色列將要復興的預言,記載於《以賽亞書》三十五章中。內容描寫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那時人必看見神的榮耀與華美,乾旱之地要湧出泉源,神使一切缺陷都變得完美,原諒了人一切的過犯與背逆。

在那日以色列民要歸回錫安,走在神所為他們預備的道路──聖路上。今日對我們而言,神也有同樣的應許,使我們能堅定的走在這條聖路──信仰的道路上。從該章的第8節到第10節形容這條聖路是怎樣的一條路,並藉此讓我們對自己所走的這條信仰之路做一番回顧與省思。

一、大道

「在那裏必有一條大道,稱為聖路。」(賽三十五8上)

主耶穌的教訓裏曾提到,引到永生的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是告訴我們信仰這條路難免有艱難困苦,所以要努力才能進天國(太七13-14)。然而,在這條坎坷的路上卻是充滿著神的恩典,如大衛作詩:「祢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祢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六十五11)。所以這條聖路是一條大道,而我們的信仰也是一條寬闊的恩典之路。

其次,這大道是屬於君王行走的尊貴之路,是耶穌曾走過的路。我們是否會以基督徒的身份為尊貴、以耶穌的門徒為榮?是否願意在生活中彰顯神的榮耀?神願意我們知道這樣的榮耀是何等豐盛,讓基督在我們心中成為榮耀的盼望(西一27),使我們不再追求今生虛浮的榮耀。

二、聖潔的路

「污穢人不得經過。」(賽三十五8中)

神是聖潔的,祂要我們也都要追求聖潔(彼前一15、16)。「出污泥而不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一件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主耶穌曾說祂的擔子是輕省的;在祂教導門徒禱告的事上,要我們在禱告時向祂求「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所以若懂得依靠祂的保守就能不受罪惡的私慾所束縛。使徒保羅說:「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羅十一16)。

這是說要聯屬於基督才有基督的生命,才能活出聖潔的生活;神對我們有堅定的愛和永不改變的約,無論任何環境也不能使我們與祂的愛隔絕,只要我們不離開祂。因此平日與主交通的時間不可省,否則我們對於此罪惡的世界將毫無招架之力。

三、分別的路

「必專為贖民行走。」(賽三十五8中)

聖路是一條為選民預備的專用道路,和普通的路有分別。今天,神所揀選信祂的人也是被分別出來的,扮演著光和鹽的特殊角色;不是因為故意做作或特別標新立異,乃是本著聖經真理的標準而有不同的價值觀以及超越的人生觀,所以很容易就會在人群中被分別出來。如同在舊約聖經中神說,祂所揀選的以色列民是與萬民有分別的(利二十24)。

主耶穌曾說過一個分羊的比喻,將來在末日審判時,祂要把所有的人分成如綿羊和山羊兩大類;有愛心的人歸在得救的綿羊類,反之則歸於滅亡的山羊類。所以愛心也是分別的標記,現在能被人分別,將來也能被神分別,我們若是彼此相愛就被眾人認出是屬神的(約十三35),因為神就是愛。

四、清楚的路

「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至失迷。」(賽三十五8下)

有體驗才能清楚自己所信的是什麼(提後一12),才會有明確的追求目標和奔跑方向。這是一條清楚的路,因為有主的話當路標(提後三15),是我們生活的指南;只要肯下工夫去查考探究,再複雜詭變的生活難題也能得到明確的解答,當中沒有走失的人。

另外,這條清楚的路一定很簡單,沒有彎曲和分岔,所以即使愚昧人也不會迷路。簡單的生活才會穩定,單純的信心才會堅強。虛空的心靈讓人覺得無聊,想藉由感官的刺激來解決,卻換來更深的虛空和罪惡。向神單純、生活簡單,才能在平穩中明心見性,以透徹的心看清一切。

五、平安的路

「在那裏必沒有獅子,猛獸也不登這路;在那裏都遇不見,只有贖民在那裏行走。」(賽三十五9)

平靜的環境不一定表示平安,因為其影響因子是人所不能掌握的外在因子。好像一個寧謐如鏡的湖面,其平靜禁不起一點微風就會被吹皺而破壞。心裏的平安其影響因子卻是操之在我的內在因子,可以擺脫外力的左右而恆久存在。心裏的平安是真正的平安,其得自於主裏的平安。主耶穌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如何能在主裏有平安?

在《以賽亞書》中,神說:「平安的路,他們不知道;所行的事沒有公平。他們為自己修彎曲的路;凡行此路的都不知道平安。」(賽五十九8)。而作惡的人「好像翻騰的海,不得平靜;其中的水常湧出污穢和淤泥來。我的神說:『惡人必不得平安。』」(賽五十七20、21)。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的人必能走在這條平安的路上,時刻蒙主保佑,他的心在裏面平靜安穩如斷過奶的孩子在母親懷中一般。

六、盼望的路

「並且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賽三十五10上)

選民的歸回之路充滿著盼望,因為將要回到他們等待了七十年的錫安聖城去朝見神。自從以色列亡國後,在異邦流亡的歲月中,也唯有這個回歸的盼望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可以暫時撫慰他們哀傷的心。人為希望而存活,因夢想而偉大。自古以來,人類實現了多少偉大的夢想,不斷地為世界文明開啟了更廣闊的希望之窗。然而,很不幸地,絕望也正悄悄從另一頭在同步增長;隨著文明的發展,各樣的問題(環保、疾病、人口、戰爭、道德……等等)也接踵而來。

原來一個罪惡的世界是沒有希望可言,只有等待付出她的代價──滅亡!何等殘酷又無奈的現實!有誰能改變它?感謝神!因著祂的慈愛和大能,用祂獨生愛子的生命來戰勝死權、扭轉乾坤;將人類從絕望的深淵拉到充滿盼望的歸家之路上。在那裏有主耶穌為我們預備了好得無比的住所(約十四1-3),是更真實穩妥的盼望。

七、自由的路

(同上)

以色列人的歸回之路代表他們脫離了敵人的轄制,所以也是自由之路。曾經有許許多多的人願意為自由拋棄一切,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可見自由的可貴!肉體的自由尚且如此,何況是靈魂的自由?今天,因著救恩使我們不再做罪的奴僕,而是神的兒子(羅六6);真理要使我們得到真自由,不再被肉體的私慾轄制(約八32、36);真神的權柄使我們不再受魔鬼的苦害凌虐,是神國的子民(彼前二9)。

在信仰路上,我們每一天、每時刻都可以呼吸著自由的空氣,沒有阻礙地向神呼求;這些不是我們的天賦權利,罪人該做的事只有「贖罪」,沒有任何道理允許他有資格向神說好說歹、要求福利。能這樣無拘無束地享受決不是出於偶然,因為有耶穌已經付出代價。今天我們是否也相對付出感恩的心和珍惜的情、以及願意報答的回應呢?

八、快樂的路

「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賽三十五10下)

快樂的定義是什麼?某文學家謂:能以快樂開始,並以快樂結束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古人所謂人生四大樂事──「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可說是美滿人生的寫照。知心的朋友可遇不可求,真誠的友誼何等珍貴,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也找不到,即使在聖經裏也不多見。

甘霖就是生機,使大地萬物欣欣向榮。夫妻之間甜蜜的愛情使人宛如置身樂園、好像昇到世界的顛峰;其力量之強,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與死亡相提並論的(歌八6)。

金榜題名意味著名利雙收,財富、權勢、地位都隨之而來。這四件大事若可兼得,的確被稱為「世上最快樂的人」是絕對當之無愧!然而,這樣的快樂能讓人擁有多久?要如何結束?人生的歲月一去不復返,沒有人能留住歡樂,只有眼睜睜地讓他不斷從我們身邊悄然流逝,最後以眼淚做結束!

結論

選民的快樂來自神的救恩,沒有救恩的人生是黑暗的,得到救恩就是讓神原諒、不再記念我們一切不好的過去,重新給我們永生快樂的應許,所以救恩才是快樂的保證。「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十一4)。

其次,快樂是基督徒靈命活力的指標,也是生活的見證。若能常在基督裏做新造的人,必定有源源不絕的快樂之泉時常湧流在心中,滋潤自己和周遭的人,活出絢麗明媚的人生來榮神益人。

人生如浩瀚汪洋,渺小的我們如滄海之一粟,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地,只有渾渾噩噩地過一天算一天。若不是主耶穌為我們開了這條又新又活的大路,我們無法想像自己是何種人?在何處、做何事?如保羅所說:「今日我成了何等人」。

走在這條耶穌用祂生命所建的聖路上應該要竭力奔走,忘記背後,向著面前的標竿直跑,追求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雖然路中時常會疲乏倦怠,但是神願意用祂的力量交換人的疲憊,只要我們願意等候並依靠祂,必能在路的終點得到獎賞。


作者: 利河伯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