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2期1999年7月)
時勢評論:[聖靈月刊]出死入生

林銘義

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請用四個字來解釋太平間與太平門,答案居然是「出死入生」!台灣公共場所出口處都會張貼著「太平門」,萬一有任何事故,這些出口確實是人們逃生之路。「太平間」呢?通常位在醫院的地下室或偏僻的角落,因它是個特殊的地方。

太平門是入生,太平間是出死,居然用同樣的名字「太平」。對於生處患難,總希望有個門領我們進入平安,「太平門」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對於人人懼怕的死,也以「太平」來稱呼,就有需要來研究了。聖經中有個傳道者用《傳道書》,為我們帶來一些線索:

虛空的人生


許多證據讓我們接受這位傳道者,就是聖經中記載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他向神求智慧來治理百姓,神應允了他,所以所羅門王統治的那段期間是以色列國的太平盛世,他本身也享盡了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他說:「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傳二10)

所羅門王所擁有的一切,不正是世人夢寐以求的嗎?但在這一切之外,其實他的內心深處和我們一樣仍是不足,甚至好像還缺少了什麼。於是他以智者的身分來經驗並考察人生之道,他以智慧──哲學家的態度、以科學──大自然的定律、以享樂──肉體的縱慾、以物質主義──只有今生、以宿命主義──有盼望,甚至以宗教的敬虔,道德的約束等來經歷人生,結果他給我們的答案是虛空的虛空。「虛空」一詞在《傳道書》中出現次,他談到在日光之下沒有新鮮事,人生是可怕得無聊,而《傳道書》的最後一章就是以死亡來作結束。

《傳道書》說明了一件事:神是自由的,人是被侷限的,因為人是受造之物,在日光之下所做所為都是空洞、無意義的。生命並非如我們表面所看到的,也不是我們所期待的,因為這是建立在一個虛假的想像中。有一個《玩具總動員》(Toys Story),故事中有個玩具西部牛仔,擔心新到的太空戰士會取代了它原是主人最愛的地位,然而這位太空戰士卻毫不在意,它認為自己是來自外太空的勇士,有任務在身,有能力克服一切的困難,也深信自己能夠飛翔。

雖然西部牛仔和其它玩具一直提醒它只是一個玩具,而玩具的功用是討主人的喜悅。直到有一天它看到了自己只是一個被造的玩具,就在一瞬間崩潰了,因為它一向所矜持的都是虛假的,故事的結束是它在愛中重新被建立。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領悟在人生的際遇中,虛空常在我們認為最不可能出現的時候突然出現,我們所看為寶貴價值的,原來是鏡花水月。我們努力工做,以為成功在望,但失敗卻接踵而來,榮華富貴本該是令人快樂,卻叫人更加乾渴。我們是否像那個玩具太空戰士一樣,發現我們只個受造之物,生命的主權不在我們手裡,就因此崩潰了呢?

人心的嚮往


是什麼讓我們不滿足,永遠飢渴呢?內心深處的不安又是為了什麼?「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傳三11)。神將祂自己安置我們心裡,祂是初,也是終,世人因罪與神隔離,但心中卻仍留下那一份只有神才能填滿的空虛,因此世人雖然一出生就知道必定死亡,可是人人卻以為,甚至盼望能永遠不死。

參加葬禮時,常看到某人安息蒙主恩召,但有時人們無法接受死亡是一切的終結。神造人並不是要我們死亡,神的本意是要與我們分享祂的創造,祂要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但是我們就如那個太空戰士一樣被欺騙了,離開我們的神,以為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來主宰一切,包括了自己和環境。

但歷史告訴我們:人一切的成就,帶來的只是勞苦愁煩、苦難、戰爭、不公平,我們所期待的平安和喜樂仍是杳無蹤跡,這就是傳道者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虛空。但是傳道者在他看透人生的短暫時,他發現一位至高神的存在,祂要世人認識神,如果我們接受了這位神,讓祂進入我們的生命,作我們的主宰,我們的人生將會有不同的改變!

永生的生命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淺嚐過永恆的境界。當你欣賞一朵花,聆聽一首美妙的音樂,看夕陽西下,或看見一幕母親擁抱嬰兒的情景,忽然間有忘我的感覺。那種平安的心境,是在禱告中與神相交的感受,也就是在日光之上的情景。神看世人迷失在世界中,看不清自己的本相,找不到出路,祂差遣愛子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尋找失喪的人,甚至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為世人帶來了得救的福音,這福音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

祂叫萬物更新,生命在祂裡面充滿了意義,祂帶我們進入真正的享樂,與神與人有親密分享的經驗,我們不再孤單,祂改變了死亡最終的事實,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十一25)。我們的生命在祂的主宰下,不但超越了轄制,更因而進入自由,因為引導著我們未來的神是全然可信的,祂帶我們超越了人生的虛空。

結語


世人對於死亡雖然害怕,但仍帶著憧憬,因為世界帶給他們的不安、苦難,有時勝過死亡的威脅。太平間隱射出人對「生不如死」的陰影,也指出對死後另有永遠生命的盼望,但是太平間的「太平」盼望是虛假的、自我安慰的。耶穌說:「我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十9)。耶穌就是我們永遠的「太平門」,接受耶穌作我們的救主就是「出死入生」了。


作者: 林銘義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