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4期1999年9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溪水旁的樹──話讀經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羅真聲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晝夜思想,
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按時候結果子,
葉子也不枯乾。
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一2、3)

由這段經文我們可以清楚明白,神的道理猶如充沛的溪水,愛慕道理的人,如同溪水旁的樹,太陽雖然炎熱,葉子不但不枯乾,反而更加青翠茂盛,以致於能勝過環境,照它的功能按時候結果子。

愛慕道理的人,雖然遭遇如太陽炎熱的考驗,他非但不灰心氣餒,反而能因道理的滋潤,更加顯示旺盛的生命力,在惡劣的環境下仍能按時候結果子,完成神揀選他的目的。

樹吸收溪水,是很自然的反應,太陽越炎熱,樹所需的水分自然就越多,若水分不足將會枯萎。

信徒吸收道理,本是很自然的舉動,尤其在繁忙的工商社會,猶如在大太陽底下,越需要更多的道理,否則將不足以應付如此動亂多變的社會,靈性隨即萎縮無力。

**  **


中學時代,聚會尚可,重考那年每晚聚會,可是在家從來不看聖經,表面上似乎是功課壓力大,其實尚有時間看電影、電視,主要是因靈性幼稚,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只能在聚會中讓領會者餵,不能回家自己吃,因此靈性的成長極為有限,雖以教會為家,心靈仍常感空虛無聊。

一直到大二,因看到其他教會信徒常看聖經,而信仰純正道理正確的基督徒卻不讀經,實在愧對神,因此立定心志要讀經,就將聖經由書架移到書桌,世俗的書看累了,就分一點時間看聖經,當初,世俗的書再枯燥都看得下去,一星期至少看完一本,可是,聖經始終看不下,但抱著聖經是神的話的原則,一點一滴地看,不敢要求一天看一章,但因聖經在書桌上,又有願看的心,在神的保守之下,一星期至少也看一章,如此,如同小孩子在學吃飯。感謝神,後來,神的話漸漸解開,偶而在讀經裏嚐到話語的甜蜜,這種經驗越來越多,結果,本來是出於勉強的讀經,就變成了自然且喜歡,好像每天要吃飯一樣。

由於經常看聖經,神的話語有生命力量,靈性就越來越健壯,自然就喜歡禱告,而形之於外的就不會空虛無聊,自然就不會想看電影和電視了,而能利用更多的時間充實自己。

「量著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雖然我已喜歡聖經,但每次看的數量仍不多,在自己的靈性範圍之內,每天三、五章不停地吸收,如果超過了五章,發現吸收不了而看不下去,就休息看其他的書。

大學時代,社會上的書看了不少,但聖經看得很有限,因那時如同剛斷奶的孩子,飯量不大,故以社會上的書為主,聖經為輔。

當兵期間,袖珍新約聖經如影隨形在我口袋裏,只要有空就拿聖經出來看,雖然我在野戰部隊,經常演習行軍操練,沒有充裕的時間,但是附《詩篇》、《箴言》的新約聖經看了三遍,在一年十個月不能聚會的時間裏,靈性不但沒有枯萎,反而明顯地茁壯。

由於在部隊裏能看聖經,所以心靈不覺空虛無聊,卻覺得非常紮實,能把握在部隊的時光,書也看了不少,當時是書和聖經並重。

因著聖經,使我與主密切相契,因此退伍後,就照原先的心願讀神學院。學而後知不足,以前的讀經都是一點一滴,按照當時環境的需要,神的話語解開,給予適當的造就,但對聖經的整體性沒有概念,因此越覺得對聖經認識得很少,就有一種渴慕的心要讀得多一點,飯量因此增加,比較短的一卷,常一次看完,比較長的一卷,分二、三次看完。

此時對世上的書,就不再覺得有什麼興趣,因那是工具而不是目的,若沒有聖經,書讀得再多,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有了聖經,才能給予人生命,真正改變一個人,而世俗的書不過是一些病理的報導罷了,有沒有讀它,並不是很重要的。

從進神學院一直到去年,除了聖經以外,其他的書很少看,尤其是世俗的書,所以這期間以聖經為主,其他的書為輔,即使沒有其他的書,只有聖經,也可以過得很滿足。

最近接觸到一些其他教會的書,給予我不少的造就,並不是我們的道理不足需要學別人的;其他教會如同施洗約翰,為真教會舖路,主耶穌在世上誇獎施洗約翰為點著的明燈,又說凡從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人大過施洗約翰,可見主耶穌很了解他。今日,我們也該了解其他教會,將來才能引領他們同歸一個羊圈,在真道上同歸於一。有時,看到其他教會愛主的精神,實在給予真教會信徒很大的激勵;又藉著他們走過的道理路線,可以給我們省掉一段摸索的時間,因他們原就是舖路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除了聖經之外,對於任何一本書皆應慎思明辨,即使一本很有價值的書,也許其中也少有部份有待商榷,如果沒有思想就完全接受,所損失的可能比所得到的更大;但也不能因噎廢食,而不敢看其他的書,應先有聖經的根基,再過濾任何一本書,如與聖經牴觸就不應接受。尤其參考其他教會的解經書之前,應對本會共信之道能融會貫通。

不是只有傳道者才讀經,也不是為了領會才讀經,而是基於靈命的生存與健壯要讀經,猶如每天要吃飯一樣;也不是有時間的人才讀經,乃是越忙碌的人越需要撥時間讀經,因為在大太陽底下的樹更需要水分。當我們自己讀的心得與別人彼此分享就是查經,因著查經,道理有了交流,就產生了生命,使我們所看的聖經能更深入、更生活化,因為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所寫的。

如此;我們不僅可以看新約,亦可看舊約,不只舊約的歷史書,亦可明白摩西五經、智慧及先知書,也惟有對舊約有了基礎的概念,才能對新約更深的了解,如此交互造就,反覆閱讀,就能熟練仁義的道理,使基督成形我們心裏面榮神益人,完成榮耀的真教會。(節錄自《讀經與查經》,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教牧處發行,1999年三版)


(原[青年團契]1999年09月號)


作者: 羅真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