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聲
經文:《列王紀下》第二章
若有人問:「以利亞對當代的以色列最大的貢獻是什麼?」我想應該是那場迦密山上的「真假對決」,因為藉著這次的信仰奮興,使以色列百姓能夠重新認識耶和華是神。另外他將部份「未向巴力屈膝」的一群組織起來,即使政府高層及朝廷顯要仍十分腐敗,這些先知門徒仍成為一股穩定國家信仰的力量,難怪他的學生稱他是「以色列的戰車馬兵」並不為過。
在這群先知門徒中,以利沙是最出類拔萃的,也因此他接續以利亞成為他老師的接棒人,繼續在這最黑暗的環境之下,成為另一位「以色列的戰車馬兵」。
想想這位富家子弟,為何有這能耐跟隨他老師吃苦、學習,最後脫穎而出,讓神的靈大大充滿他,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呢?當然神的揀選是最大的關鍵,但以利沙他的人格特質,絕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筆者試圖從這對師生最後相處這段的路程,來探究以利沙的學習態度,有何值得讀者一番的省思之處。
一、從以利亞最後的路程談以利亞的教導風格
在還沒將焦點放在以利沙之前,筆者必須要對以利亞著墨一些,因為有教才有學,身為眾先知門徒的師長,縱使這些學生的學習程度與學習效果有所差異,但他的教學風格或多或少一定會影響他的學生。
1.「你可以在這裏等候。」 (2、4、6)
以利亞即將升天前,分別在吉甲、伯特利、耶利哥向以利沙說:「你可以在這裏等候。」或許我們會很納悶,以利亞明明知道在他身邊的這位就是要繼承他的人(王上十九16),為何他似乎不願以利沙跟著他最後的路程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以利亞的人格特質,從亞哈謝聽到他的裝扮就猜中他身分的事蹟來看(王下一1-8),以利亞是一個特立獨行,很容易就認出的人。加上他能吩咐火從天而降,間接燒掉假先知並直接燒死要捉拿他的官兵,又屢次向國家領袖傳警告……等,想必他是一個言語鏗鏘有聲,話語中帶有神公義權柄的先知,像這樣的先知所說的話誰敢不從呢?即使先知遇到撒勒法寡婦,用了「求妳……,也求妳……」
比較客氣的口吻(王上十七10、11),也逼得寡婦不得不以向神起誓的方式來解釋她無法為先知作餅的苦衷。想不到這樣的大先知,他的教導方式竟不是權威式的命令教學,反而是採用讓學生民主式的主動學習。
其實以利亞大可以像孔子帶了一大堆學生周遊列國,形成一種群眾權威,大搖大擺地造成一股旋風,配合神所賜給他的權柄,讓更多人加入敬拜耶和華的陣營;但以利亞反而讓學生在各處固定的地方集結,然後他獨自到各處「巡迴教導」,這固然與他「神龍見首不見尾」獨來獨往的個性有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是,這群學生能在自己的地方自然學習,個人可以主動選擇學習的深度為何。或許有人會質疑這種方式造成有人「聽說」、有人「遠遠站者」、有人「必不離開你」等程度參差不齊的結果,但最起碼這些先知門徒能在當地發揮黑暗之光的功能,讓有心之士都能奉獻身心,帶領全國走向光明之路。
耶穌可以行神蹟讓死人復活,但祂並沒有行神蹟讓眾人全部變成使徒,祂也是採用民主式的教學方式,讓跟隨的人自動自發地學習神國的事,這是神尊重人選擇權的最奧妙之處,也彰顯出珍貴的生命之道不是用權柄來強迫人吸收,而是用真善美來吸引有心學習的人。
因此我們回到起初的問題,為何以利亞說「你可以在這裏等候」?其實是以利亞給以利沙相當大的選擇彈性,即使以利沙應該跟隨到底,他仍然尊重以利沙自己的選擇,藉由他自動自發的精神,凸顯出他與眾不同之處,這就是民主式教學的精髓。
2.「耶和華今日要接你的師傅離開你,你知道不知道?」(3、5)
當以利沙跟隨以利亞到伯特利與耶利哥的時候,其他的先知門徒紛紛詢問以利沙:「耶和華今日要接你的師傅離開你,你知道不知道?」從此可看出大家都知道以利亞要離開的事情,以利亞並沒有隱瞞他的行蹤,只讓少數人甚至只讓以利沙知道而已。
以利亞對待眾學生是十分公平的,他將他最後的目標向眾學生說,也就是清清楚楚地表達他的結局,像他這麼有能力的大先知,理論上應該有許多羨慕善工的人跟隨才對,但為何只有以利沙跟隨到底,其餘有五十人遠遠站在約旦河對岸,不敢過河呢?至於其他就別說了!既然以利亞沒有指定只有誰能跟著他,這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以利亞不但是一位偉大的先知,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他沒有向任何人說出跟隨他到底的好處,反而呈現出眼前的一無所有,他要學生自己真正用心察覺而真心跟隨老師到底,而不是散佈利多消息來博取學生的擁戴。
所以有人或許還深怕跟老師到底會前途茫茫,因此到了約旦河就裹足不前,不敢像以利沙一樣有豁出去的心志,藉此讓真正堅持到底及真正用心的人脫穎而出,直到他們看見以利沙獲得能力,才拼命找尋老師的下落,但再也找不著了,平白喪失大好的機會。
耶穌也是如此,當祂行了五餅二魚讓五千男丁吃飽的神蹟後,眾人齊心擁他作王,隔天耶穌闡明祂才是生命之糧,祂的肉真是可吃、祂的血真是可喝,不要只有將心思放在會朽壞的食物,應該真心找尋神的話等教訓時,聖經這麼記載:「祂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約六66),只留下十一個門徒願意跟隨著主,和一個身與主同行、心卻與魔鬼契合的猶大(參:約六70、71)。
因此好的老師是要真心留給學生最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嘩眾取寵,佈施甜頭來招攬群眾造勢,相反地,他要有面對孤獨,眾叛親離的心志。以利亞沒有眾人為他行升天禮,卻留下毫不起眼的外衣給以利沙,但這外衣卻成了以利沙過約旦河與接續他的工作薪火的證據,這是以利亞的智慧,也是值得為人師表可學習之處。
二、從以利沙的學習態度談起
人對事物反應的程度,大致上可把它區分成三個階段:認知的改變、情緒的改變以及行為的改變。對學習該事物愈投入,他改變的程度會愈來愈明顯。在以利亞即將離開世間前的這段路途,很像是對眾先知門徒的畢業考,沒有考卷、也沒有試題,卻明顯將這些先知門徒分成三個等級。
1.「知道不知道?」的先知門徒
「耶和華今日要接你的師傅離開你,你知道不知道?」(3、5)
之前曾經說過,以利亞要升天的事不是只有少數先知門徒知道,而是眾人皆知的消息,但這些多數人對這訊息只有達到認知的程度,換句話說就是「知道了」,因此他們所關心的只是「你知道不知道」,以「知道」作為認同老師升天的關鍵與標準。
認知的改變是學習的基礎,一個情緒及行動上有所反應的人,若認知上搞不清楚他情緒上、行為上為何這樣反應,那我們可以斷定他只是「盲從」,對於往後的學習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因此保羅為以弗所教會禱告的時候,希望他們能得到智慧和啟示的靈,能夠「真知道祂」(弗一17),使信仰的學習不再停留於「迷信」、「盲從」的窘境。
然而,學習的最終目的不能只單單停留在認知的階段,雅各長老把這樣的情景形容成有些照了鏡子的人,只有看看自己儀容如何卻沒有整理儀容一樣,這種認知的學習是沒有多大的用處(雅一22-24)。
這些大聲嚷嚷的先知門徒,他們以為知道老師升天是多麼了不起的事,他們只能停留在伯特利、耶利哥人群聚集的地方。少了人群,如何炫耀自己所知的事;少了聲音,如何建立自己的權威呢?
以利沙回答的正是一針見血:「我知道,你們不要作聲。」對,一個不想只停留在認知階段的人,要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自知之明,學習安靜不作聲,好好思想自己所認知的事,是不是還有我知道不足的地方。很顯然地,他們的內心並沒有真正的「不作聲」,心中仍滴滴咕咕地問「你知道不知道?」而不是仔細地捫心自問「『我』知道不知道?」所以他們永遠無法繼承以利亞的能力與工作,只能永遠作別人的先知門徒,徘徊在「知道不知道」的桎梏中。
2.「遠遠地站」的先知門徒
「有先知門徒去了五十人,遠遠地站在他們對面。」(7)
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少數人比眾人更出色,他們不但認知他們所學的,也有想跟從老師走完最後一段路的心志,即使他們只是來自最後一站的耶利哥(15),但他們總是比只有「知道」而無動於衷的人好多了。
這五十人願意離開耶利哥隨著老師奔波,他們很可能知道老師要到約旦河,但不知道他的終點為何,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仍願意起而行。其實在認知改變與行為改變的中間過程中,心志的變化是很重要的關鍵,假如一個人需要割捨他心所願的一切,若沒有強烈的動機改變他的心志、想法,驅使他的行為有所行動,當遇到不盡如意時,誰能勇於突破困境呢?
只可惜他們只走了十幾公里的路程,卻在最後要過約旦河前停了腳步。為何他們不願隨從老師過去,走完最後的路程?有個合理的解釋就是他們的心志不夠堅決。按理說他們之後既然可以到河東尋找以利亞,一定有過約旦河的尋常之路,可是以利亞卻走到的不是一般過河的河邊,以致於這五十人只敢遠遠站著,不敢像以利沙一樣緊緊跟在老師之後。
學習的過程一定會遇到瓶頸,就像他們到了約旦河邊一樣,除非神蹟出現,否則只有裹足不前或繞道而行。一個心志不堅定的人,他只能在岸上望著,無法在老師身邊學到真正的精髓,直到有人已經突破瓶頸後,才想跟著別人四處找尋,以碰運氣的心態來尋求突破之道,但機會可能早就跑掉,再也追不回來了!
3.與以利亞一同前往的以利沙
「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2、4、6)
以利沙是堅持到最後的唯一傳人,他之所以能夠得到老師的真傳,可以在這最後的路程當中,看出端倪來。以利沙從吉甲起就知道他的老師要離開了,他也以堅定的態度與心志連續向他老師保證要跟隨他到底,最後到了約旦河後,他也勇敢地與老師一起走河水分開的乾地渡河,他做到了!
在這段以利沙的學習過程最讓筆者心儀的是師徒兩人之互動關係,本章共記載5次「二人」,「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摩三3),以利沙藉著和老師亦步亦趨,心志上也緊跟隨老師;老師也緊拉住學生,希望他能夠與他有相同的心志與勇氣,接續他未完成的遺志。
到底二人同什麼心呢?其實以利亞是過來人,這條路不是那麼好走,絕對不是像這一天幾十公里就解決的事,老師帶著這位學生走這段路,觀察周遭的環境,「你可以在這裏等候」不正是提醒以利沙,「我要帶你走的地方,正是你未來工作會面臨的挑戰,這也是你將來必須謹慎注意的地方?」到底以利亞要以利沙注意什麼,才能與老師真正地同心同行呢?
(1)工作使命的認知
這不是一場郊遊旅行!老師即將離開,他所作的事不能有絲毫偏差,否則最寶貴的最後一天豈不就白白浪費了嗎?以利亞帶以利沙從吉甲出發(吉甲有輪子、滾之意)(1),意味著學生要效法老師,要認清自己的工作使命是什麼,開始帶著這個使命行進到民間。很顯然地,他們師徒的名字正是他們工作的使命,過去百姓知道「以利亞」──耶和華是神,現在要更進一步地讓百姓體驗「以利沙」──耶和華是救恩的神,使神的選民之生命能夠「滾動」,重拾從神而來之活潑的生命。
(2)勇於面對惡勢力的挑戰
二人下到政治中心的伯特利(2),看看昔日神的家(伯特利之意),如今成了邪神的中心,被政治高層與邪惡宗教勾結糟蹋,使整個國家腐敗衰微。但一個想與老師同心同行的接續者,必須要像老師一樣不但能從權力與既得利益中跳脫出來,更要有那股力敵狂瀾的雄心壯志,向這群污穢神殿的惡勢力挑戰,勇敢地完成那不可能的任務。
(3)勇於勝過世界的誘惑
二人之後也下到了商業、農產中心的耶利哥(4),看看這個芬芳之地(耶利哥之意)是多麼吸引人。一個真正想與以利亞同心同行的人,在看盡社會奢華繁榮的同時,卻要像老師一樣能夠割捨世界物質的引誘,超越物質的牽絆,清心地為神國的事勇往直前。
(4)勇於克服低潮的侵襲
後來二人「一同前往」到約旦河邊(6),體驗落下者的滋味(約旦河之意),在這裏遠離了人群。一個有心與以利亞亦步亦趨的工人,必會體驗到同工遠遠站著卻不願跟進的窘境,也會經歷生命的低潮、眾人的質疑與人生的孤寂,但卻要像他一樣能夠靠神重新得力,從神那邊獲取屬靈的心力、氣力與體力來完成艱鉅的神國事業。
(5)勇於突破環境的困境
當最後二人同時站在約旦河邊一同思索如何越過到河的另一邊(7下),此時以利沙深深體會以利亞突破環境困境的關鍵,他發現為何老師能為神國開創一番天地,就是因為老師獲得背後真正力量──「神的靈」的支援。
因此老師要走了,他無法再與以利亞一起生活、學習,但他知道他要如何像老師一樣才能將河水分開,靠神來開創一條過河的乾地,答案就是要像老師一樣與神同心、與神同行。所以他求對了突破環境困境的關鍵,即使老師沒有把握能否按他所求的實現,但最後以利沙的心志感動了「天」。
其實我們今天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有最好的「工作手冊」──聖經、有更豐富的前人智慧的累積、也有許許多多的人力財力物力資源、更有最有力的「能源」──聖靈。這些都是我們現今最好的學習材料,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像以利沙跟著我們的主從吉甲出發,越過伯特利、耶利哥、與約旦河,真正接續神所託付給我們的使命,一生為神國的「事業」打拼。
(原[青年團契]1999年10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