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6期1999年11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基督徒生活三訣

陳金生

生活是一門學問──智慧,亦是一種藝術──分享,更是一大考驗──適應。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似乎柔弱,卻是剛強;似乎逃避現實,卻是把握現實;似乎消極,卻是積極的。

世間雖充滿罪惡的浪潮,處處有惡者舖張網羅,所以我們隨時都有跌倒的危險;但主卻不要我們獨善其身地僻居於深山裏修道,而只願天父保守我們脫離那惡者的試探,要我們在生活上,發揮出世、入世、救世的精神,成為一個成熟、分別為聖的基督徒。

我們知道生活中最美的事莫過於接近神,將祂的光芒散播於人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散發出基督馨香之氣?如何從自我的生活中榮神益人?茲將「基督徒生活三要訣」提供參考與共勉。

一日三笑──常常喜樂


經云:「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裏憂愁,靈被損傷。」(箴十七22,十五13)。人活在世上,每時刻均在接受有形與無形的壓力挑戰,如何勇敢、樂觀、積極地向前看,則有賴心境的轉化。

喜樂的人生帶給人積極、振作、活潑、快樂,一生滿溢盼望、幸福、美滿、光明,何其美好!而憂傷是生命的頑敵,會損傷人的身心,使人體產生致命的毒素,且讓人陷於困惑中而無法自拔。不少的信徒沒有喜樂,因有的為了工作的艱難,有的為了沉重的負擔,有的為了兒女操心,有的為了環境的逼迫,但也有人以為憂愁是應該的,是基督徒應有的態度。

然而聖經中,神囑咐我們要喜樂。我們需要喜樂,就像需要日光和空氣一般。喜樂能增進信徒的靈性,憂愁會減退信徒的靈命;喜樂是得勝的記號,憂愁是失敗的標記;喜樂能榮耀神,憂愁會羞辱神;喜樂是聖靈的果子,憂愁是魔鬼的惡計;喜樂斷絕了仇敵的機會,憂愁留給仇敵可乘之機。

神之所以創造山水花草以及一切自然界的可愛美麗,原是要我們喜樂。主已將喜樂油(聖靈)澆灌在我們裏面,使祂所愛的兒女有滿足的喜樂,是沒有人能奪去的(約十六20-22)。禁卒和全家因為信了主,都很喜樂(徒十六34)。因此,喜樂是基督徒的標誌。

「喜樂」一詞,談起容易,實行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屬靈喜樂的生活,不是勉強而來的,乃是靠主樂意面對、接受所遭遇的任何事;且是愈坐在主的蔭下吃其果子,就愈發歡喜快樂。誠心信靠主之人,則必感受屬靈之樂;在靈界的樂園中,身受靈風的吹薰,眼見屬靈的景緻,聞不盡馥郁芬芳的香氣,吃不完那甘美可口的果食,此靈界的快樂生活,惟有靠主蔭庇的人,方可親嘗身受的。經云:「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我靠主大大的喜樂……。」(腓四4、10)

世上雖有苦難,但有主可靠的人最為幸福快樂,因有耶穌的平安在心中作主,活在指望中,擁有奪不走的喜樂。

時時交託──不住禱告


經云:「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詩三十七5、7)。

基督徒的生活必須是一種交託的生活,因我們對於明天毫無把握,不能預知將來要發生的事。憂慮不能改變事實,因我們不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我們常有許多軟弱,光靠自己不能做什麼;正如葡萄枝子,離了葡萄樹,就不能做什麼。完全的交託能為我們驅除多餘的愁煩,使我們的心靈得著最大的平安;交託的生活,能拆毀與神之間隔斷的牆,使我們更親近神。

交託與禱告、認知、信心、倚靠、耐性、等候是環環相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如果沒有信心,將自己的事交託主,「不可能」的字眼,自然會浮現在心中。無論主的引導多麼特殊,你大可放心地向前走,絕對沒有危險的,只是我們是否願意將我們一切的事交託神,讓祂去負責呢?這是每一個基督徒可以自己決定的。

為什麼許多基督徒這樣不安,如此膽怯呢?很明顯的,是因為沒有將事情交託給主,他們將事情帶到主面前,又把它們帶了回來,並沒有完全地交託。

眼晴看得不遠的人,往往因為惡人的興旺而埋怨神不公平,甚至以為行善不如行惡,改變做人應有的原則。但信心交託的人必默然倚靠神,耐性等候祂,因為他知道神絕對不會做錯,也知道神有祂的時候。

交託的產生與支持,乃基於對神的認識與恆久不變的信心。因為對於神的全能、信實、慈愛,若有深刻的認識,必敢將萬事都交託給祂;若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則對於神的交託,必貫徹始終,永遠不渝。今日許多基督徒之所以不能完全交託神,乃因還沒有「真知道祂」。

記住,「交託」在先,「成全」在後。神的成全,永遠以我們的交託為前提;若非事先將萬事交託神,則不能期待祂的成全了。

樣樣知足──凡事謝恩


經云:「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腓四11-12)

人生最可憐的事,不是生與死的訣別,而是當面對自己所擁有的,卻不知道它是多麼珍貴。世人形形色色的人生觀,可給予我們一些啟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貪慾是苦惱的根源,縱使家財萬貫,權貴顯赫,也沒有真正的喜樂;惟有知足卻是幸福的階梯,雖然飢寒交迫,舉目無親,也必有內心的平安。俗話說:「知足常樂。」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雖然已經如螞蟻般殷勤,或許所得卻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多,但既然已經盡了力,就不必埋怨自我不如他人,或挪用聚會的時間刻意工作,這對基督徒而言是最大的損失,必會靈肉損傷,得不償失。

經云:「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6-8)。若是一個人能真正敬虔,不貪圖利益,對今生物質要求能知足感恩,必可得到永生的福分,神也供應我們肉體所需(太六33)。這才是好得無比的大收穫(大利)。

信徒對錢財應有正確的態度,不要為金錢所迷惑,貪戀財物必引人離棄真道,增加愁苦(提前六9-10)。主教導我們:「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路十二23)。信徒當在神面前富足,避免如財主撒手人寰,什麼也享受不到(路十二21)。

知足不是逃避現實,不是放棄追求進步的消極態度,而是對於神所安排的一切,能坦然接受進到感謝的積極表現。當我們學會了這門功課之後,我們便已臻於「似乎缺乏,卻是富裕;似乎卑賤,卻是尊貴」的境地了。

結語


對於道理我們是遵行一步,明白一步;實行幾多,明白幾多。在你我的生活中,每日遵行三要訣:常常喜樂、時時交託、樣樣知足,你將會發覺:你的生命將因此一點一滴地成長、改變!


作者: 陳金生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