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6期1999年11月)
靈修小品:[青年團契]從基哈西的失敗談論神選召工人的條件

沉思

經文:列王紀下第五章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因長了大痲瘋病不得醫治,直盼能有人替他醫好。幸被擄服事在乃縵之妻的小女子,對他的主母作見證,以色列國有先知必能治好主人的病,乃縵得知後抱著最大的希望就去求見以利沙先知。雖然乃縵曾使性子,但終究依其個人的期盼與信心,藉著先知的指示與自己的順服,最後把自己的病醫好。

乃縵為感恩報答有意餽送禮物給以利沙,但以利沙卻不肯收,乃縵只好離開。可是在這時候基哈西心存貪念,一意想要得到豐富的物品,就執意追趕在乃縵後頭,且又在乃縵面前說謊,甚至不顧一切向神起誓,只為了想得到那些使他犯罪的東西。雖然他得逞了,但終究無法躲過以利沙屬靈的眼,最後被看穿自己也得了乃縵所患的大痲瘋病,不但如此,也連累到自己的後代子孫。

前言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祂就賜給你們(約十五16)。

主的這句話表明了神有絕對的主權,祂要我們能在每一個崗位上盡己力地去事奉。我們有如此恩典,並不是我們人有如此的能力,或外在條件很好而得神的喜悅,讓我們在事奉上去發揮。而是這一切都有神美好的安排與恩典,讓我們有這美好的機會來到主面前做服事的工作。

基哈西是以利沙的門徒,在他沒犯罪以前可以看出他的為人表現是值得稱許的。其實他很有可能接續老師的工作成為接班人,可惜,基哈西後來因犯罪墮落導致敗壞,不但沒有做好其本分,也失去了莫大的福分─—就是事工上的服事,卻留下了惡名,遺臭萬年。

從基哈西的貪婪讓我們更了解到神揀選祂未來的工人是非常慎重的。神到底如何選召祂的工人,為什麼基哈西最後不能接續以利沙先知的職分,從基哈西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神選召工人的基本原則,基哈西的失敗可以給傳道者及教會事工人員一個很好的教訓。

一、不貪戀世俗

基哈西心裏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裏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王下五20)

乃縵再三地求以利沙受其帶來的禮物,以利沙始終不主動要,也不曾想要過(16)。依理,以利沙可以拿這些禮物,但是他並沒有拿任何一件東西,因為他知道這都是神同在能力的彰顯,並不屬於他個人的能力而行出來。

但我們可以發現以利沙在靈修上的表現,他知道若是他在大眾面前收受那些豐富的禮物,也許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與錯誤的聯想,讓門徒誤認為在敬虔上可以作為得利的門路(提前六5),所以,心中無貪的以利沙拒收了。

這給我們傳道者留下一個很好的典範,因為我們所做的是為彰顯神的榮耀與恩典。另外,也要告訴乃縵他們這些異教徒,神的恩典不是用金錢可以買來的,無論何人都可以得到的,只要你存謙卑的心。經云:「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所以以利沙堅決不拿。

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以利沙是個清心寡慾的人,他之所以能在神面前做好服事的工作榮耀神,都歸於他有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提前一5),這一點是基哈西不能做到的,因為他一心想得到那禮物,最後他失敗了。

經上說:「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給刺透了(提前六9、10)。所以「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約壹二15)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到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太十九16-22)。所以要跟從主須用「全心」來跟從祂,因為主不希望我們事奉兩個主,事奉瑪門又事奉祂(太六24)。基哈西因心存貪婪不能完全事奉神,最後失去尊貴的身份與美好的事工。

所以,保羅勉勵我們這樣說:「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事奉神應當存知足感恩的心,全心全意的事奉,因為我們所求的是要獻那馨香的活祭(利二十二29)。

二、存敬畏的心

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王下五20下)。

基哈西跟隨以利沙先知相信也有很長的時間,更相信他在以利沙身上學到很多的教訓和豐富的體驗。神的能力與以利沙和他的門徒同在,不管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從以利沙所行的神蹟來看在在顯明神的權柄與能力,當中就可知道神是輕慢不得的,是應當敬畏的神(加六7)。

但是,當基哈西的眼目看到豐富的禮物時便將神拋到腦後,神的作為和公義的審判也隨基哈西的貪婪而受到藐視。不僅如此,甚至基哈西還妄稱神的名起誓向乃縵要些禮物。雅各長老曾勉勵這樣說:「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落在審判之下。」(雅五12),「更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的名,耶和華不以他為無罪。」(出二十7)。基哈西不顧一切後果向神起誓妄稱神的名,不但表明了基哈西在屬靈上的知識不足,對神不存敬畏的心,更賠上了自己的靈命與先知門徒寶貴的職分。

聖經上說:「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五15-17)。因為惟有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九10),就能在神面前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三、事奉要誠實

……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連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裏,打發他們回去。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裏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哪裏去。」(王下五22-25)

基哈西從乃縵那裏得到禮物回來,想必他此刻的心情非常得意,因為他從乃縵手中輕易把禮物接過來,一切都在他的計畫中順利進行。他打發完那些僕人之後,回到以利沙那裏似乎偽裝得很好,站在以利沙面前沒有絲毫懼怕,甚至對老師給他的悔改機會和提醒(你從哪裏來)也毫不在意,因為「罪」早已侵蝕掉他的良心。以利沙說:「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隨後他便得了大痲瘋。

以利沙是神的先知有神的靈同在,所以基哈西所做的他都知道,因為「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祂都鑒察。」(箴十五3),惟有神知道世人的心(代上六30)。既然神都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在事奉的工作上更不應該像基哈西一樣有不誠實的行為。

亞拿尼亞夫婦賣田產原本要和信徒都在一處、凡物公用(參:徒二44-45),但後來看到所賣的價銀甚多,就私自留下幾分,結果,因欺哄聖靈在彼得面前夫婦兩人隨後仆倒而死。原想一心一意要跟從主的,只因心存貪念起了不實之心,終究不能在神面前事奉,因為神要我們的是誠實的心來敬拜祂(約四24),所以我們的事奉要誠實無愧於心,這樣才能完全到主的面前,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一16),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

當以利沙咒詛基哈西必沾染乃縵所得的大痲瘋後,我們知道他再也不能服事神了,所以他就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王下五27),表明了他再也不能事奉神,其靈命也永遠不得永生。

結語

以利沙身邊有很多門徒跟隨學習,當中包括基哈西這位大門徒。剛開始跟隨以利沙先知,基哈西的表現在在顯示充滿良好的條件。在以利沙所行的神蹟裏面,基哈西從未缺席過,可以說資歷最富能勝任接續老師以後之工作,眼看將成事實,可惜最後他失敗了。

人常以為自己能夠獨當一面的時候,一不儆醒,很容易半途而廢,遭到嚴謹的挑選而被淘汰,就像基哈西一樣;今天你我已經走在服事的路上,千萬「不要以現在的為滿足」,反要儆醒,在善工上努力追求神所喜悅的美善,因為「服事的人很多,被選召的卻是很少」。

我們要認清這樣的事實;經上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神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最重要要存敬畏的心,謹守祂的誡命,因為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十二14)。願神親自帶領幫助我們,使我們的事奉能榮耀主的聖名!

(原[青年團契]1999年11月號)


作者: 沉思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