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6期1999年11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你認識我們嗎?板橋團契簡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心怡整理

你認識板橋嗎?板橋是個擁擠卻充滿活力的小都市;是個人才濟濟的大熔爐,因為它接納著來自各地的青年學子和滿腔抱負的人。你知道板橋團契嗎?板橋團契包含國立臺灣藝術學院、國立藝專、亞東工專、龍華技術學院、華夏工專、致理商專、四海工專和住在板橋附近的大專生,他們因為距離自己的團契太遠或學校課程無法配合自己團契的聚會時間而來板契。

與我們一同歡呼讚美


你猜猜我們現今的成員有多少人?不多不少正好50個人。你一定想像不到,前年的下半年我們只有四個人,更早之前我們甚至銷聲匿跡。如果你問我們如何在一年之間壯大,我們只能告訴你──是禱告的功效。

的確!板橋團契能再次起死回生,展現活力,是神大大的眷顧。還記得契長每次聚會後總是一再叮嚀,約定共同為團契禱告的特定時間,鼓舞著契員們迫切地為團契禱告,並且積極地尋找走失的小羊。住遠處的學弟妹有熱心的學長負責接送,無法常來的人有契員打電話關心,更有契員努力的帶領慕道者。不放棄的心,神終於垂聽。

現在板契是個超大型的團契,眾多的契員使我們更注重關懷的工作,因此一個個的小家就此產生。我們將每一位契員依他們的意願及興趣分配到課務組、總務組、活動組、資訊組和關懷組,由組長擔任家長的角色。不定期地由小家各自聚餐、開會、商討各組工作及分享心情,期望以這種小範圍的互相關心,拉近彼此疏遠疲憊的心靈。而各組的連繫便是由我們的大家長──契長來擔任囉!

一二三,一起來報到


星期日晚上是我們的團契時間,大部分我們在板橋教會聚會,偶爾到小屋和輔導大哥家。最近我們成立了板橋大專詩班和小詩班,所有的契員是大專詩班的當然成員,大家在團契的詩頌時間練習;而小詩班則由對唱詩很有興趣且有空的契員組成,每個星期日下午3:00在板橋教會練習。雖然沒有專任老師的指導,但是在契員的努力與配合下,我們還算有模有樣。因此在自己唱詩讚美神之餘,也支援板橋教會和其他地區的詩歌佈道及活動。

我們的輔導大哥、大姊是熱心青年活動、關心學生的陳志華和蔡錦惠。他們用心的付出,常給契員帶來溫暖。最近他們添了一個寶寶──恬宓,可愛的她可是我們最新一代的生力軍呢!

板契調色盤


充滿活力兼具藝術氣息的板契,大部分的成員來自藝術學院與藝專,個個「身懷絕技」的他們,使得團契整個活動起來。福音茶會時,有美術設計負責會場的佈置與前置作業;詩歌獻唱時,有音樂人才傾力指導我們的唱詩技巧;團康活動時,有團康高手帶動團契活潑熱鬧的氣氛。當然,板契裏其他學校的契員,也是身具「十八般武藝」,準備隨時秀出來。

團契是契員溫暖的心靈住所,也是開始積極參與聖工的好地方;我們年齡相仿,我們相互關心,我們互相激勵信仰上的長進。我們希望契員在下課之餘能為主多做事奉,不是為了自己而像被放出籠的小鳥,飛得不知去向。所以我們積極投入在板橋教會的事工上,擔任司琴、領詩、翻譯、教員等。

甚至有些契員更是自告奮勇到葡萄園當大葡萄,指導那些參加我們在學校設立,類似社團活動的學生,希望藉著有趣的互動讓這些學生認識我們教會,達到傳揚福音的目的。或是在平常課餘到學生中心擔任課業輔導的工作、在暑假參與山輔。這些聖工或許看似辛苦繁重,然而帶給我們的收穫卻不是三言兩語能道盡的,只能感謝神祂的看重與指引,讓我們肯在自己的生命裏,做下這種永生投資的抉擇。

愛的搖籃──我們的家


板契既是個家,就要有個像家的地方,我們的家就是板橋小屋。小屋之前換了好幾個地方,今年則是由板橋教會租房子,免費提供板契的弟兄居住。咦!那姊妹呢?喔!姊妹因為大部分住校,所以小屋簡直可稱為弟兄之家。現今的成員有五個,個個都是板契的重要幹部,有他們留守照顧小屋,使得板契這個棲息的地方變得更有朝氣、活力了。小屋成了契員在課餘閒暇的最佳去處,這兒隨時有人可以陪你禱告、查經、聊聊心事、唱唱詩歌、聽聽音樂,甚至吃吃零食分享所有的情緒。

我們在伯利恆(主內同靈所設立的一個BBS站)也有個家,就是板橋團契的契版。成立這個契版便是希望能多和其他團契互相交流,更希望能與有上網的學長姊溝通,讓他們知道板契的最新動態與消息。更藉由這個開闊且無遠弗界的空間,去學習、吸收更多的點子和資訊來刺激板契成長,讓板契的許多工作更有時效性。

大專團契──神的精兵


或許你可能認為團契不重要,只要有到教會聚會、守安息日就可以;或許你對團契還不太了解,所以以為我們像一般年輕人遊樂的社團;或許你真的該再深入知道我們的活動與作息,才會更了解我們。聖經告訴我們團契是由愛主的一群人構成的,要懂得將主擺在中間,在靈性上要互相扶持、代禱、學習;在生活上要互相幫助、勸勉。

我們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也傳給你們,好使你們能跟我們共享團契;這團契就是我們跟天父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所共有的。(約壹一3)《現代中文譯本》團契生活是為了要強化個人的靈修、在主的愛中成為一體,然後出去打仗,也就是傳福音:做生活行為佈道(以好行為宣揚主名)、個人佈道、團契福音工作。

沒有出去打仗的士兵,當然覺得部隊的訓練不重要;沒有經歷戰役的兵丁,當然覺得部隊沒有存在的必要;但在那主帥統領,奮勇作戰,辛苦地打勝了一場又一場的爭戰後的士兵眼中,他才能體會出同袍的情誼、主帥的仁愛、團隊的力量、團契的重要。「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四7、8)

板契的日益茁壯,更使我們戰戰兢兢。因為大型的團契,再多的關懷還是怕分配不均;再多的禱告總是害怕不夠熱切。只願神帶領我們走前路,讓板契永遠活在祂愛中。

愛的鼓勵──大哥、大姊的話


「板橋有許多大專院校,竟然沒有學生團契……。」傳道正集合著一群板橋的大專生語重心長的說著,這是1997年的學生靈恩會裏。

就在這股鼓勵、催逼下,燃起大夥兒心中的感動,重拾昔日火熱的心,找了數位契員,重新成立團契。

回顧兩年多來,從無到有,當中蘊含無數的歡樂及辛酸,在課務、活動、總務、資訊、關懷等各組,每一位契員皆付出相當的心思與參與。除此之外,團契陸續舉辦福音茶會、禱告團契及詩經團契,藉此讓團契更有生命力。

兩年多了,一個甫自母胎的嬰兒長大成幼兒,她已漸至學習大人的言行、樣式,無論舉手投足間皆散發出小大人的模樣,她不再讓父母為她吃、喝、穿擔那麼多心,她已學習獨立、自動自發了。因為她已慢慢地長大。

美麗、絢爛的大專生活是人人切求的,然而若能在大專的信仰這條路留下佳美的足跡,是蒙神所喜悅、看重的。親愛的板橋大專青年,不管您在板橋地區的哪個角落,板契隨時歡迎您,極盼您能在團契裏,重新得力,如鷹展翅,飛翔到廣闊的青草地。


(原[青年團契]1999年11月號)


作者: 心怡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