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富銘
無意中,在今年6月17日至30日期間,奉派赴緬甸協助當地聖工,腦筋裏頓時一片空白,更覺得十分陌生,連作夢也沒想過會到緬甸!況且人生地不熟,到底需要協助什麼?該做那些?雖然時間較為匆促,趕緊辦理出國手續,禱告中交託神,求主引領。如今緬甸來回,走過一程,深深感謝主的眷顧與帶領,心中充滿著感恩與喜樂,耳中彷彿聽見從緬甸傳來──馬其頓的呼聲!
蝴蝶民族──緬甸人
緬甸位於東南半島西北部,形若風箏,狀似長尾紙鳶,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交界,東與寮國和泰國接壤,西與印度及孟加拉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
面積676577平方公里,約為台灣19倍大,地勢北高南低,設有14個省邦,通常以曼德勒為界,區分為上緬甸和下緬甸,其天然資源豐富,以柚木、玉石聞名於世。
據統計,緬甸共由135個民族所組成,為多民族國家,人口約五千萬,其中緬族佔70%,另有撣族、欽族、克欽族、克倫族等,以及極少數民族,如長頸族,至於華人,以閩籍居多,其次有粵籍、滇籍。一般而言,緬甸人生性溫和、心地善良、祥和恬靜、斯斯文文,與世無爭,故被英國人稱之為「蝴蝶民族」。
緬甸人的傳統,男女老幼均穿裙子,稱作「沙龍」,其為一塊用布兩邊縫合,如沒縫底的布袋,穿法依身材胖瘦左右一折,然後在中間紮起來,婦女則紮在左邊或右邊腰側,千年來從未改變。
稱作「但那卡」的香木粉,為緬甸人保養皮膚專用,將香木幹研磨成醬,塗於臉上,以作化粧及保護皮膚,抹全身以防蚊蟲咬傷,乍看有點像泥巴,至今仍普遍被使用,緬甸婦女在市場選購香木粉,如西方婦女在百貨公司選購香水一樣。
萬塔之邦──緬甸
緬甸在1948年脫離英國近百年的殖民宣告獨立,由軍政府治理,對外封閉30多年,曾有「亞洲穀倉」之稱的緬甸,至今仍是貧窮未開發的國家,民生凋敝艱苦,近年來民主聲浪風起雲湧,導致政局動盪不安,少數邊區民族力爭自主,時有內戰,因此政府致力經濟改革與開放,並吸收外資以改善窘境。
緬甸人篤信小乘佛教,認為修建浮屠、佛塔,以積德行善,造福眾生,以建造佛塔為人生最崇高的義務,因此無論富貴貧賤,莫不以建塔造寺為樂,導致佛塔僧寺之裝潢,較一般民居勝於千百倍,各處佛塔星羅棋布,故有「萬塔之邦」或「塔國」之稱。首都仰光,也是人民仰之彌高,心所嚮往的佛都,為「金塔之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聳在市郊北端汀固達拉聖山的雪達根(金大袞)佛塔(Shwedagon Pogoda),氣象萬千,金碧輝煌,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緬甸人稱之為「瑞光大金塔」。
由於崇信佛教,和尚遂成為一種特殊人物,男子短期出家當和尚是為傳統,甚至國王也不例外,女子也樂意削髮為尼,過終生或短暫的寺廟生活,宗教仍然影響緬甸社會十分深遠,佛塔點點,僧尼遍遍,十分迷信,令人深切體會當年保羅置身雅典(徒十七16),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
人的腳步是神所定的
在聯總的工作計畫,原先排定侯恩源長老與謝多馬長老前往協助緬甸聖工,卻因兩位長老另有工作,未能前往而更替。五月時赴新加坡協助第二屆全球長執訓練班後,隨即赴緬甸協助聖工。當時辦妥簽證手續,連有機位還是補位都不確定。出發前一天,先與當地的顏文麒弟兄聯繫,恰逢他有事外出,心想:「到什麼地步,就照什麼地步行」吧!
感謝主的帶領,飛往仰光,一路平安順暢,下了機場,不知將如何與素未謀面的顏文麒弟兄相見,憂喜參半,總要「憑信心,不憑眼見」,果然在出境的人群中,約略看中一位,只憑一句「哈利路亞」,就相見如故!真是主內一家親。
出國前恰巧在電話中,從楊志仁、田輝煌傳道口中得知,崎頂教會有位嫁到緬甸的楊美桂姊妹,所以到緬甸後,隔日與顏弟兄特地前往訪問其家人,好似他鄉遇故知,彼此談道勉勵、分享主恩!願主常同在,保守在主裏,並引領她一家到主前。
當天下午,仰光市區,下了一場豪雨,車子拋錨在積水中,幸得緬甸路人相助,推到路邊,再啟動上路,回到顏弟兄住處,當晚就到仰光的雪博敢(Shwebogan)祈禱所聚會,由於大雨後停電是常有的事,電力不夠,不足為奇,聚會時用發電機來「仰光」,以供照明,緬甸應該可以叫「免電」!
6月19日,為趕上緬北的安息日聚會,天未亮即整裝出發。赴機場途中,差一點與一輛汽車擦撞,險些發生車禍!感謝主的看顧保守十分平安,顏弟兄應變敏捷,有驚無險!到機場轉搭國內班機,原來在緬甸外國人的票價為其本國人的十倍,真是變相加價!飛機於早上六點半起飛,經瓦城,又稱曼德勒(Mandely),停留20分鐘,當地華人居多,約在上午九點半抵格勵米歐(Kalaymyo),下飛機時看見籬笆圍著的機場出入境的關口,是簡陋的木造小房,幾排板凳供人休息,這是當地「機場」,真的很像「雞場」,令人不可思議!
以靈相通,以愛相繫
在機場的籬笆外,有幾位同靈已等候許久,顏弟兄和我兩人,出境後即將行李放在鄰近旅店,因為緬甸政府規定,外國人士不可住教會,旅店為一人一天美金5元計算,屋內簡陋,停電時風扇不轉更是酷熱,六月仲夏時,當地因瘧蚊多,真不敢領教,為安全起見,又因工作進度,我們兩人各吃一顆「奎寧」,以防萬一,求主保守。
路邊排列著一輛一輛的藍色小汽車,為日本舊式淘汰的舊式農用小汽車,談妥車資,搭上「殘破如一堆廢鐵」般的小汽車,道路上顛簸不平,開在路上鏗鏘作響,但引擎仍馬力十足,趕著到會堂守安息日,約過二、三十分鐘的車程,來到當辟拉(Taungphila)教會,是一棟兩層的木屋,會堂在二樓,大門坊以緬文寫著「真耶穌教會」,下方則以緬文的馬蹄字寫上「太十一28」的「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主耶穌這裏來得安息」;一樓為接待室,後邊為餐廳和廚房為茅草搭蓋,為講習會或靈恩會接待之用。
當地信徒約有多120人,多屬欽族,聚會前早已在會堂裏聚集禱告、唱詩,讚美之聲,不絕於耳,充滿活力,會堂內沒有風琴、鋼琴或電子琴,只有一個大鼓把和一隻吉他,同靈真的是用心、用力、用生命在唱詩,以生命、心靈注入詩歌之中,不但口唱心和讚美主,更是心被恩感歌頌神,內心震撼出屬靈的共鳴與靈裏的喜樂,也趁著機會與他們在一起時,學習〈我們都是一家人〉、〈親愛的主,祢在那裏?〉、〈主耶穌愛你〉、〈主啊!求祢差遣我〉、〈愛使我們相聚在一起〉等詩歌,以靈相通、以愛相繫,彼此分享屬靈的快樂。
時光好像又回到三、四十年前,感覺信徒的信心與愛心,宛如初期台灣的原住民教會,在部落裏,教堂蓋得最好最大,雖是木造卻是最美,信徒卻住於竹籬茅舍,居家傳統純樸也十分簡單,家徒四壁、一無所有,生活上是貧窮而落後,在這Taungphila地區以本會信徒居多,口碑良好,頗受好評,訪問中也體會到信徒的愛心與接待,信徒的家中都可看見門牌上以英文、緬文和欽文寫著「真耶穌教會」,真信徒以此為榮,見證主名,發出香氣,家裏的牆壁木板上,都寫著長長的聖經經文,愛慕神的話語,是心中的歡喜快樂,他們雖然在生活上是貧窮的,在信仰上卻是富足的,知足常樂、敬虔度日,真是「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學習真理,祈求靈恩
在這短短的時段裏,於當辟拉(Taungphila)教會,特別舉辦講習會與靈恩會佈道會:
1.聖經講習會──以聖經要道分十個單元作系統講述。
2.事工人員講習會──以佈道與跟進、訪問與陪談、教會與宗教教育等事工講習。
3.靈恩會──以基督徒的生活為主題,分崇拜生活、事奉生活、靈修生活、家庭生活、婚姻生活、教會生活、社會生活為單元勉勵。靈恩會時有19名受洗,11名受聖靈,感謝主。
4.佈道會──爾後有3天時間被批准到Nud Kyi Kone(納吉功)部落佈道,雖然沒有電燈,需用煤油燈照明,每晚仍有慕道者多人參加,可見當地居民飢渴慕義,追求真理,欲罷不能,繼續跟進必收果效。該部落現正積極開拓並籌備購地建堂,求神同工,在未得之地,建立教會,高舉主名。
顏弟兄與我每天早出晚歸,雖然時間緊湊,但並不覺得疲憊,深深體會「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和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見到工人與同靈認真聽道、專心學習、渴慕真理,令人又欽佩又感動,他們真的是領受了神所應許「上好的福分」!
舉目向田觀看
耶穌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四35)
早在1813年,西方宣教士便進入緬甸佛國工作,但宣教士最成功的地方,並不是在信奉佛教的緬甸人當中,而是在山區的少數民族。1966年宣教士被完全驅逐出境,但近年來,當地教會開始積極向緬甸人傳福音,盼能攻破堅固營壘,得著更多的信徒,仍是甚為艱難。
在1987年,神的揀選與聖靈的動工,很奇妙的有4位某教會的工人,從基督教雜誌──Sabbath Observer(守安息日的人)內容介紹全世界守安息日的教會名稱、教義、地址。發現「真耶穌教會」的真理教義最為全備,因此依照「真耶穌教會」的教義傳揚真道,約有400位信徒願意歸真,遂寫信至總會,但經三年,卻無音信!?有些信徒又回原屬教會,殊為可惜!
至1989年有位名Thang的教會工人看到本會英文書刊《Word of Life》,爾後經聯總與羅約翰傳道、葉約拿執事通信,並請求差派傳道跟進並受洗。
1990年10月與1991年2月,羅約翰傳道與葉約拿執事,到緬甸宣道,當時在駐緬甸的新加坡大使館服務的金仲龍弟兄家佈道聚會,當時有20名受洗(含4名當時工人)。
隔至1993年,羅約翰傳道與葉約拿執事,到仰光一位信徒Mary家佈道,這次有30名受洗歸主。
1994年再次到仰光佈道,有40名受洗,但因忽略跟進工作又缺乏工人牧養,有部分流失!當時籌建了Pyindaw Oo(賓多屋)、Sakhamgyi(撒甘居)會堂,供信徒聚會。
1994年11月,神帶領移民美國紐約的顏文麒弟兄夫婦,後因貿易關係移居緬甸,作個人談道、家庭式福音茶會,積極傳揚福音,蒙神同工。1995年6月,羅約翰傳道與顏文麒弟兄聯絡協助緬甸聖工,請Mary聯繫Kalaymyo(格勵米歐)的信徒下到仰光,因當時政治因素,內地外國人不能進到Kalaymyo(格勵米歐),便租基督教的YMCA於仰光舉開靈恩佈道會,羅約翰傳道與葉約拿執事,前來協助,當時有50名受洗,會後選派職務負責人,安排牧養工作。
1996年Kalaymyo(格勵米歐)已向外開放,顏文麒弟兄先前往訪問當地信徒,Taungphila的信徒十分愛主,信仰穩固,1997年與1998年,每年4月與10月,羅約翰傳道與顏文麒弟兄到欽邦宣道,聖靈同工,從Pyindaw Oo(賓多屋)、Sakhamayi(撒甘居)、Taungphila(當辟拉)再傳至其他據點,並大發熱心,教會會堂不敷使用,因此從1997年10月積極籌建新會堂,至今大都完成,準備獻堂。
1997年4月,羅約翰傳道從美國到仰光的Shwebogan(雪博敢)舉辦事工人員講習會、參加人數有49名,造就教會與當地工人。
求神開傳道的門
聖經上說:「保羅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林前三6、7)。如今我們在十分陌生,似乎與世隔絕、形同孤兒的緬甸見到神的子民,更需要關懷,在未得之地,更需要工人去開拓,誰肯被主差遣,為主做工呢?願各地教會與同靈多為緬甸事工關懷與代禱。
緬甸依現況,在Taungphila(當辟拉)、Pyindaw Oo(賓多屋)等兩間教會,在Pyidawtha(比多達)、Sakhamayi(撒甘居)、Tiddicm(梯頂)、Falam(法蘭)、Nud Kyikone(納吉功)、Yangon Shwebogan(雪博敢)有6個祈禱所、聚會點,共計信徒有69戶,211名,準備受洗慕道者87名。
「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太九37、38),目前緬甸沒有專職傳道工人,只有4位義工協助福音事工,當地急切需要培訓傳道工人。感謝主,據悉將由聯總轉介新加坡教會關懷負責該地聖工,日後更需要加強文宣事工與宗教教育及師資培訓,並關懷當地青年,造就信仰,相信神的同工,必能得到加倍的果效。
緬甸信徒一般皆生活清苦、貧困,但他們性情單純樸實,虔誠禱告信靠主,在貧苦中,神也豐富了他們生活中的恩典,對真理之追求十分渴慕,如鹿切慕溪水。Chin(欽邦)的基督徒很多,聽道精神可嘉,一面聽,一面問,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緬甸雖是佛教國家,但仍是一塊福音良田,求神開傳道的門(西四3)。
約有兩週的朝夕相處,滿心感謝主的眷顧與引領,也感謝顏文麒弟兄夫婦的愛心接待與同行,並得當地義工、負責人的協助,雖然是不同的民族,具有特殊的社會文化,但福音並不受阻隔、沒有國界、沒有種族之分,不論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在基督耶穌裏,都是合而為一的。
感謝神的帶領,回程時心中不住地感念著神的揀選與奇妙救恩,祂必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揀選祂的子民(啟五29),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神的國裏坐席(路十三29),,我們有共同的信仰與福音的盼望,正如彼得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的。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徒十34、35),這句話正印證此行緬甸的事工中,想起來就感謝,更求神加倍祝福緬甸與各地聖工,往下紮根、向上結果,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並得以自立、自養、自傳,使帳幕之地更加擴張,福音的幔子伸得更廣,高舉神的國度、榮耀主的聖名,迎向二十一世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