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8期2000年1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陪伴與實踐──基督徒參與心靈關懷的省思

路石

強震在災區譜下了多處難解的音符;兒童一夕之間失去父母,丈夫聽見耳畔的呼號卻救不出愛妻,父母則抱著傷勢過重的孩子跪地求助無門。許多的遺憾、追悔、刻骨刺痛的回憶,悲慘地縮在容顏下的深處。每週出入災區聆聽受創者容顏下埋藏的故事,成了工作的重心,身為臨床心理工作者的無力與無助,在每回前往災區時轉為膽怯,在傾聽與落淚的陪伴中,轉為更深的悲憫和自省。

願以此文與讀者分享,與哀哭的人同悲之心情;也以基督徒心理治療者來反省我們的關懷與限度,更從中思索神所賦予的學習課程。

災難後的心靈適應路程


不論是否地處災區,我們共有的心情多少都包含了極度的害怕或恐慌。隨著時間的逝去,有人淡忘了,亦有人印象鮮明,災區中更多的人仍在適應與康復的過程中。災難過去一段時間了,一般人均可恢復到一定程度,但在某些高危險群適應的過程,要比一般人時間為長。例如家園殘破困頓者、肢體局部受傷者、經歷嚴重創傷事件(如被壓在瓦礫下、目睹過強的衝擊畫面等)、親人或朋友喪失者。

所謂「高危險」,意指在康復過程中,需要花更多精力來應對外在世界的改變。例如經歷家園全倒及母親過世的孩子,傍晚回到陌生的組合屋,必需適應沒有母親在家的影單生活,同時,也需要花較長的時間,來應對內在世界哀悼或是孤單的感覺。無論是災區受驚嚇、受災的民眾,或是救援、協助過程目睹殘破經驗的人員,若是在康復過程失調,都可能需要適當的協助或支持。

曾親身陷於強烈災難或目睹倒塌、死亡、屍塊及殘破的人,往往有揮之不去的感覺或畫面縈繞於心中,持續地重複在腦海中之經驗相關的影像、明知不合理卻仍感驚恐、麻木或是逃避接觸相關事物,甚而有身體的症狀或睡眠的問題,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即是如此。在無法負荷壓力的情況下,即需要社會支援的協助或適切的抒解方式。

「失落」是另一個更需要被關注的心靈傷害,輕自兒童因為維尼小熊等心愛物件被埋掉,重至親人的過世或殘缺。「失落」後的心理景象(哀戚、悔恨、自責或害怕等)與必須面對的「難題」(孤獨、生活責任與壓力等),成了最難碰觸也最不願意面對的「痛」。在這「失落」的容顏裏,埋藏了每個人都不願意經歷但卻不得不走過的「哀悼」過程。勸告哀者看開點或節哀順變,往往引來一陣泣訴或是更深的壓抑。

陪伴之路


與哀哭者同悲,往遭喪的家去是聖經給我們的提醒,我們若能發自真心的關懷,設身處地「陪伴」遭難或遭害的人,人必在默默的投注中看見且記念那差我們來的主,主也必記念我們微小的付出。但是,空有愛心或短時期的衝動並無法切合哀哭者真正的需要,愛心必須加上智慧,在踏實而時時反省自我腳步中的付出,才能適度地陪伴他們。

任何形式的關懷或是心靈復健,「關係」的建立永遠都是第一步,沒有實質的「關係」,人們無法體會到關懷的流動。在建立關係時,參與關懷者若是有條件的付出,對方很容易從你的言談中發覺。例如推銷員或保險業者的態度有時讓人心生畏懼;但過於無原則的付出,卻也不是陪伴與關懷的要旨。

對於受驚嚇者或是遭喪的人們,我們有時得預設他們需要別人的協助、關心、聽聽他們談談;但真正的尊重,是別認定自己能提供他現在需要的幫助,或認定自己比他懂,這是很重要的。我們知道在面對親人亡故或家園殘破的過程中,憂鬱狀態、精神疾病或心靈困擾,甚至自殺的可能及比率都高度提昇,但是我們的關懷一定要適時、適切且適所。

我常這樣說:「大家在適應地震的過程都有困擾,有人某些時候需要別人幫個忙,有人不用。有什麼是我可以幫你的?」接著,等待、傾聽或是留下聯絡方式,過一會再過來等等,都是可能的關懷方式。因此在協助與關懷災民的過程中,我們應常想或常問:「有什麼是我可以幫你的?」、「你需要什麼?」;而不是「我覺得你需要什麼。」我想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當人們願意接近你,願意跟你談談他這幾天的近況,或是地震當天的細節,我通常期待自己專注地聽,安靜地陪他感受或落淚;有些孩子需要玩具和遊戲、繪畫的輔助;有些青少年是需要多幾次的沉默、陪伴,他才能覺察你是安全的。

許多次我的心情彷彿窒息,因為被過重的災難敘說或故事所淹沒,但是深入的陪伴、再陪伴,仍強過套用任何輔導或心理治療的理論。幾次後,我習慣為我所接觸的孩子或成人祈禱,也求主堅立我,使我更能不去逃避或害怕,我知道這條陪伴的路是很長遠且難行的。

專業的判斷和敏感是相當需要的,例如:是否有立即的危險?是否正有輕生、自我傷害的可能性?是否有輕微精神症狀或適應上的困擾?是否需要社會福利等其他扶助問題?都是我們應留意及考慮的。在我們每週前往災區的團隊中,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及社區護理師、諮商輔導人員等,有各種不同的職責與角度,某些牽涉法令、居家衛生或睡眠、食慾、體力和心情等問題,可從不同的角度提供備用的協助。

關懷的實踐與動力


進到災區傾聽孩子或成人,每當團體結束前,有時我會問道:地震與這樣的災難給你什麼樣的學習?有的孩子說:「人不要貪心,要懂得知足。」、有的說:「人和人要互相關心與幫忙。」、更有人說:「做人要誠實,長大了之後絕不偷工減料。」、也有孩子說:「我從來不知道爸爸這麼關心我,地震那個夜晚,我好想哭。」人與人的聯繫及良知在死蔭幽谷中重新被燃起,我想,若是我們願意進行災區的心靈關懷工作,反省自我價值觀,了解神給我們這個關懷他人、讓我們走出只顧自己的社會是重要的。

在驚怕中有人尋求收驚、民俗療法,精神醫療人員亦提供諮詢、醫藥等協助。從強震的搖撼中,我們看見我們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匱乏。基督徒選擇「交託」與「依靠」是相異的一種思考和信仰,相形之下基督徒的社會關懷或社會參與顯得相當重要。人們需要關懷,但是更需要信仰、更需要認識至善的主,但若只是為了引人信主而行出的關懷,有時卻讓人有造就或倍感的壓力。當基督徒的參與是如此重要,而宣揚福音與關懷工作又必需尊重且實質地實踐時,相當多的難題便更需要我們妥善的思考。

在災難之初,大家強烈的憐憫與愛心,驅使義務服務的熱潮不斷上騰,但隨著事件的遠去和淡忘,長遠的關懷才剛開始。基督徒若是只關心自己,那稱不上是基督徒;若只關心自己教會的親朋,那其實是分內的事。不是為了打名聲,或是為了建立教派的威望而謙卑扶持身心飢渴者,乃是主所託付的本分;不是為了與其他慈善團體相比較或學習,而是因主愛的激勵,使基督徒更應捨得,從「捨」的過程中得到主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在災區遇見許多長駐的基督徒團體,相當令人為他們的用心及奉獻而感謝主;如同前面所述,心靈的復健與陪伴需要「智慧」、「時間」及「愛心」,不是短期、一廂情願的付出或急著看見效果的心態。在等待親人屍體挖掘的過程,我們看見有些義工默默地、全天候地握住家屬顫抖的手,體會到他人的「需要」,按他所能接受的方式來「陪伴」是最重要的。

輔導絕不是跑去說一些大道理或安慰的官話,也絕不只是一些課程或一些方案可以做到的,人與人之間真誠、無所圖的關懷,才能真正落實基督無條件的愛。人們先看見受基督感召者的愛,從而感受及接受福音,這樣的實踐是有待我們急起直追的。

裝備與實踐


真正需要關懷的族群在地震前即已存在,例如老年孤苦者、身心殘障者、弱勢族群、貧病、受虐者等;或許地震撼醒我們半睡多時的眼界。我們通常只看見自己、家人及教會內的弟兄姊妹,跨出去、懷抱普遍關懷的習慣並不是我們熟悉的;過於計較投資報酬、或是專注著重於教會內的行政,有時讓我們忘了可付出關懷的實地奉獻。或許該是我們多參與、少評論的時候了;也或許該是我們開始積極裝備自我的時候了。對於助人專業、輔導、社會福利及重要的福音陪談,我們了解的可能尚仍不足,有待開始追求。

在這次的震災中,我發覺教會內幾群有心志付出關懷的青年,積極投入各類民間團體或其他宗教團體的義務服務行列,這種不分你我的實踐是相當值得嘉許的;但也期待教會內能建立關懷資源整合的體系和架構,開始永續性地提供社會關懷或社區參與的服務。

有開始就不會太慢,雖然培訓至上軌道仍有一段遙遠的路程,但能將福音的關懷實踐在最微小、最需要的人群身上,必能讓人得生命且更豐盛,也能讓參與者從中更體察並回饋主恩。

(原[青年團契]2000年01月號)


作者: 路石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