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8期2000年1月)
藝文特區:[青年團契]讓聖經浮現管理的智慧(卷一)談聖經中管理智慧之研究態度與觀點

許恩得

態度決定成果,觀點影響格局。所以在探討聖經中的管理智慧之前,有必要先將研究「聖經管理智慧」的態度與觀點加以說明,以促進讀者學習與研究「聖經管理智慧」之效果;並開闊格局,以避免讀者產生不必要的誤解與疑慮,讓聖經之管理智慧日益明朗。

態度──來自《傳道書》的啟發


大部分的基督徒都知道《傳道書》是聖經中的一卷智慧書,但是對《傳道書》的瞭解恐怕是膚淺而狹窄。所以在此與讀者分享筆者體會《傳道書》的一段經歷,希望大家能重視《傳道書》,進而對聖經之管理智慧有更深入的體會。

筆者讀《傳道書》始於高中時期。之後,每當來到一個新的人生階段,或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再讀一次《傳道書》,藉以對自己的人生加以反省,並檢視自己對人生的體會,或期待從《傳道書》得到解決問題的啟發。此習慣保持了20多年,從未間斷。

筆者對《傳道書》的偏好,來自於它對筆者的實用價值。因為每當筆者猶豫於所面對的人生重大決策,或苦惱於前所未有的大困難時,幾乎都可以從讀《傳道書》的過程中得到啟示與幫助。

讀博士班以後,除了家庭、學業與生活難以調適之外,筆者尚遇到有生以來最多而且最大的考驗與傷害,因此又重讀《傳道書》。結果不但更喜歡上它,甚至到達愛不釋手的地步。因為筆者發現《傳道書》不但可以指導我們解決人生當中所遭遇到的困難,而且稱得上是最佳的管理哲學教科書,其所蘊涵的智慧,實是解決管理問題的精華。

《傳道書》描述世界真相的手法,類似希臘薛西弗斯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神話的大意是說:薛西弗斯受到天譴,必須晝夜不休地鼓足全身之力,將一塊石頭推滾上山頂。到了山巔時,由於巨石的重量,那塊石頭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滑滾到山下,因此,薛西弗斯得再從頭將巨石往山上推起。如此,周而復始,永無止境……

一般人解釋薛西弗斯的遭遇是一種苦刑,就是一種只能無奈地面對「徒勞無功」且「毫無指望」的經歷。這種「徒勞無功」與「毫無指望」的經歷,是世人努力工作與生活過程中的共同感受。即使是在科技進步的今日,讀起薛西弗斯的神話,仍然會有深刻的體會。

當我們和一般人一樣,將人生視為「徒勞無功」與「毫無指望」的過程時,則生命本身就沒有追求的價值。但是我們若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A.Camus,1916-1960)一樣,認為石頭本身就是一個人應負的責任,在奮鬥不懈地推滾自己的石頭上山的過程中,就足以使人心感到充實。雖然別人以為薛西弗斯是受刑罰,是痛苦的,卡繆卻相信薛西弗斯的內心是快樂的。所以生命本身就有追求的價值,人應誠然面對人生,不應該放棄生命。

卡繆面對相同的故事,作不同的詮釋,竟然得到不同的結論。從卡繆的解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人生的命運不是決定於所遭遇的環境,而是決定於我們對環境或遭遇的處世態度與信念。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信念(Belief)、決定態度(Attitude)、態度決定意圖(Force)、意圖決定行為(Performance)、行為決定成果(Outcome)、成果決定滿足感(Satisfaction)。一個人的處世態度與信念,常被其對人生的解釋所影響。

同樣是希臘薛西弗斯的神話,一般人給予人生悲觀的解釋,因而變成人生是痛苦、無奈的態度,導致不珍惜生命的意圖與行為,最後得到對人生不滿足的成果;但卡繆卻給予人生樂觀的解釋,因而對人生採取充實、快樂的的態度,進而珍惜生命的意圖與行為,最後得到滿意人生的成果。

同樣是《傳道書》的釋義,若採取悲觀而消極的解釋,《傳道書》將教導我們對世界抱持「人生是虛空、憂傷、短暫」的態度,因而得到不必積極地經營人生的結論。若採取樂觀而積極的解釋,《傳道書》將教導我們對世界抱持「超越虛空人生、享受喜樂生活、追求永恆生命」的態度,因而得到必須積極地經營人生的結論。

根據對《傳道書》的瞭解,筆者認為積極(Positive)、熱誠(Enthusiastic)、與信心的(Confident)思想,是研究與應用「聖經管理智慧」應有的態度。

一、 積極的態度

《傳道書》說:「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傳道書一8)。

這句話的解讀會因人而異。對相信聖經卻消極的人而言,由於「萬事令人厭煩」,所以萬事都不值得追求;由於「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所以不必說,不必看,不必聽。

但是對相信聖經卻積極的人而言,卻會得到許多寶貴的啟發。

1、到處都可以發現改善的空間

既然「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可見永難滿足是人類的天性,是人們共同的感覺。所以隨著外在環境的不斷改變,人類隨時會產生新的需要。就如人的口、眼、耳一般,永遠無法滿足現況。

即使外在環境的不改變,由於本身對週遭人、事、物的認知會隨時間改變,自然會不斷產生新的需求。當人類對自己的生活現況無法改善時,自然會對自己的現況感到厭煩,或對自己的能力感到困乏。

當我們對自己的現況感到厭煩,或對自己的能力感到困乏時,態度消極的人,往往只會以「知足常樂」來安慰自己或別人。但態度積極的人,除了會以「知足」態度讓自己或別人快樂起來之外,更會以「到處都可以發現改善的空間」之態度來挑戰自己的能力,不斷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追求創新與改善。

當有人的信仰面臨這種厭煩與困乏的窘態時,也可以用「到處都可以發現改善的空間」之積極態度來解決。耶穌將自己比喻為生命的飲食,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六35),就是運用信仰與飲食相通的道理,說明解決信仰的問題就像解決飢渴的問題一樣,要永遠不飢渴,就必須不斷地吃、喝;要避免信仰危機,就必須不斷地親近耶穌。

2、將問題或缺乏視為創新的機會

當我們遇到問題或缺乏的環境時,態度消極的人只會將一切都歸咎於神的旨意,認為神會為我們解決一切困難。但態度積極的人卻不只會接受一切都是出於神的旨意,好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更會「將問題或缺乏視為創新的機會」,告訴自己:神的旨意不只讓我們遇到問題或缺乏的環境,更要我們設法解決一切困難。

有些消極的基督徒無法理解「問題或缺乏就是創新的機會」之道理,所以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常常埋怨神沒有愛他(她),對自己的遭遇自憐自艾。

但態度積極的基督徒在遇到問題時,卻會倚靠神,因為他(她)相信聖經的應許:「神不會讓我們遇到無能力承受之困難。」雖然信徒也會遇到問題或困難,但是愛神的信徒一定可以解決所面對的問題,承擔所遭遇的困難(哥林多前書十13)。

另外,消極的基督徒也無法應用「問題或缺乏就是創新的機會」之道理,所以當問題尚未解決時,常常會埋怨神沒有賜他(她)力量。但態度積極的基督徒在問題尚未解決時,卻會感謝神,因為他(她)知道神帶領信徒的方法:信徒感覺得到力量的時機,是在克服困難之後(彼得前書五10)。

當經過努力而問題仍尚未解決時,他(她)會更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因為神正為其創造增加力量的機會。就如愛迪生所體會的:「困難總是在機會之前」。此與台灣俗語所說「吃苦就是吃補」的道理相同。

3、設法使自己更接近目標

態度積極的基督徒不論遇到任何環境──有利或不利;遇到問題或得到幫助,在其內心都只有一個目標──「設法使自己更接近目標」。 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所說「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及在《路加福音》十九章所說「交銀與十僕」的比喻,與心理學的自我實踐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致:認為容易,則找到使其容易的方法;認為困難,則找到使其困難的理由。顯然,每一個人應對自己目標的達成負責。

所以在研究與應用「聖經管理智慧」的事上,不論是自己或別人的錯誤所造成的問題,都是再給我們練習的機會。不論面對有利或不利的環境,我們都應該抱持永不止息的學習態度,使我們可以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益處(羅馬書八28)。

二、熱誠的態度

《傳道書》說:「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傳道書一9、10)

這句話的解讀也會因人而異。對相信聖經卻沒有熱誠的人而言,由於「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所以犯同樣的錯誤是無可避免的。既然「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所以對任何事不必太熱誠。既然「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所以世事只是不斷地重複,而且從過去可以知道未來。但對相信聖經而且態度熱誠的人而言,卻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寶貴的管理啟發:

1、管理的工作可以學習,管理的能力可以蘊育

由於「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可見管理的工作具有重複性與共通性,一般的人都可以透過學習,做好管理的工作。

由於「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可見任何人只要透過努力,學習正確的方法,一定能在管理工作上有所貢獻。

所以管理的工作可以學習,管理的能力可以蘊育。對人類而言,只要態度熱誠,有堅強的學習意願,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卓越的領導人。

2、熱誠的態度必須持續,才能做好管理的工作

由於「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所以對全人類而言,從事管理工作不是新鮮事,一般人對領導者的努力不會太注意,甚至容易忽略領導者的遠見;對從事管理工作的個人而言,管理工作的重複與共通性,往往會消磨一個人的創意。然而從實務的觀察可以發現,要獲得良好的管理成效,卻必須要有創意。那麼,要如何在從事重複而共通的管理工作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創意呢?就是必須有持續的熱誠(Enthusiasm)!

熱誠有兩個希臘字源:神(theos)及感召(en),即熱誠來自神的感召。從事管理工作應有來自神感召的熱誠。聖經告訴我們:從事管理工作是神的形像之一(創世記一26)。所以當我們從事管理工作時,應該有彰顯神的形像一般的熱誠。

只要有熱誠,就有可能使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務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同桑莫寶特.莫漢(W.Somerset Maugham)所說:「假使你在生命中只要最好的,你通常也會得到最好的。」就像保羅始終保持傳福音的熱誠(哥林多前書九16-18)。只要領導者從事管理工作時,能夠忠於目標,始終如一,敲門敲得夠響、夠久,一定會有人被你喚醒,一定可以吸引人的注意。

反之,如果我們從事管理工作時缺乏熱誠,就無法創新或接受新觀念,也無法忠於目標,做好管理工作,導致最後一事無成。所以俗語說:世界上最嚴重的破產是一個人失去了他的熱誠。

三、 信心的態度

《傳道書》說:「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傳道書一11)這句話的解讀也同樣會因人而異。對沒有信心的人而言,由於「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所以不需太努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不必為長期設想。

但是對有信心的人而言,卻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寶貴的管理啟發:

1、相信教會有管理的需要

由於「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可見遺忘是人類的共通性。既然人類有遺忘性是既成之事實,我們就應該設法找出其減少遺忘的作法。所以教會有管理的需要!

摩西的作法很值得我們模仿。他在離世前,瞭解以色列人也是人,有可能會遺忘神的誡律,所以作歌吩咐百姓要謹守神的誡律(申命記三十二44-47)。

2、相信教會有管理的能力

雖然我們對聖經的瞭解非常膚淺,對管理學的研究更是皮毛,但是這些問題不應該成為我們研究聖經管理智慧的障礙,就像我們不應該因為神的愛超過人所能測度,就不去瞭解神的愛一樣。

我們對神的愛體會有限,所以應該與眾聖徒一同去體會神的愛(以弗所書三18、19);同樣的道理,就是因為我們目前對聖經中的管理智慧仍不很清楚,所以應該集合更多的聖徒一同去學習與研究。

對於信心的重要性,亨利福特曾有一句幽默而發人深省的話:「不論你認為自己做得到或認為自己做不到,你都是對的。」

只要信心夠堅定,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所以不管做任何事,信心最重要。聖經也應許我們:靠著神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四13)。既是「凡事」,當然包括管理。只要我們信心堅定,全力以赴,神一定會幫助我們,不斷提升教會的管理能力。

3、相信教會的管理工作可以做得更好

教會的管理工作要做得更好,就必須願意對過去的錯誤或不健全坦然承認,並予以修正。對管理工作而言,對過去的錯誤或不健全,願意坦然承認並予以修正,也是有信心的表現。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本專欄。現在筆者只是扮演拋磚引玉的角色,希望不久的將來能看到對管理學有更深入研究的弟兄姊妹,一同投入聖經管理智慧的研究,讓聖經之管理智慧日益明朗。所以希望大家在學習「聖經與管理」的過程中,當遇到挫折時,能抱持像愛迪生的信心態度:「我不是失敗10,000次,而是找到10,000種行不通的方法。」只要我們能堅持不斷追求進步的信心與態度,不輕易因犯錯或困難而放棄聖經管理智慧的研究,一定可以一步一步接近「讓聖經浮現管理智慧」之目標。

**    **


在「聖經中的管理智慧」第一課就談《傳道書》,除了因筆者對「聖經中的管理智慧」所抱持的學習態度來自《傳道書》的啟發之外,也為提醒讀者:目前許多基督徒的信仰出現問題,是由於理念與行為無法協調之矛盾,導致逐漸喪失喜樂的特質與知足的能力。筆者認為這些矛盾與誤解與《傳道書》的道理有關。例如:

1、許多基督徒讀了《傳道書》之後,口頭上說「人生虛空」,但是基於實際生活的需要,對於名利、知識、財富、或權力的喜愛與追求,卻與一般世人無異。

2、許多基督徒讀了《傳道書》之後,常常批評別人:「貪愛世界」是不智的行為,但是為了見證神的恩典,卻常常在禱告中祈求神賜給他(她)來自世界的種種好處。

3、許多基督徒讀了《傳道書》之後,強調基督徒應追求未來「永生的福氣」,卻常常在言談中顯耀自己在世上的種種成就。

目前教會許多管理的工作出現問題,也是出於理念與行為無法協調之矛盾,導致教會逐漸喪失神的能力。筆者認為這些矛盾,與誤解「聖經的管理智慧」有關。例如:

1、許多教會的領導人讀了「管理學」之後,口頭上說:「教會不需要管理學」;但是基於組織實際運作的需要,卻一直在從事管理的工作。

2、許多教會的領導人讀了「管理學」之後,常常批評別人:「運用管理學」是重視人意的行為,但是為了見證神的恩典,卻常常在禱告中祈求神讓自己的決策得到人意的認同。

3、許多教會的領導人讀了「管理學」之後,強調教會應追求「神的旨意」;卻忽略追求「神的旨意」正是「聖經的管理智慧」之目標。

(下期待續)

(原[青年團契]2000年01月號)


作者: 許恩得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