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德宏
不只是美好
蘋果樹,有的是悅人眼目的果實,握在掌心飽滿豐厚,吃在嘴裏酸甜自知。曾經,它是日本國主力輸出的農產;曾經,它是國人奉為上等的珍品,自然而然,蘋果在國人的心目中形成了附加價值極高的符碼象徵,不論探病訪友,還是禮尚往來,有了它,似乎面子裏子一次搞定;有了它,嘴角上揚的弧度便不知不覺攀升了許多,然而,值得留心思想的是:蘋果僅僅存在著那些膚淺而浮誇的面向嗎?
西方有一俗諺:「一日一蘋果,疾病遠離我。」純粹以健康的觀點看來,蘋果的助益匪淺,倘若貼近深層剖析,恐怕除了富含鐵質之外,另有讓人驚喜的大發現。當然,從蘋果出發勢必希望從蘋果的各個角度闡述深刻的反思意涵,而饒富哲理的「蘋果樹」於焉誕生!
浮載一世舟
我們都曉得「一粒麥子若未落土仍舊是一粒麥子」,同理可知,未落土的種籽不能期待它將出些什麼好的來著。浮世人生,每個人就是一顆新種籽,落在何種田地似乎無從選擇,端看飛鳥、風兒甚或不經意的手將它帶往何處;怎知人們往往犯了一個大毛病:銜著金湯匙出生就好像是代表平順的一方,苦哈哈地為著五臟六腑往來奔波就注定是陰溝裏翻船,只有認栽的分,其實,有那麼絕對嗎?
我們也明白「沒有泥土哪有花,不見深耕哪得瓜」,想要花兒美瓜兒香,必備的養分一定得充足,這會兒就不免想起所謂的光合作用:陽光、空氣和水缺一不可的理想充要條件,推衍至人間態勢就成了天時、地利與人和這麼一回事兒。無奈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下,機會是矇著的,試試手氣也得有個賠本打算才行,哪天瞎貓碰著死耗子硬給撈上一筆也說不定,不過,這般的想望,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實,有那麼肯定嗎?
我們常唸著「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我們也常嘀咕著「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兩相對照,說穿了是害怕前功盡棄、自斷手腳,到頭來落得個「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之譏。花了大半輩子汲汲營營地就圖它個五湖四海美名揚,當真背負著極大的壓力,怎麼撐過來的,有時全給忘了;有時則是在午夜夢迴、輾轉反側間活活給嚇醒的,還記得那汗是冷的,那手是抖著的,其實,有那麼嚴重嗎?
行到水窮處
《詩篇》上頭記著這麼一段話:「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這樣看來,從古至今似乎沒有任何一位信主之人能夠靠著自己而安身立命、否極泰來,無怪乎在接續的經文中便提到:「求祢照著祢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逢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的確,人生苦短,稍縱即逝,倘若因逢一些不可知甚或料想以外的變數就全然棄械投降,那也未免太輕看造我們的神;難道慈愛的天父真的不能扭轉頹勢、力挽狂瀾,賞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嗎?
舊約時代以色列民受到喪國之痛被擄去巴比倫,當時身處耶路撒冷的先知耶利米,透過書信轉達耶和華真神的話對百姓說:「你們要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吃其中所產的。在那裏生養眾多,不至減少。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
雖是短短的叮嚀,卻帶著無比積極的希望。真神告訴以色列民要為那城求平安,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處於非常時期的以色列民能不醒悟嗎?畢竟,鎮日的抱怨、咆哮、消沉與喪志,四時的運轉並不會驟變,當下的景況並不會好轉,何不挺起胸膛、昂首闊步,認認真真地度過每一個神所預備的日子?
坐看雲起時
回到主題上頭,現在的你,是否已經種下屬於你自己的蘋果樹?
我們都曉得,聖靈所結的果子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這樣豐美的佳果每個人皆欣羨之,也莫不朝著這九樣的善美努力追求。同樣地,悅人眼目的蘋果樹,結實纍纍的酸甜果子,絕對無法一蹴可及、不勞而獲,看來,這兩者間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我們所種下的不就是既讓人賞心悅目又可造就眾人的好果樹嗎?
身為光明之子,作息在紛擾不斷、迷炫不絕的現世,是否會像先前所提及的被擄之民一樣,惶惶終日,糊塗過活,被大環境的敗壞與無助給征服了,就此自艾自憐、浪擲虛度,而忘卻當時真神的耳提面命和所立的約定:「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像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這地」,因為「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是的,也許我們真的不知道,當明天一早醒來世界會成了什麼樣子?也無法預知,下一刻可能遭逢什麼樣的人、事、物?但是,我們卻必須完全相信天上的阿爸父,相信祂為我們所做的美好安排。
為什麼需要這般的篤定呢?理由無它,關鍵就在於那內在信心的程度大小。正如經上記著耶穌對信心所做的比擬:「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耶穌告訴門徒這段話的用意,乃在藉著芥菜種的微小來說明真神所在乎的信心,哪怕是只有一丁點都足以成就神的事工,怕只怕連那最最細小有如芥菜種籽般的信心都蕩然無存!
種下蘋果樹
坦白說,我們常常因著外在的波動而自亂陣腳,我們也往往為了時尚而盲目跟從,似乎無時不刻老想捉住什麼眼見為憑的實體,企圖證明自己是被肯定而且活生生地存在著。就好比天災人禍的出現,心頭就開始悲觀甚至放縱不羈;一波波的哈日風、手機熱、千禧潮就直覺地認定是該死心塌地地加入認同行列,深怕面臨被遺棄的窘境與命運。
「得力在乎平靜安穩」這句經節人人耳熟能詳,但卻好似陌生又遙遠,原因就出在我們的心定不下來,我們的眼耳接收過多的無用資訊,讓許多的憂愁把我們給刺透了,雖然時時瞥見那美好的信息等我們領受,又期待豐盈的果子等我們結實,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但是,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體貼己意、自圓其說的成分居多?然後再一股腦兒將應盡的本分推卸得一乾二淨、滿臉無辜地等待安撫?
「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當真一語道破我們的不堪,對於「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更不得知道」,是故,我們只需牢記「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
當然,這段經文應不能再侷限於做聖工的定位上,舉凡日常生活的種種,經歷過的必留下痕跡,想想,你曾為這所居之地求過平安嗎?你曾欣然接受加諸在你身上的喜怒哀樂嗎?你曾因這尊貴的屬靈身分讓周圍的人感染不同於世間的喜樂和滿足嗎?
你是否曾認真地種下蘋果樹?
(原[青年團契]2000年03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