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70期2000年3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教會中的多元種族性

蔡恆忠

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天父那裏去。」(約十四6)。道路,為人指出方向,也帶人抵達目的地,主的話說明了祂是唯一的路,經由祂,人才能回到天家。就如雅各離開父家以後,在伯特利的夢中所看到的那個「立在地上」,而「頭頂著天」的梯子,做為地上和天上的橋樑,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創二十八12)。這個梯子,使人雖住在地上,卻能上達於天。

主耶穌自己向祂的門徒說:「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一51),主的話,與雅各看到的梯子,有相同的境界:神的使者在主的身上去下來,就像雅各所看見的梯子一樣。主的身體,正是這個通天的梯子,雅各稱這梯子是神的殿,天的門(創二十八17)。

而教會,就是主耶穌的身體,有祂長成的身量(弗四11-13),以祂為頭(弗五23),是與祂成為一體的(弗五31)。這個教會,是神從創世之前即已選立。包括在地上歷史中──被召回的古聖徒,和在今天仍以聖靈在帶領著的我們。到末日,這個得救的真教會要被迎接與主同享永遠的榮耀。

而這教會,主的身體,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信徒,「惟有神能照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並照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祕,堅固你們的心。這奧祕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羅十六25、26)

神的安排,要藉著教會,透過眾先知的書(其實不只舊約先知的書,也包括保羅自己的書信),使不同種族的人,即萬國的民,信服真道。

祂的救恩,是為萬族人預備的!

神在不同世代中的應許和吩咐,都一直表明祂這個本意:祂曾向亞伯拉罕應許;藉著舊約的先知們向世人申明;由主耶穌向門徒們吩咐;並以聖靈啟示使徒──神的救恩,要超越種族的界限。教會在救恩的計劃中,必須拆除種族的藩籬,使任何人在尋求神時,都沒有因教會行政上的疏忽而造成的阻礙。

一.神向亞伯拉罕的應許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3)。

亞伯拉罕蒙神稱義,因為他「相信神」;以同樣的理由,神要憐憫「凡相信的人」(加三9)。

神在萬人中,將亞伯拉罕召出他的本地本族和父家,賜福給他,與他立約,作他和他子孫的神,同時應許:要使「地上萬族」因他得福。亞伯拉罕一生過帳棚的生活,神沒有給他產業,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給他,到他死的時候,除了向赫人買來埋葬妻子和他自己的一塊地,什麼也沒有得到(徒七5)。

但是,神的應許卻沒有落空,因為亞伯拉罕「信神」。神不愧為他的神,因為藉著他的「相信」,他得到在肉眼中一直沒有看到的產業,肉體死(睡)的時候,完全沒有遺憾,因為神確是值得他相信的神(來十一16),也確已為他預備那應許中的一切。

而他得的福氣,是超越地上萬福的:蒙神稱義(加三6-9)。所以世上萬民中,那些以信為本的人,因繼承他的信心,算是他的「以信為本」的後裔,要承受神因他的信心而賞賜給世人的福──同樣的蒙神稱義。

道成肉身的主耶穌,也是這一位神,被釘十字架,流下祂的寶血,使地上萬族中那些相信祂的寶血救恩,受洗除罪,進入得救真教會的人,都承受亞伯拉罕因「信神」所得的福──被稱義。

神在揀選亞伯拉罕的同時,就已表明:得救的教會──所有憑著信心進入的人──是沒有種族限制的。

二.以賽亞先知的預言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祂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祂的路。(賽二2-3)

先知也預言,在末後的日子,神要高舉祂的教會,萬民中凡稱為祂名下的,祂要將他們招聚起來,都歸自己(賽四十三5-7)。

興起,發光!是教會的使命。以賽亞先知又預言:神的靈要賜給教會,也就是悔改信主的人,祂要以祂的話來豐富他們的生命,而當神的榮耀顯現照耀時,萬國要來就祂的光,眾民要從遠方來,一同頌讚事奉神(賽六十1-3)。

神的民要來自世界各個角落。因為同是神的靈選召,所以同領受祂的啟示和帶領,喜愛祂的教導,在祂的見證中受洗,進入同一個有聖靈有真理的教會(弗四)。教會只有一個,而這個教會卻要深入到廣大中國的內陸、歐洲、美洲、澳洲大洋,同時達於南美洲及非洲叢林的深處,雖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卻是真實的兄弟姊妹──同是神的兒女。

三.主耶穌的吩咐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十八19)

「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十六15)

「要在耶路撒冷、猶大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

主耶穌升天以前,一再吩咐門徒:要進入世界,使萬民(ALL NATIONS)明白真理,作祂的門徒,要傳福音給所有受造者(ALL CREATIONS),且福音的見證,要達到地極。

言猶在耳,當彼得看到要他將不潔淨的物宰了吃的三次異象,同時被聖靈差遣,來到非猶太人哥尼流的家時,他根本不知道去這個在他的理解中「與救恩無分」的義大利人家到底能做什麼(徒十2)?在他的理解中,有些人,甚至可說是多數人,是不在救恩的範圍內的。

今天,真教會信徒對主這些吩咐的了解有多少?信徒對不同種族的接納、欣賞和關心有多少?所看到和認識到的「教會規模」到多遠?

台灣的信徒看到的是真教會在台灣的情形,關心的程度多數只到這裏,美國的信徒看到的是真教會在美國的情形,關心的程度大概也就是這些;而印度的信徒,看到的是真教會在印度的情形,對教會的其他肢體有一些想像和期待,見面時,卻除了滿足不了原來的好奇,更增加一些陌生。如何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種族的主內弟兄,是教會往前邁步中的一件重要功課。兄弟之間沒有優越或卑微之別,因為親情,因為在基督裏都成為一(加三28)。

信徒應儘早學習與不同種族的同靈發展主內親情,不管這位同靈是坐在你的身邊與你一同崇拜,或遠在天邊,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的偏遠山村中,他是我的兄弟,是親人。

教會在講道,愛餐和團契生活中,應發展出一種「讓其他族裔,也能融入其中」的意念,隨時有一位外族的信徒加入聚會,應該有一種「在家」的溫暖和輕鬆。信徒也應發展對「素未謀面」的遠方弟兄的一種思念之情,主耶穌所說的「使萬民(ALL NATIONS)作我的門徒」,和保羅的「不再是外人和客旅,是神家裏的人」(弗二19),應深植於教會生活中。

四.保羅的傳道信念

「我們從主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羅一5)

「這福音是傳與普天下萬人(凡受造的)聽的,我保羅也作了這福音的執事。」(西一23)

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九22),這是保羅的傳道信念。「無論如何」包括他願作律法以下的人,為了要得律法以下的人。所以,雖然反對割禮,但他為提摩太行割禮(徒十六3)。他也願作軟弱的人,為了得軟弱的人,之所以如此做,乃為了讓所有不同思想背景的人,都能領受他所傳的福音。

如果要得一個人,以他的立場和角度來看事情,常常以一個不同種族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教會生活,會發現教會生活中往往有一些族裔色彩,且相當濃厚。

這個教會是神為普世萬族人設立的,有多元種族性。教會中的多數族裔應該重視如何減低其族裔色彩;而教會中的少數族裔也應了解,教會中各種不同種族的相互容忍和接納,乃至不分種族的關心和愛,是一種自然漸進的發展、親情的建立,沒有人急得來,只有主耶穌按照祂時候的進度帶領。

重要的是認識真教會所傳真理的絕對性,只要以這絕對的得救真理,作為信仰的方針和重心,必能以較寬闊的胸懷來面對教會生活中的種族差異。

五.回到巴別塔之前

世人共通的口音和語言在建造巴別塔的時候失去。今天,教會要從各種不同種族和語言中尋回和諧及互補,就必須再訪當時神變亂天下人語言的肇因。

當時他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他們的名,因而受到神的制裁。失去共通的語言,是因人要揚名。

以人為本的思想,偏重人的權益,而不願從內心真正敬畏神,順服在神全知的帶領之下。不能以神的權能和憐恤來謙卑自己,使人不僅失去神的喜悅,也失去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就像使徒時代教會發展的初期,部分信徒認為沒有受到教會應有的照顧,認為自己的「權益」沒有被適當的重視,而產生怨言(徒六1)。事實上,當時教會重視的是「努力傳神的道」,並非有意忽視他們,他們所需要的,應該是定睛看主,看主的道到處被傳揚,主的名大受榮耀。

我們蒙召,是因主的憐憫和恩典,而非自己配得,教會中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少數族裔,若能一起謙卑自己,以主的心為心,高舉主的名,如此,就不會事事只想到自己的權益,而時有怨言。

不管怎樣,這個教會在地上萬族中,是唯一「立在地上」,而「頭頂著天」的梯子,是神的殿,天的門。「按著永生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這也正是神在萬古以先所隱藏的奧秘。


作者: 蔡恆忠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