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70期2000年3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寫在法文版《創世記查經》之前(下)

「死亡」本在神創造的萬物之外,因亞當犯罪而進入萬物之內,於是死臨眾人。但全智全能的神在撒但的破壞中,將計就計,藉著死得勝了「死亡」。根據《啟示錄》二十章記載,在今日時空最末後之日,撒但、死亡、陰間都將被神扔到硫磺火湖裏。「死亡」,這是神儘末了所要滅的仇敵(林前十五26),既已被滅,天地也就完成了責任,在神面前退去,接著,新天新地從神那裏由天而降。

由此,我們發現了從《創世記》到《啟示錄》,也就是從天地被造之初到天地被廢之後的一個重大改變:在《創世記》裏,死亡是存在的,人必須時時提防;在《啟示錄》裏,卻是「死亡不再存在」(Death shall be no more),牠已被滅掉(不再是一個存在),扔在火湖當中。

既然神的命令發出(創造),必不徒然返回(廢去),因此,人若問:神為什麼要創造天地?我們的答案將是:為要滅掉死亡!人若問:在創造天地之外,神有沒有更偉大的作為?回答將是:創造天地是神最全智、全能的行動。在創造天地之外,神並不需要有更偉大的作為。因為在這次的行動中,神親自道成了肉身,加入戰鬥!

除了創造的目的之外,另一艱深問題總不被忘記:為什麼神在完美的創造之後,將分別善惡樹放置在伊甸園中間?為什麼要囑咐亞當不可吃,並且警告他吃的日子必定死?如果神不要有這一畫蛇添足的「多餘」,人類豈不就可以免去犯罪的可能,得享永遠平安?是的,倘若全智全能的創造者果真連第一道命令都下得如此彆手彆腳,我們這批靠遵行神命令才得以存活的被造人,對神又能再寄予什麼希望?

要明白這一數千年的懸案,我們必須再回到天地被造的目的。

神創造天地既是為要得勝死亡。要得勝,就必須要有方。「生命」與「死亡」原是兩不相交的實存。因著分別善惡樹被造,兩永不相交的「善」與「惡」於是有了交會點,有了戰場。既然有了交會點,生命要滅掉死亡就成為可能!

事實上,世人以為敗筆的分別善惡樹,實際上,是神最深智慧與奧秘安排,是生命得勝死亡的第一步!至於賜給人(亞當)的第一道命令──「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乃是要人能夠明白唯有遵行神命令,才有可能不被「死亡」吞滅,否則,「吃的日子必定死!」

《創世記》前五章記載創造宇宙、善與惡、生與死的爭戰,以及始祖失敗、死亡介入。從第六章開始,記下出身、性情等各方面都和我們一樣,初期選民信仰、生活、環境與生命歷程。從挪亞到亞伯拉罕、從以撒到雅各、約瑟,在眾多平凡故事中,不約而同訴說「如何在必死生命當中得勝死亡」的故事!

認識神創造的目的,能支撐我們信仰意志;查考對與我們性情一樣的列祖信仰生活,讓我們明白在沒有轟烈神蹟,沒有驚天動地奇事,甚至連救恩啟示也沒有的平凡中,人是如何可能從一理應歸於塵土的蟲(賽四十一14),蛻變成神不平凡的僕人與先知!隨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寄居飄泊的步履,遠離父家,面對欺侮,度過長夜,淪為獄囚,我們逐漸清楚知道,若沒有神,生命所能衿誇的只不過是勞苦嘆息和轉眼成空。

倘能按圖索驥,重回信仰之初,與樸、實、堅、毅的古聖徒,一釘一刨造方舟,目迎譏笑眼神,等待似乎永遠不會下雨的明天;內心暗笑誰也不會相信真會實現的應許(創十七17);在夕陽西沉,黑暗漸深的荒漠裏,枕石而眠;在被賣路途上,放聲大哭;在從未得著的應許地,熱切盼望,我們就能夠……唉!要到哪一天,我們這批後來的聖徒才能明白並接受這樣的道路?才能和古人一樣抬起滿臉風霜,笑迎遙遠的家鄉?滿心歡喜走在風浪之上,享受極重無比的榮耀?

當選民遇到困苦時,神總是提醒他們不要忘記神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約伯。約伯雖然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還是遇見了苦難。在約伯痛苦的陳明中,神並沒有讓祂忠心的僕人知道苦難之所以臨到他,是因為神要藉著他得勝撒但,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榮耀來!

神以長長的四章篇幅(在聖經中,神從來沒有一口氣親自講過這麼多話!),再三問約伯是否知道祂是天地的「創造者」?創造宇宙,養育萬物,掌管萬象?約伯聽罷,閉口不再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雖然仍舊不明白為何遭遇困苦患難,卻甘心接受至高無上者的旨意,勝了撒但要他棄絕神的攻擊。

約伯得勝關鍵在於對神抱持「我不明白,但我接受」的徹底順服,因為他明白,創造天地的主宰在行動中必藏有被造者不能明白的美好旨意。約伯的故事凸顯了《創世記》在選民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我們甚至可以說聖經的第一句話「起初,神創造天地」和最後一句「我必快來」(啟二十二20),囊括了選民全部信仰內容。人若能時刻想起並把握住這兩句話內涵的真理,就能在任何環境下,無怨無尤地接受所不能明白的境遇,專心仰賴,存心順服,滿懷盼望,迎主再來。

因為,知主是創造天地的主宰,定會相信祂必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知主是復活的主,定會存有在這皮肉滅絕之後,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的盼望:我自己要見祂,親眼要看祂!

神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神是活人的神(太二十二32)!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從古時到如今如何成為不死,我們也將和他們一樣永遠不死,只要我們也願意和他們一樣,在極其平凡的顛沛生活中,不去特意等待神奇改變,但以最日常的言行來表明我們是「得勝死亡」的勇士,而不是「受洗、得聖靈、終日知呼求主啊赦免我」的惡懶僕人!阿們。

(全文完)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