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70期2000年3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花蓮之美

曾瀞寬

◎楔子

你認識花蓮嗎?呼吸過這裏的空氣嗎?花蓮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台灣淨土,除了有得天獨厚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外,在這裏更有豐沛的自然景觀,無論是上山下海,總有神奇妙的造物,值得你一探究竟之後,便讓你深深愛上這個地方。花蓮是一個充滿多元文化的地方,無論來自各地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在花蓮就成了一個具有知性及感性的大熔爐。

我們的團契──美崙團契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美崙物語-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前言

美崙團契是一個屬於出外遊子的家!每個個體有著不同的背景、想法……,但因著神的愛串起每個人的心!美崙團契正是一群由外地及本地求學或工作、就業的有志青年組合而成的團體。每個人心心相連,深知箇中甜美,無不互相扶持與造就,分享靈性的成長點滴,在這之中,充分顯出神愛的作為。

我們的歷史──倒帶一下,回想8年前

團契初期是由黃信得大哥和伍忠信大哥及一群來花蓮,工作不忘愛主、服役不忘念主、求學不忘服侍主的青年們,在花蓮美崙地區一間愛的小屋做為聚會地點,因而取名為「美崙團契」。第二屆後聚會地點改至花蓮教會,人數也逐漸增多,迄今已有8年了,這其中有著神的帶領及大家的互相代禱。

我們的現況──你不可不知!

美崙團契的成員是由學生及社青組成,主要由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大漢技術學院、慈濟技術學院、精鐘商專、東華大學、慈濟醫學院等及從事軍、教、護等社青,目前約30人左右。團契裏因為有了學生及社青的熔入,使團契更顯得人才濟濟,充滿了活潑的氣息。每週一晚上是團契的崇拜時間,週五為團契的禱告會,每個契友無不盼望團契時間的到來,因為它不僅是外地學生聚集的核心,更是靈性充電的好場所。

目前團契由於人數眾多,讓我們更加強各組帶領工作的分配。以現階段而言,團契成立了課務、關懷、文書、活動、美工等組。每個組互為肢體,彼此服事及造就,因為我們深知唯有各組相互配合,才能造就團契每一個人。

以課務組來說,因團契契員的異質性頗高,所以在課程安排上除了靈性成長課程外,更加入了生活體驗、信仰分享如學校生活、社會生活、教會生活,亦有時下青年重視的溝通、感情、理財DIY及事工訓練等安排在課程中。

在關懷組方面,也因為團契的人數日漸增多,使我們更加重在關懷的工作。我們團契共成立了四個小家──花師小家、精鐘小家、慈護小家及大漢小家,再加上社青小家。由於這些小家的成立,讓團契的關懷工作更為踏實,更有組織化,也讓契友們深感團契的愛。

在活動組方面,更是策劃了強強滾的活動,無論是迎新、送舊、及每個月的定期活動,不僅增強了契友們的向心力,更讓我們肢體柤互了解造就。

我們的特色  Do you know?

一、契員來自四面八方,有著不同的學校、職業、年紀、種族,所以在多方面的刺激下讓彼此學習更多,體會更多,收穫更多。

二、每週五的禱告會為關心的人、事及自我信仰代禱,並加強靈性上的充電。

三、美崙小詩班有二重唱、四重唱、大合唱。讓愛唱詩的契員榮神益人。

四、團契座右銘:「臉皮一定要厚、做工不落人後、常存侍主的心。」

我們的展望

一、團契運作至今以福音工作為加強的主軸,因此訓練契友推動佈道事工,以期基督的福音能在校園推廣。

二、青年人為明日的希望,期許契員呼朋引伴,到主前更積極參與教會各樣事工,及協助區事工的推動。

◎特輯-契友篇-

我的成長 →南志強

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我成長了。畢業後踏入社會,也開始了另一種生活。很高興畢業後能在花蓮工作,常在花蓮教會聚會,因而更接近了團契,成為團契的一員,而在團契裏學習很多事物。

個性內向的我,對於許多事情都感到害怕而不敢做,也很感謝團契讓我能為主多做聖工。就「領詩」的工作來說,以前我領詩時很害怕、不好意思,都是低著頭看讚美詩,不敢看台下的同靈,整個心都放不開。現在因領詩的次數頻繁,慢慢地走出以前個性內向的我。因為團契的成員,讓我變得開朗了許多,對聖工較主動一些。不只在教會,在外面也是如此,真是受益良多。

我覺得在主裏成長是最好的了,既蒙神的祝福,也得神的喜悅。藉由這次《青年團契》的刊出,介紹我們美崙團契,希望我們的成長能榮神益人,更感謝團契的呵護與幫助。

團契與我 →君琪

細想這幾年的慕道生涯,都是斷斷續續地由神所帶領。每當有人問我:「你是那個教會?你都在哪裏聚會呢?」我的答案始終都是團契,可見我和團契密不可分喔!

自高中時開始慕道,至考上二專,到畢業後回到花蓮。謝謝美崙團契的關懷與跟進,使我在工作之餘,又能參加團契的聚會,也藉由團契活動組策劃的「司馬庫斯神木之旅」時,同靈們的主動照顧與關懷,更讓我感動萬分。美崙團契給我的印象是如此親切與活潑,我就這樣子來參加團契聚會,漸漸地,除安息日,也參與教會的平日聚會。現在的我,除了想了解神的道理之外,慢慢地,更想接觸一些協助事工上的工作。

謝謝美崙團契帶給我的成長,美崙團契是個很不錯的屬靈充電站,期待慕道朋友們的發掘、灌溉哦!

◎輔導大姊的話 →鄭愛玲

哈利路亞,美崙團契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感謝神的帶領,來到花蓮六年了,似乎花蓮的一切,對我來說已是理所當然。而花蓮教會的人事物更是猶如家人一般地親切與自在;花蓮,儼然已是第二故鄉。

我想這就是神的美意。初至花蓮的羞澀與惶恐,進而熟悉與習慣、勝任與自信,一步步走來,皆是神的帶領與團契的照顧。

很難用文字完整表述自己的成長,有些是心態上想法的轉變。但知道是神在我心中做微妙的改變。總覺得自己仍像大一時的無知,看著團契裏的大哥大姊,直覺他們好厲害,自己猶如一粒米般渺小。但曾幾何時,角色變了。不知不覺地,自己竟也要教導學弟妹了,我該教什麼呢?能說什麼呢?恐怕只有經驗及體會。神給大家的功課,其實不多,日常生活、平日的聖工……,這些林林總總,看似平凡;但幾年過後,會發現這就是神的美意!在其中你會體驗到自己的成長。

團契是大家的,唯有大家同心合力付出,團契會給你出乎意料的收穫。

◎輔導老師的話 →悅楨姊

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當了美崙團契近半年的輔導老師,正是這種感覺,於每週一的聚會時間、來自東、西、南、北部的俊男美女們,同聚一堂,在主裏享受主領者所準備的豐盛靈糧。

在《傳道書》四章9-10節,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他起來,這人就有禍了。團契不也就是為此而成立的嗎?希望花蓮教會是你們另一個大家庭,我們互為肢體,互相扶持,彼此服侍,進而廣傳福音,為主發光。

美崙團契值得年輕的你來一探究竟,你必會有意想不到的意外與收穫。

-損中得益-

我向神求力量,以便我能有所成就;
神卻使我軟弱,以便我能謙卑順服。
我向神求健康,以便我能為祂作大事;
神卻使我軟弱,以便我靠祂得剛強。
我向神求財富,以便我心歡喜滿足;
神卻使我貧窮,以便我以智慧行事。
我向神求權位,以便我能得人稱讚;
神卻使我卑微,以便我知主的可靠。
我向神求美物,以便我能享受生命;
神卻賜我生命,以便我能享受萬物。
我未得著我所求的任何一件事;
卻得著我曾盼望的每一件事。
何其渺小的我;默然的禱告竟全蒙應允,
所以說,在萬人中我是最蒙福的那位。
-南北戰爭陣亡軍人-

(原[青年團契]2000年03月號)


作者: 曾瀞寬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