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71期2000年4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在愛中建立自己

陳光照

初生之犢


高中時期,因年輕氣盛,曾與同為宗教教育教員的弟兄,因一點小事而意見不合;並且在教員會議上直接抨擊這位弟兄的不是,正以為自己理直氣壯、站得住腳時,蔡守道長老(時為嘉義教會的執事)在我的聖經裏面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愛是互相包容,不可含怒到日落。」頓時讓我冷靜下來,細細思量自己的舉動,是否反應太激烈了?

大家都是盡心為主做聖工,儘管各人看法不同,各有各的堅持,也不必鬧得臉紅脖子粗,破壞同靈之間的情誼;更何況往後還須繼續合作、同工,尤其是帶領主內小羊,豈可做負面的示範?

蔡長老適時的提醒,是要我學習「以愛化解心中的石頭」為課題,他不採當面的責備,而給予我有自省的空間。在蔡長老眼裏,每位青年都是可造之材,是教會未來的柱石。所以,他平時非常注重年輕人的舉止、品行,安排做聖工要求非常嚴格,不論領詩、翻譯、兒聚教員;非經集訓、磨鍊,不得上台,連衣著、姿態、談吐、表情等小動作,隨時糾正,鉅細靡遺。

當時的年輕同儕對蔡長老真是又欽佩又敬畏,一直到這批青年離開了嘉義母會,在各地教會順理成章,輕而易舉地投入聖工的行列,都有優異的表現時,才發覺蔡長老的用心良苦及提攜後進的愛心,為教會培育許多合用的工人,感謝主!

初擔重任


服完兵役,結婚後,落腳高雄。以30歲不到的年紀,被差派擔任高雄教會的教務負責人,內心惶恐不安。幸遇當時駐牧傳道許東霖長老耐心指導,在教會的服事方面陪伴成長。諸如:訪問信徒、有關崇拜聚會、家庭聚會的安排,教會組織的建立,以及承辦學生靈恩會、少年班特別聚會等聖工。當時雖覺忙碌,內心卻充滿喜樂,也從許長老那兒學到許多待人處事的道理及主持會議的方法,對教會的行政由生疏到熟稔,真是獲益良多。

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遭遇挫折,甚至聽到一些批評的話,有時也會表現得非常軟弱,產生逃避的念頭,還為自己找出心安的藉口:「要做聖工不一定在這裏,別處也一樣可以服事主。」因此積極尋找別縣市的教職,幾已成定局,經內人大力反對才做罷。內人勉勵我:「為做主工吃點苦也是應該的,就當做是一種操練,要有信心靠主勝過!」回想在主裏成長的過程,有來自啟蒙執事的培訓、愛心傳道的帶領、以及同靈的代禱和內人的精神支持,才能度過狂風暴雨期而長大茁壯,深深感受愛心的力量,使我今天在教會中也能盡一點做信徒的本分。

待琢磨的璞玉


年輕人有做事的熱忱,充滿活力、朝氣,但也是一塊未經琢磨的玉石,到處是稜角,沒有經驗,處事衝動,因此往往碰撞得渾身是傷。在教會中也是一樣,因還未完全屬靈,難免參雜一些人或傳統觀念,年輕人面對不如己意的事,往往會有兩極化的反應:一是不平則鳴、一是逃避退縮。

以我為例:抗爭激烈,有失敦厚,不具說服力,反而破壞雙方的感情、阻斷溝通的管道,但傷害已造成。逃避退縮又於事無補,非解決之道。有時我們內心不禁會有疑問:為什麼在屬靈的團體裏面,還是有這麼多難解的事?為什麼要來教會敬拜神,也會遇到令人煩心的事?我最不願意與其同工的人,偏偏又跟我同組?

然而,這正顯出神的慈愛,神要藉此機會把我們身上的任性、驕傲、自私、惱恨等稜角一一除掉,祂把我們安置在最難相處的環境中,讓我們受盡諸般磨煉;為的是要把我們會傷人的稜角磨盡,學習忍耐與謙卑、順服的工夫,才有資格成為神合用的工人。

我們也應尊重教會的倫理與體制,教會的職務人員既是總會所差派,就是神所要用的工人,我們循正常處理方式,向負責人反應,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可行方案,供其參考;雖不是百分之百被採用,但也會被提到職務會做充分討論,如此,已達到建議的目的了。所以,年輕人的處事態度要儘量追求合乎中道。(羅十二3)

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在教會當中要找屬靈的同伴,平時互相勉勵、打氣、一起團契,享受屬靈之樂,同心禱告,為聖工求得上頭的能力;絕不可做獨行俠,太過自信,否則力量太單薄,很容易便被魔鬼所勝。

做工的動機──愛


記得有一晚,領會完,慈愛的天父讓我做了一個異夢:夢見撒旦非常不甘願我能領會,竟拿一張考卷要我做答,前半為是非題,攸關本會得救的教義;但以是而非的題目佔多數,每次被我打「x」時,撒旦便露出非常不甘願的臉色(撒旦的臉未看清楚,但在靈裏有感覺)。後半為選擇題,每題都已出現答案,奇怪的是:這時,眼前不遠的地方出現一群信徒在為我代禱,我勇敢地把出現錯誤的答案一一劃去,改上正確的答案後,撒旦才不甘願地離去。

這時我已冒了一身的冷汗,驚醒過來。回想剛才的夢,我們站在台前領會,所要宣揚的是什麼呢?是表現自己的魅力?賣弄自己的口才?還是灌輸自己的想法,把會眾帶到自己面前?當然都不是,應該宣揚主的愛!保羅說:「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林前十三2)

本會前神學院院長朱榮道長老,語重心長地勉勵剛畢業的神學生:「一篇講章若從頭到尾,沒有提到基督的愛,這篇講章便沒有生命。」

自此,我便尋找一些屬靈的青年同伴,建立禱告網,並成立查經班,大家一起研讀本會出版的《啟示錄研究》,看清現今的時候,不可再貪愛世間;因主的日子近了,逐章研讀,交換心得,對不瞭解的地方不敢強解,靜候神以後的指明。

結果,大家發起熱心、有志一同、認清使命、同心同行,一起帶領慕道者,安慰心靈不平安的肢體,舉行不定期的家庭聚會,大家從做聖工中大得喜樂。如今,這些青年很多擔任各地教會的負責人,有的已被按立為執事,還有其中三對結為連理,繼續攜手同行,奔走天國路。所以,青年對教會要有使命感,立志為主所用,為未來擔任聖工預做準備,不但屬靈的知識要充實,屬世的技能也能幫助我們改進教會的行政事工,學以致用。

結語


主耶穌在受難之前,為愛門徒,設立聖餐禮,表明主我一體,與主聯合;設立洗腳禮,希望門徒彼此饒恕、行為端正,保持全身聖潔。最後賜下一條新的命令,就是要門徒彼此相愛,因為耶穌知道:門徒仍然帶著肉身,還是有軟弱的地方,尤其是要除去自我、謙卑服事更不簡單,以致耶穌在分離前殷殷告誡,要彼此相愛,使眾人因此認出是主的門徒。(約十三)。

耶穌親自留下好的模範:聖餐禮、洗腳禮,是主愛門徒的極致表現,希望門徒因此能承受天國的基業;但門徒仍須留在世上,為傳揚得救的福音跑遍天下,這時就要以愛互相扶持、勸勉,在愛中成長。

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分爭結黨、嫉妒爭訟,顯不出基督的愛;所以保羅不以他們為屬靈,使徒教會初期,凡物公用,不分彼此,同心合意地興旺主的福音,神蹟奇事顯明,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因此,教會愈來愈茁壯,信徒靈性愈來愈成長,個個都成為基督的精兵,不怕威嚇逼迫,反而為主的名受辱而心裏歡喜。(徒五41)

今日的信徒,也已得重生之道,領受重生的洗,但仍須繼續追求的便是「彼此相愛」,距離神國最遠的不是稅吏、罪人,而是文士、法利賽人,他們對神的道理最清楚,可是卻行不出來,這也給我們深以為戒。主末後的審判,根據分羊的比喻,是要對信徒的審判,凡是行愛、和睦如綿羊的,要歸於一群,承受神的國;互踢、分爭、無法行愛如山羊的,要歸於一群,丟在永刑受苦。我們在主面前要謙卑下來,追求和睦的果子,才能使神的教會充滿著愛,「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五9)

我們只不過是主手中的一塊磚,要建立成聖城的城牆,一定要穩固地與上下左右的磚連結合式,彼此相助,漸漸蓋好聖城,成為裝飾整齊的新耶路撒冷。


(原[青年團契]2000年04月號)


作者: 陳光照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