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73期2000年6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電子教會不是夢

郭伯岑

由於網路蓬勃的發展,使得網路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是,究竟網路能做到什麼,對我們教會有什麼幫助,需要小心哪些問題呢?在下面的文章中,將跟大家分享一些這方面的心得。

何謂電子教會


先說說什麼是電子教會吧!簡單來說,就是透過資訊的電子化,節省教會內部溝通的成本,進而增加與加速教會內部的溝通。當然大部分的機制,同時適用於教會內部與外部,這裏將針對內部應用作說明。

電子教會能做什麼呢?其實所能做的,與一般企業的 intranet 差不多,也就是內部溝通與流程的輔助系統。這對教會而言相當類似,由於我們教會分散在各地區,點也相當多,平時各教會的開會與公文往返不少,各種的資源也很分散,常不知道那裏有什麼資源,而電子教會,就希望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電子教會的功能


一、公文電子化、即時化

目前接觸過教會公文的人,多半都會發現幾個問題:

1.每次發公文時,都得再重新確認一次收件人地址,才能發公文。

2.公文發多少人、印多少份、寫多少個信封,若在發信以後才發現錯誤,整個流程可能將重來一次。

3.發信後,難以得知收件者是否已收到公文,且不知是否有人因郵誤而沒收到,完全是單向性的。

4.所有需要互動性的、有時效性的,都無法準確掌握,之後還要用電話確認,確認後還要一一通知結果。當然,通常在這種狀況,公文變成只是「正式」告知,但真正發揮功效的還是「電話」。

5.存檔問題。公文通常都會被留下來,久而久之,就愈留愈多,很難被再利用,也很難被搜尋處理,甚至慢慢散逸。若我們好好存檔,這些都是寶貴的資源,可供需要者再使用。

6.重複性。有時公文的內容很固定,就只有部分的修改;比如日期,但卻每次都得重寫。這些種種的問題,都會在公文電子化、即時化中解決。

公文的電子化與即時化,是將公文的內容存在資料庫中,透過網站編輯公文,由主機自動寄公文給每個收件人,若收件人在收信時,網路有連通的話,還可以在資料庫中記錄,這件公文已經被誰閱讀了。而且,透過電子的傳輸,公文在寄出的一兩分鐘內,就可以被所有人閱讀,若有必要立即回覆的,也是在幾分鐘就可以解決,比起傳統的曠時費日,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二、資源整合共享

由於各地方教會地域上的分散,相當多的資源重複浪費,或是不知道利用,比如說:

第一、人力資源

各個教會應該都有這個問題,就是,我該找什麼人才從事什麼樣的聖工呢?當然,各教會的聚會,領會、領詩、翻譯、司琴、接待,常有固定人選,所以,只有排安排表的那幾位,知道什麼人可以做什麼,什麼時候有空。

不過,大概只有少數教會的人力不虞匱乏,大半的教會還是東拼西湊地安排,若有人臨時有事,就沒有騰挪的空間,經常就是負責人自己上場。此外,社青、高級班、中級班、團契、詩班等等,在外請講員的時候,常常也都不知道有哪些人可以找、有哪些題目可以上,通常都是靠各班的班負責,照著以前的經驗,自己去找人,或是以流傳下來的資料,試著聯絡詢問,很明顯的,在範圍上有相當大的限制,題材方面也會受限於班負責所能想到的。

但是,透過網路系統的建立與分享,就能幫助排課的同靈,看到各種可以排的課程,以及所有課程的相關資料。他還可以自己上課,需要某種課程的時候,也能夠知道誰適合來上,而透過 e-mail 系統,更可以即時連絡上講員,敲定時間。當然,除此之外,上課的大綱與內容的共享,不但方便台灣本身的牧養工作,同時可以方便海外教會同靈,作準備上課或講道之用。

第二、未婚青年資料庫的建立

相信這個是很多未婚青年的期望,而「主內聯婚」是所有弟兄姊妹的期望,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管道、或是足夠的勇氣去認識彼此。未婚青年的資料隨時都有變動,婚介手上的資料卻往往無法是最新的,而每年還是得印一份「當年最新」的舊資料給婚介,而且,還是得透過婚介的手,才能互相介紹,互相了解。

透過未婚青年資料庫的建立,婚介能即刻掌握最新消息,各個弟兄姊妹的最新動態,比如畢業、當兵、退伍、嫁娶狀況,也能一清二楚。

另外,在資料建成以後,也可比照求才網站,用自動配對的機制,主動發信給雙方,而主內未婚的青年,在為婚姻禱告之餘,這也是認識主內異性的途徑之一。雖然主內青年常在被介紹時,說自己不看對方條件、一切憑信心地順服,卻常在面臨更深入的交往時,在意條件,因此把資料攤在陽光下,依各人狀況與信心填上一些條件作為篩選,然後開始由婚介連絡。

有些同靈希望嫁娶在某特定地區,不想跑太遠,因此地區的限制不少,姊妹不想離娘家太遠,也有一些不想一結婚就得換工作!

預設條件,還是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的。

取得聯繫之後呢,也不必立即見面,可以先透過 e-mail 互相了解,也可以在聊天室見面。而在聊天室見面,一方面當然是方便,一方面也免除了陌生的危險,而且不會立即碰上一對一的尷尬,經常一群人同時聊東聊西的,就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之下,互相了解。

當然,沒有這個資料庫,未婚青年和已婚老者,也就是所有的弟兄姊妹,還是隨時可以上聊天室。不過,當有資料庫的時候,就可以針對資料庫發 mail ,可以篩選特定族群,設定特定時間,約齊了一起上來,這樣就大幅增加成功的機會;成功的次數愈多,當然也就更減少了與未信者通婚的機會!

第三、同區活動的排程

相信這也是許多負責人的困擾,教會的活動實在很多:小區、教會、宗教教育系、訪問組、各班、各團契,幾乎每個都有活動,也幾乎每個晚上都有活動,很難避免的,就是活動的撞期。當然,經常就是小的活動要讓大的活動,小的團體要讓大的團體;不過,話雖如此,自己的活動被延後總是不愉快的,而且,常常發生的是,明明都已經安排好了,卻突然就被人押後或取消了,所有的事情都得重新連絡,使人困擾。

而當各區活動排程功能完成,所有的活動,都登錄在網站上頭,所有的人都知道什麼時候有什麼活動,基本上,就不會撞期,不但如此,還可以設定通知的功能,包括活動前的 e-mail 通知與網站上頭活動公佈,都可以自動做到。

第四、免費網路資源的提供

包含免費的信箱、網頁空間,透過這些資源的分享,藉以增加同靈間的互動。這種習慣性的使用,不但是促進人潮的來源,更是活動告知的標準名單。

第五、線上信徒電話查詢

記得幾年前處理地方教會的通訊錄時,一定會加上版本說明,說這是哪一天的版本,因為經常有變動,就算是20餘人的團契,也常三天兩頭更動,所以常常得重印通訊錄。以全省而言,最新的電話簿,總是一印出來就是舊的了,所以,各個訪問組,仍然要自行記錄那些變化,然後,幾個人又有版本的不同,所以,大家必須常常校對電話簿。這些都常浪費時間,當線上信徒資料庫完成,各人的資料隨時可以更新,也可以由訪問組更新,而藉由網站程式,隨時可以出各種的報表,不必再由每個教會自行發展程式;屆時所有的訪問名冊、各班通訊錄都可以自動產出,甚至於與課表結合,自動寄發給教員,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三、各種的互動

現在的教會中,有不少安息日信徒,但是在現今忙碌的社會裏,或許大家都有許許多多理由,逐漸遠離神。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同靈對信仰與生活有各種的疑惑,這時候,聊天室與留言板,就增加了互動的管道,讓同靈有互相關心的地方,有傾吐的對象,甚至解決問題的地方,就好像一個真正團契的功能。

或許有人會說,那還要傳道作什麼,當然,大部分的傳道都十分和藹可親,可是有些同靈還是會怕傳道,有些心事就是要找陌生人才敢說,若有個匿名解決問題的地方,才能有宣洩的管道,不致事情到不可收拾了,才找上傳道。

實際上,不光只是傳道,有時,一些學員的問題,不敢跟教員說,可能怕被責罵,其實有時也是教員無法完全掌握青少年的心,輔導技巧有待加強,比如,一聽到學員與未信者交往,就哇啦哇啦叫,那還怎麼有學員敢被輔導呢?

此外,有時是怕洩密,這點應該也是很多人的痛。教會很多人的確很熱心,不過,關心別人的事情,常常只是為了有個話題與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大概很多人都覺得教會是個大八卦電台,這時候,遇到各種問題的人,敢到教會尋求答案嗎?連跟傳道講的都會洩漏,真不能怪一些青少年,有事情都不找教會解決。

所以,其實多個溝通的管道,透過聊天室與留言板,這些青少年就有機會匿名地獲得答案,這才是疏導的辦法。當然有人會覺得,這樣沒法子掌握那些人的資料,明白點說,就是沒法子把這些人揪出來,我想,這仍然是必要的,愈限制他們,只有愈使他們遠離,唯有接近他們,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上面提到了電子教會的功能,而通常功能愈強大的東西,誤用時的問題愈大。或許有些人把網路視為毒蛇猛獸,但以網路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那也不過是個工具,類似電話的工具,除了通訊,還加上一點答錄機的功能,當然還更方便。但是基本上,就是方便溝通而已。

電子教會的問題


一、藉由電腦互動,是否會減少人際互動?

這個問題,在電話出現的年代,就有人提出來了。其實,用一個問題,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請問,你會為了增加人際互動不打電話嗎?其實大家應該都不會覺得,因為打電話減少了人際互動,反而因為方便,而有了更多的互動。

二、是否會因為方便,產生很多垃圾訊息?

當然會,大家得增加網路的寄信修養,學會自制。再舉電話的例子:一旦申請了電話,難免有朋友打電話來跟你訴苦,那當然不是電話的錯,其實透過網路大致還能做到過濾的功能,而電話就只能選擇不接。

三、是否會變成八卦天地與批評教會的天地呢?

因可匿名,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較逾越尺度的言論出現,例如色情、暴力、無稽的東西,其實這不是無法預防的。聊天室的東西都可以留紀錄,留言板與公告欄的東西,都可以在一有人留言時,把內容自動轉寄給審核的人;而且,也不一定是一個,可以同時傳給很多人,而隨時有不宜的內容時,就可以立即收到,做出處理,不見得有人得全天候地看著,卻一樣可以做到控管。

而當有其他宗教的言論出現時,希望我們能有些雅量去接納,既然所信之道是真真實實的,因此毋須遮掩、懼怕和他人交流,望能藉由雙向交流、溝通,將主所託付我們的道理積極向外傳播。可能有些長輩怕如此會影響青年信仰,不過,就是要經過考驗才能有堅固的信心啊!有機會讓後生晚輩們,看看老人家怎麼應付異言,其實更能堅固信仰。

四、是否會被不成熟的信徒,或是外來的入侵者,對特定的對象與系統騷擾呢?

人潮出現,就難免會有這種情形,愈受歡迎的網站,愈會有人上站來渾水摸魚,如果被侵擾了,教會的系統,從鎖 IP ,到身分認證,都有現成的程式且常有網站管理員看守,因此可降低此機率。

十年以後,網路、電腦科技將可能完全融入生活中,甚至於生化科技所造的生物微機械也出現了,所有的這些東西,都自動、自然隱含在衣服中、牆壁中、以及所有的傢俱之類的東西。之所以提到這些,只是想強調,我們可運用現代科技,讓教會的一些行政事項更便捷化,提升辦事效率來服事主。


(原[青年團契]2000年06月號)


作者: 郭伯岑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