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怡
前言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有人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這些話似乎都顯示出人的個性是很難改變的,但對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該怎麼思考這個問題呢?是不是在受洗歸主之後,神會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個性呢?聖經上記著:「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但為什麼有時候我們仍會感到個性似乎沒有改變?在這篇文章裏,我們想從由心理學的觀點來對個性做一些說明,並試圖瞭解神是如何讓人改變的。
心理學對個性的看法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將人劃分成幾種不同的類型,希望找出一個簡單而經濟的方法來分析個性,因此不斷有骨相學、面相學及現代當紅流行的星座學等等的出現。然而什麼叫做個性呢?
我們可以從「性格」(Personality)一詞的來源了解它,這是由拉丁字persona衍生而來,意指演員所戴的面具,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個性是指外在可見的特徵,那些別人可以看見的部分,這難道就包含了性格的全部嗎?當然不,性格應該還包含許多我們無法直接看見的、或刻意隱藏的部分。
有時候我們也會用個性來描述一種持久的個人特性,因此個性就比較穩定或是可預測的。但有時候我們亦會發現:一個平時表現溫和的朋友,在某些狀況下會變得勃然大怒。所以性格並非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情境而變化。總括來說,「性格」是指一組持久而獨特的個人特性的集合,它可以因應情境的不同而變化。
心理學家對人的性格提出許多不同的理論。例如:弗洛伊德(Freud)認為人是由三個主要成分所組成的,即本我、自我與超我,並以這三個成分的運作和彼此的交互作用來描述一個人;艾立克森(Erikson)的理論則著重在人格的成長歷程,認為人的一生可以清楚地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決定我們是否繼續成長的關鍵性任務。由於每個發表理論的心理學家出生的家庭、成長歷程、時代背景都不同,因此產生的理論也很不同。
但人性是多樣的,單一的理論絕對無法適用於每一個人,也因此才會產生出十多種的性格理論。所以當我們試著利用心理學理論來了解人的時候,要小心不能誇大它所能解釋的範圍,知道它的限制,不要因此將人標籤化,將別人看成是某一種人格型態而不可能改變。但我們仍能藉由這些理論,發現或提醒一些我們容易忽略的部分,並能更進一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和別人。
榮格的心理類型
正如之前所述,心理學的人格理論有十多種,在此僅介紹心理學家榮格(C. G. Jung)所提出的心理類型。榮格認為:雖然人與人之間有相似處,但我們也可以明顯地察覺到自己擁有某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榮格因此將人分為八種「心理類型」。
榮格的類型理論的要點是:人的行為,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多變化的;但實際上每個人的行為反應是有次序性且相當連貫的,這使得我們有脈絡可循。為了找出個人的一致反映型態,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榮格以「個人對外在世界的看法」為中心論點而完成他的理論。
個人對外在世界的看法可能是以直覺的方法,也可以辨識的方法來看這世界;後者較著重具體的事實,而前者可能只看到整體性。而為尋求一事件背後的意義,亦可以內向性、外向性來作分野。內向性風格強的人較注重事情的內在變化,外向性強的人則注重外在環境因素。而在做決定時,個人可能是依理智或依情感來下判斷,前者注重公平、事情結果的圓滿;相反的,若偏向依情感來做決定,則較重視價值及人際情感。
此外,還可依個人處理事情的方法,分為果斷性及熟思性的特質,前者,做任何事均有一定步驟及計劃;後者則較重突發的靈感及彈性的做法(見表一)。
我們所著重的世界 | 外向型(Extrovercy)──著重外在的世界。 | 內向型(Introvercy)──著重內在的世界。 | 我們認識外在世界的方法 | 辨識型(Sensing)──著重實際、具體、事實的看法。 | 直覺型(Intuition)──著重事件的可能性及關係。 | 我們如何下結論、作決定 | 理智型(Thinking)──較客觀、分析、公平。 | 感性型(Feeling)──較主觀、重視價值。 | 我們處理事情的態度 | 決斷型(Judging)──重次序、有計劃的。 | 熟思型(Perceiving)──重突發的及彈性的。 |
由此可看出個人的反應型態是依一定模式而行,且幾乎每個人都有一獨特而可預測的模式,這就是個人的風格。藉著這些不同的風格組合,使每個人有其獨特的反應型態,此不但支配個人外表的行為,也塑造個人特有的經驗。於是因為某一類行為反應,導出了某一類行為反應、結果,而個人對此結果的看法及解釋,又形成了影響行為反應的經驗,如此,算是完成個人命運的循環。
正如每個人有不同的指紋,每個人的人格也不一樣。指紋無所謂好壞,人格也無所謂對錯。由此看來,人格的多樣性,就如同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花草植物一樣;神賜給我們許多相同的部分,使我們可以因此互相瞭解;但祂也賜給我們許多不同的部分,讓我們可以相互欣賞與彼此學習,因此性格是神所賜給我們的獨特禮物。
但常常優點之所在,即弱點所在。舉例來說:內向的人,有一個特質,就是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中,耐心地做事,這是一個優點,但也是他的致命傷所在。因為他要求安靜,不喜歡打擾,因此其人際間的關係必較疏遠,易引起他人的誤解,故優點之所在及弱點所在。所以我們不應該將人格型態當作自己行為的藉口,應該藉此提醒我們成熟地運用另一個較少出現的風格,使自己能兼具兩種風格的優點。
基督的樣式?
有一次向朋友表明自己是基督徒時,朋友直說:「你呦,一點都不像!基督徒講話怎麼會像你這麼快?應該都是慢條斯理的呀!」當時的我羞愧地低下頭,心裏想著:「原來我一點都不像基督徒啊……」然而什麼是基督徒的樣式?基督徒是不是都不會有心情上的起伏?是不是都不會發生人際關係的困擾?
「和耶穌一樣」是否意指:我們都會變成同一個模樣?我想並不是這樣的。神創造我們有著不同的性格,祂想看見的是在各種性格下的我們,都能善用所擁有的來彰顯神的榮耀。聖靈的果子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個性外向的有他表現仁愛的方式,和內向的表現未必會相同,但同樣的是他們都結出了仁愛的果子,這就是基督徒的樣式吧!每個人講話的速度不一,並非緩慢的就比快速的要好得多,而是所說出的內容是否讓聽者感到溫暖有愛心。
曾經聽過一位弟兄說過,他常常問自己:「如果主耶穌在場,祂會怎麼做?」,並用這個想法來思考自己的行為。也曾看過很多基督徒戴著「What Would Jesus Do?」(主耶穌會怎麼做?)的手環,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和耶穌有一樣的行為表現。我想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地去延伸這個想法:「主耶穌會怎麼做」,是不是只有單一的行為反應?
我們做為神的器皿,有些器皿是高高瘦瘦的,有些則是矮矮胖胖的,一樣的水倒入不同的器皿時,水隨著器皿而有了不同的面貌。所以我們在學習耶穌的樣式時,應該同時回到自己樣子上來思考:「神會怎麼使用我們來展現祂的樣式?」。
改變──高峰經驗
在眾多心理學家當中,對人性抱持最樂觀態度的,首推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Maslow);他相信我們有能力去塑造我們的社會與生活,並具有滿足自我需求的能力以及實現自我潛力的能力。假如我們願意去學習的話,我們可以更快樂、更具生產力。
馬斯洛並首創「高峰經驗」的概念,「高峰經驗」是指生命中最美好或奧秘的時刻,類似宗教經驗的感動,自我在其中昇華而整個人覺得非常有力量,這種經驗有助於開啟和展現個人的最佳層面。人們從中察覺出自我存在的價值,並進一步讓自己投入在某種蘊含存在價值的工作或使命當中。
我們在聖經中也可看到與高峰經驗相對應的記載。原本保羅在耶路撒冷逼迫信奉基督的門徒,無論男女只要被他找著的全被綑綁,但在前往大馬色的途中,突然從天上發出光亮四面照著他,他仆倒在地上並聽見有人對他說話:「我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來進城去,你所當作的事必有人告訴你。」我們在之後的經文當中可以發現:保羅有了完全不同於先前逼迫基督的行為,他被聖靈充滿,並在各地宣傳耶穌是神的兒子。
保羅在大馬色的經歷就如同馬斯洛所說的高峰經驗,它讓保羅發現並明瞭他的使命是什麼,讓他的生命朝向一個更具意義的目標。但我們可以發現之前的保羅是「積極地」迫害基督,之後的保羅是「積極地」宣揚基督,保羅並沒有產生180度的個性大轉變,但重要的是在大馬色的高峰經驗中。保羅在其中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了解到以前認為迫害基督是對的,後來才領略到自己該做的是證明基督,神讓保羅的生命更趨向一個完整的狀態。
那高峰經驗是怎麼產生的?是否一定要像保羅歷經如此大的震撼,才叫高峰經驗呢?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回想看看在信仰的路上,曾經感受過聖靈充滿的喜悅,以及心靈平安的時刻,這些都算是高峰經驗。經上也記著說:「你們求,就必賜給你們。」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有神的眷顧,可以藉由禱告與神靈交,讓我們可以清楚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但我們也有義務去認識自己的性格,接納我們的性格,分享性格上的優點,適當運用神賜的恩惠;同時面對性格上的不足之處,但不要因此而自卑,應視弱點為祝福而非咒詛,接納自己才是改變的開始,因為神已經接納了我們、揀選了我們。馬斯洛認為:當我們對自己的存在更有瞭解時,就會更能察覺宇宙的完整性;當我們愈堅強時,愈能察覺到宇宙的雄偉美麗,也就和宇宙更加契合為一。我們和神的關係也是這樣,當我們愈尋求祂時,愈能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就能更堅強,更與神合而為一。
結語
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大樹上的老鷹媽媽在巢內產下幾顆老鷹蛋,同時樹下的母雞媽媽也在窩內產下了雞蛋。有一天老鷹媽媽不小心將一顆老鷹蛋推落至樹下的雞窩裏,但老鷹媽媽沒有發覺到少了一顆蛋;有趣的是母雞媽媽也沒發現多了一顆蛋,而將老鷹蛋和自己的雞蛋一起孵化。漸漸地,小雞和小鷹都孵出來了,而小鷹和小雞們也過著一樣啄地吃小蟲的日子。
有一天母雞帶著小鷹和小雞去草地捉小蟲吃,小鷹突然抬頭看見在天空上翱翔的老鷹,驚奇地問大哥:「那是什麼?」大哥回答說:「笨!這是鳥中之王──老鷹。」小鷹羨慕地說:「真希望我也能像老鷹一樣,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大哥又回答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是雞而不是老鷹,一輩子只能在地上走。但是你不覺得我們每天可以啄地上的小蟲吃也很快樂嗎?」小鷹抬頭看看老鷹,又看看自己,終其一生都生活在地上從沒飛起過。
我想小鷹從來沒有想過它是到底雞還是老鷹的問題,小鷹並沒有試著去了解真正的自己,但在既有的環境中過了它的一輩子,而失去了展現它原本面貌的機會。我們有著和老鷹般的尊貴身分以及飛翔的潛力,只是我們是否和小鷹一樣,迷失在既定的規範裏?失去自我了解與自我察覺的能力,神賜給我們的獨特禮物是什麼呢?你,找到了嗎?
(原[青年團契]2000年07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