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72期2008年9月)
編輯手記:聽說之間

真賢

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向來對很會說話的人是一種稱讚,但是對於內向、木訥的人,要他開口可就不見得容易。也正因這樣,我們往往覺得在人際關係與職場上,嘴巴「厲害」的人很佔上風,反觀,那群沉默是金的人容易吃了悶虧呢!

但是《聖經》卻告訴我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一19)。同時,也一再提醒舌頭最難制伏的事實。很多道理,我們聽多了,就自認為了解了、明白了,但若不放在心上,如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將這事「反復思想」,真的就像照完鏡子,轉身即忘了自己的面貌為何?

工作職場上,我們除了要表明基督徒的身分,活出基督的形象外,也要靈巧如蛇的面對各項試煉,甚至試探。而在與教會同工共事、作聖工時,那層「武裝」的重擔就可以得著釋放,自然顯得輕鬆多了。不過,卻也容易因為「自己人」的親暱,而忽略了職場該有的包容與尊重。

很多人會這麼感嘆:做事容易,但是多了兩撇(人),就很複雜了。既然需要在分工、在合作的事上一起戮力完成,何不學習去面對問題、修正方向,讓過程是愉快的、讓參與的人都得造就。大家互為肢體,總要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5)。

當然,理想與現實總是有段差距,但只看到弟兄眼中的刺,卻忘了自己眼中的樑木,只會徒增抱怨;不願靜下心來改變想法,也因此失去了可以doing better 的機會。人與人相處,能夠達到「我好、你好、大家好」是最崇高的境界,即或不然,也不要用言語傷害人,或在背後論斷、批評。

我們向來強調個人與神這個縱向的關係,認為「信仰是自己的,不要因為人的因素而失落了對神的信心。」但卻鮮少經營橫向的關懷與實際行動,且難免在以弟兄姊妹相稱的這個「保護盾牌」下,疏忽了彼此的感受。當意見相左時,若是對方沒有依照自己的意思,就覺得配合度不高;如果自己吃虧了,也許會將對方貼上沒有愛心的標籤?!

職場中,有的談笑風生、擅於溝通;有的安靜守己、喜於聆聽;當然也不乏喋喋不休、發號施令者,雖然讓工作環境的氛圍更添豐富性,但此時,卻是無聲勝有聲的最佳時刻。如何在聽與說之間,維持和諧、愉悅的平衡關係,「經上說」絕對是最高指導原則。

另一個「聽與說」,便是往來傳舌。我們常常引用「聽說」之詞與人「分享」,若是聊到隱私或是對人造成傷害,無疑在背後捅了人一刀。也許當事人全然不知,但若不小心傳到耳裡,豈不更難以承受?而樂於小道消息的人,是否也曾留意被神記上一筆口舌之罪呢?

世上沒有完全人,我們都是靠著主的眷顧、保守,得以平安喜樂,也靠著《聖經》的話語,幫助我們更接近神所認定合祂心意的人。當放眼大自然,望著宇宙的浩瀚,我們深感造物主的偉大與自己的渺小。是啊,人算什麼,祢竟然顧念他?神願意用寶血將我們從罪中贖回,讓我們成為祂的兒女,而同為兒女的我們,是否願意將您的同工視為真正的弟兄姊妹呢?

「點燈 在職場」,同樣的,我們不要忘了,在教會的事奉上,點一盞令人溫暖的柔和燈光。




作者: 真賢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0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