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85期2009年10月)
靈修小品:歸一


有一個故事──曾經有個記者在家寫稿時,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誌的封底撕碎,對兒子說:你先將這上面的地圖拼好,爸爸就陪你玩。但過了幾分鐘,兒子又來拉他的手說: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記者很生氣:小孩子要玩可以理解,但怎能說謊話?哪有這麼快就拼好的。兒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記者一看,果真如此,不會吧,是神童嗎?於是好奇的問:你怎麼作到的?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反過來拼,只要這個人拼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作事先作人,作人作好了,世界也就是好的。

作(造)人是神的事,如何發揮一個人的功能,是各人的事。人被創造是遵循神的樣式,但在人裡面的思維卻有千萬縷,它營運整個世界面,世界所呈現的,就是人的生態組合,即團體本色。

團結為一體,分工合作、同享成果、同憂解勞,如使徒時代的凡物公用,那是一個高道德行為的境界,是建立在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歡喜、誠實的架構上,因他們相信道(約一1)。只有在道裡面才有構成團體的要件,一個團體所散發出來的果效都深深的影響整個大環境。

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眾聖徒: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腓二2);因為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弗四4-5)。

只有在「唯一」的體制內,才不致分裂,「唯一」的中心點是愛與包容,愛是出自內心源源的寬容,但寬容是要針對事情的經過作檢討修整之後,擇取它的善與美,幫助事件本質的完整性,將它的功能正確地展現出來。

寬容是愛與智慧的結晶,真善美的展延,最能發揮團隊精神的潛能與動力,但一個團隊的結構是包容並非包庇,兩者的結果是完全的不同,一以成事、一以敗事,意義懸殊。

狼是一種讓人不得不佩服,機敏又英挺的動物,全身散發的活力,讓人感覺牠美麗的生機湧現,是難得的一種生態瀟灑。而牠炯炯的雙眼令人視之,會不自覺升起一股膽怯與恐懼,就像看透人整個靈魂般,牠具備了企業家的洞悉力、果斷力。

而狼群的社會結構是愉悅祥和、團隊合作、效率迅速、共同分享,雖然牠們之間彼此的咆哮、撕咬、追逐、打成一片的情形常出現,但真正的打鬥是未曾在自己的族群中出現過,他們愛好和平溝通,勝於暴力戰鬥,牠們將教育、呵護、撫養、協助幼狼成長視為整個族群的任務。

狼群了解自己,牠們為彼此的存在而存在,牠們是為群體而存活的一族,和睦協調,尊重與親愛彼此,牠們息息相關的特性,是人類族群的楷模,現今人類的社會規則逐漸瓦解崩離,但狼群的組織依然穩固如昔,是團隊風範的佼佼者。

狼的智慧與人有別,牠們是不懂自私、諂媚、討好、表現的,生命經驗告訴牠們,純真才是自然界的生態,人類卻將「純真」包裝重組離析自然界,與起初神創造的人迥異,於是整個團體組織失衡。

人類行為的規範須以適應大環境為統籌,凡事順著天理循應,人與事有其相處的規律、路線、方向,如何發生發展,過去、現在、未來,人生難測充滿變數,定律不可更改,規律不可偏離,在變數中,人在必變、所變、不變的律理下,要知變、應變、適變,大環境大法則都在常理下、宇宙中依軌運行,不依軌的是人的善變。

團體生活要融洽和諧本就不易,沒有放低身段,每個人主見都很強,觀感直覺都很犀利,而嚴重誤導判斷力,直覺有時是模糊狀況的盲點,盲點就是弱視,看不清情況,形成多重阻礙、瑕疵、扭曲、破壞,不能尊重行事體系。

而個人的見解未必獨到,肉眼所見、肉耳所聽,都局限在自己的方寸之內,劃地自限,對整個團體組織一再的橫挑鼻子豎挑眼,個人主義、自我中心都太過傾斜了。

盧梭說過: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於你的能力,你就不會痛苦了。人要量力而為,不自量力猶如時針逆轉。神揀選我們,實是不易得來的福氣,然好的開頭不容易,好的結局就更難了,人容易自以為義的替神審判,渾然的不自知就是無知,無知像一顆滾石,不斷的重複毫無意義的事。

人與神的關係及神要如何待人,人有人的人權,神有神的主權,人會不知不覺的脫軌而越權,對事情的裁決因個人意念觀感橫亙,用遊戲規則處理問題,而遠離核心、法則,遠離平衡、支架,正視一件事情的進行是注重過程,而非看重結果,如神愛人是一個過程,但結果是人不一定愛神,因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結果的穩定性。

人本是人,盡本分的去作人,事本是事,無須處心積慮去處事。

團體的決策也不是個人或少數人可以左右或僭越的,它有一定的脈絡可循,人有人的原則,事有事的規則,太沒規則或過於堅持原則,兩者都不可取,大事講原則,小事要靈活,與人相處、與人共事要秉持中正,發揮人道精神,過於固執、偏頗,只會讓自己掉入泥沼中。

新世紀越前趨,人文越墮落,物質越文明,人性越腐化,歷史沒有進步,反是人類越高竿,高到極點便沒有空間,風險就如漲大的氣球般。所謂:天將得厚其福而報之。即得意、舒服或奢靡、罪惡到極點就會出毛病出問題出亂子。

人是可以得意,但人並沒有什麼時候可以得意,因為月圓了就要開始虧蝕,日到中天就要開始西斜,唯有謙卑才能亨通,謙卑不只人喜歡,連神都喜歡,在登山寶訓裡耶穌的第一訓即為虛心,惟謙卑得以進天國(太十八3-4)。謙是禮讓,卑是不高傲,與人和諧。

自己的十指都參差不齊,怎能說別人長短不一?

常常,我們看到別人的軟弱,但卻忘了自己曾經的軟弱,抱著事不關己或落井下石的心態去仇視對方,神對人的憐憫與寬容不曾停止過,而人對人的憐憫與寬容,在過去或現在是否曾有過一絲絲的釋出?

對行淫的婦人,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敢拿石頭丟她,因為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行那事(約八1-9),耶穌用憐憫、慈愛與寬容恩待罪人,因寬容使人豐富、長久、博大,惟寬可以得人。有人說寬容是一把健康的鑰匙,不會陷在他人的錯誤中,而形同懲罰自己,這是拙然不值的。

智慧的神造人兩眼,即對事對人要觀察入微,眼觀四方──多看。

兩手兩腳,是要在今生以外,更努力奔跑天國路──多動。

兩耳,乃不要單聽一面之詞,兩造要對等,耳聽八方──多聽。

前腦與後腦,即要前後多思考、多判斷,更要慎重堅持永生之路──多想。

而獨一張嘴,即說與吃二者要節制,凡事適可而止──少說。

這些器官是組合「人」的外在團體要件,它們一定要裡應外合團結一致,才能構成一個「人」,如果四分五裂,豈是一個完整的人?

神一直以來都「默然」愛著人類,人類也一直以來「漠然」的回應神,而遲遲難以歸一。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0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