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85期2009年10月)
藝文特區:主掌我舵(下)

謝順道

三、神看聖民之死

「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五12)。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說:①罪從亞當一人進入世界,使眾人都有來自亞當的「原罪」(原始罪)。②眾人之所以會死,乃因眾人都有罪;罪進入世界,死也形影相隨似地跟著罪而來。③「眾人都犯了罪」,表示眾人都有犯罪的行為,這就是「本罪」(本身罪);原罪是「因」,本罪是「果」。

④於是死就臨眾人,因為眾人都有原罪,並且有本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約八34);眾人服事「罪」,所應得的工價就是死。結論是,人之所以會死,乃因既有原罪,又有本罪的緣故。

問題是,當我們受洗歸入基督的時候,罪人已經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從水裡起來的是復活的新人,已經脫離了罪,與罪斷絕關係了(羅六3-11)。不但如此,藉著洗禮的功效,我們又被稱義和成聖(林前六11);就是有義人的身分,又有聖徒的身分了(羅八33;林前一2)。既然如此,在基督裡成聖的聖徒為什麼還是會死呢?

答案是,「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詩一一六15)。顯然,聖民之死並不是因為有罪,而是另有不同之意義的。甚麼意義呢?

其一是,盼望的實現。

「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人活著,能與一切活人有聯繫,他就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只要活著,就是強者)。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人一旦死了,他與世上萬事便毫不相干了)。」(傳九4-6)。對一般世人而言,死確實是絕望,一切美夢都幻滅了。

然而,對聖徒來說,死卻不是絕望,而是盼望的實現。聖經告訴我們:①聖徒一旦離世,他的靈魂就要被天使帶去,與主同在樂園裡(路十六22,二十三43)。②基督再臨的時候,一切在基督裡離世的聖徒都必復活,變成榮耀的靈體,被接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與主永遠同在了(林前十五44、50-54;腓三21;帖前四15-17)。

③基督再臨,聖徒被接回天父的家之後,所要承受的是,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永遠存留在天上的基業(約十四1-3;彼前一4)。聖徒因為有這些盼望,所以一生一世都可以歡歡喜喜地活在盼望之中(羅五2下)。這是神所賜給我們的莫大恩典。

如今林長老已經離開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盼望,被接到樂園裡去,與主同在了。保羅說,那裡是「好得無比」的地方(林後十二1-4;腓一23)。其他兩個盼望,則再過一些時日,當基督再臨的時候,就都要實現了。

其二是,生命的永續。

「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傳七2)。在宴樂的家,我們所看見的是,人人喜形於色;所聽見的是,歡樂的笑聲。在那種場合,我們大概不會想到人生的結局吧?然而,在遭喪的家,我們所看見的卻是,人人滿面憂傷;所聽見的是,哀哭的聲音。在那種嚴肅的氣氛,很自然地,我們都會冷靜思考人生的意義、生命的終點,以及靈魂的歸宿等,許多切身的問題。

對一般世人而言,死是生命的終止;人一旦死去,他的生命歷程便畫下句號了。然而,對聖徒來說,死卻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生命的永續。聖經告訴我們:①信主耶穌的人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五24)──一切聖徒都已經離開死亡,進入永恆的生命了。

②主耶穌已經把死廢去,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後一10)──死被廢去,取而代之的是永恆的生命。③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林前十五26)──世界末日,基督再臨,死必被毀滅。那時,死被得勝吞滅的聖言就應驗了。於是我們就可以對死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林前十五54-55),被毀滅了(林前十五56-57)。

在一般世人看來,林長老的生命已經結束了。但在神看來,林長老活在基督裡的生命卻是永遠延續的。

其三是,平安、喜樂。

在一般世人的感覺上,死是令人恐懼的。他們之所以會怕死,乃因:①不知道死後,他們的靈魂將往哪裡去?對他們來說,死人的世界是完全陌生的。②死是超越經驗的,因為人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誰也不能預先體會死的滋味。③死是無法找人代替的,因為死是屬於個人的;正如聖經所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來九27)。

死不但令一般世人恐懼,而且也是叫他們悲哀的。他們之所以會覺得悲哀,乃因:①死人與活人將永遠被隔離,因為人一旦死去,他便不可能再與他的家人相聚了。②他日夜拼命賺錢,省吃儉用所積蓄的財富,分文也不能帶走;他將空手離開這個世界,正如他赤身出於母胎一般(傳五15)。

然而,對聖徒來說,死卻不是令人恐懼,而是令人心靈平安的。因為他知道:①他活著的時候,靈魂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一旦離世,靈魂離開身體,便與主同住(林後五6、8)。②他的靈魂被帶去與主同住的地方就是樂園,好得無比的福地(路十六22,二十三43;林後十二1-4;腓一23)。

對聖徒來說,死也不是叫人悲哀,而是叫人滿心喜樂的。因為他知道:①他與他的家人離別,只是短暫的時日,很快就會成為過去;等到基督再臨,他們全家就要在天父的家團圓,永遠不再分離了(約十四1-3)。②他似乎將要空手離開這個世界,與一般世人的結局毫無差別;其實,他卻是賺取了比全世界的財寶更寶貴的福分,將要豐豐富富地被帶到天國去的(太十六26;彼前一3-4)。

神的聖言是林長老建立正確的生死觀之依據,也是他心中無限的力量。正確的生死觀,不但使他活得很有意義,而且死得極其安然。心中無限的力量,則使他面對死亡的威脅之時,只有平安,沒有恐懼;只有喜樂,沒有悲哀。主給予林長老的恩典,多麼豐盛!

林長老已經離開我們,息了他在世的一切勞苦,被接到樂園去了(啟十四13;路二十三43),那裡是好得無比的地方。他七十多年來的盼望,已經變成事實了。現在他與我們暫時告別,不久基督再臨,我們就要被接到天父的家去,再與他相聚了。

感謝主的憐憫和保守,幫助林長老勝過一切考驗,使他得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成為在基督裡有分的聖徒(來三14)。在神眼中看來,他的死確實是極為寶貴(詩一一六15),足以令我們大得欣慰,由衷讚美主的。

四、意義深長的追思禮拜

獻身五十多年來,我參加主內同靈的追思禮拜之次數,至少也有三十次吧?而那些追思禮拜的模式,看來已經定型,成為我們的傳統儀式了。惟獨這一次在台北教會的大會堂所舉行林長老的追思禮拜,與眾不同;可以說是,意義深長,令我頗受感動的追思禮拜。

茲將其特色簡述如下:

其一是,有主題。

本會傳統上的追思禮拜之儀式,除了「某人追思禮拜」幾個字之外,都沒有標明主題。但林從道長老的追思禮拜卻有主題,就是「主掌我舵」。

林長老曾經擔任過船長的職務,有一段日子過著航海的生活。就船和船上的人而言,他是舵手,掌握著船和人之安危的。但回顧林長老的一生,他曾有幾次走過死蔭之幽谷的經歷;蒙神賜給他一位賢慧的妻子,與他同心建設基督化的家庭;有神同在,使他的教育事業順利,信仰生活完美。這些事實,在在都在說明:耶穌基督是他生命中的舵手,掌握著他明天該走之航線的。

其二是,有封面和封底。

既往我所看過的「追思禮拜儀節表」,幾乎都沒有設計封面,也沒有封底。但林長老的「追思禮拜儀節表」,卻有用心設計的封面,並有對人生有啟發性的封底。

封面上有一艘帆船,船下是海洋。這艘帆船象徵林長老,主耶穌是他生命中的舵手;船下的海洋象徵林長老的生涯,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濤駭浪;這艘船的航線是「主的道」,目的地是「永生神的國度」。

這艘帆船也可以象徵在座的諸位貴賓,海洋則象徵諸位貴賓的生涯。請問:誰是您生命中的舵手?風大浪高時,您要如何化險為夷?您的航線是甚麼?您的目的地──人生的終點站在哪裡?茫茫大海,何處是岸?

封底的圖案是一個船舵,而舵手當然是主耶穌。船舵上寫著幾句經文:靠主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惟有不住地禱告,數算主恩,才能凡事謝恩;惟有凡事謝恩,才能常常喜樂(帖前五16-18)。而禱告、謝恩和喜樂,之所以能緊密地聯繫,乃因主掌我舵。這就是林長老終身的生活寫照,多麼寶貴!

其三是,沒有勸慰詞。

幾十年來,台灣各地教會所舉行的追思禮拜之儀節表,都有教會勸慰詞。如果故人是聖職人員,則還要加上總會勸慰詞,因為他是屬於總會的工人。

然而,林長老的追思禮拜之儀節表上卻沒有總會勸慰詞,連他所屬教會的勸慰詞都沒有。據說,這是林長老家屬的主意。個人認為這是明智的抉擇,意義非常深長,可以肯定,這是這次追思禮拜最大的特色。

第一、林長老的綽號是「喜樂長老」,無論處身於順境或逆境,他都是永遠不變的喜樂長老。他那滿心喜樂的笑聲,他的家屬時常可以聽到。因此,如果在他的「追思禮拜儀節表」上有勸慰詞,豈不是極不相稱嗎?

第二、林長老在病中雖然行動不方便,但心靈上卻如鷹展翅上騰,逍遙自在(賽四十31)。他日夜只有感謝和讚美,沒有怨言和哀嘆。因為他知道,「萬事都有神的美意」,為要「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那些「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這些事實,林長老的家屬都非常清楚。既然如此,我們對林長老的家屬要勸慰甚麼呢?

第三、「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四7-8)。這是林長老堪與使徒保羅齊唱的凱歌。現在林長老已經完成神的託付,榮歸天國去了。這時候林長老的家屬只須感謝,何須勸慰?

2009年4月15日晚上,林長老如常做了運動才睡覺。16日清晨,在睡夢中安然去世,享年91歲。臨終,沒有痛苦,沒有掙扎,這是主極大的恩典。感謝主!

我們眾同靈所敬愛的林從道長老,我們都非常懷念您;您在信仰上所留下來的榜樣,我們將銘刻於心。

願頌讚歸於天上至尊至榮的獨一真神,平安歸於在座的諸位貴賓,以及來自各地教會的同靈。哈利路亞,阿們!


作者: 謝順道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0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