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92期2010年5月)
藝文特區:給不懂事的小孩一封信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Rain

對媽媽的態度要改變!

不要一直拿她的「錯誤」傷害她。當初她嫁給未信者(妳爸爸),若不是因為愛,何必嫁給他?(神會尊重人的選擇)

婚姻的路本來就不好走,妳們的媽媽因為愛妳爸,所以她必須承擔「嫁未信者所面臨的問題」,因此,她的婚姻路相對地比「未信者嫁娶未信者」或「主內嫁娶主內」還要痛苦、難走。

雖然有的人嫁進基督徒家庭,或是嫁給主內的弟兄,可是卻被傷害、逼迫,但這並非嫁主內也不好,而是要看所嫁的家庭是否屬靈?(整個家庭當熱心為主作工)。然而,嫁給未信者的婚姻路,是真的很難走。

我在新婚時常說「我不後悔結婚」,如今走過十多年的婚姻路,卻不得不說:「婚姻的路真的很難走。」好多次我都想放棄,是妳們的媽媽一直鼓勵我,一直為我的婚姻代禱。

妳們的媽媽嫁未信者的痛苦,並不是我們能了解的(沒經歷過,是無法體會的,再者妳們又未婚,更無法體會在婚姻裡需承受的壓力與痛苦)。

但嫁給未信者,一定要面對的問題,可以確知的是「得不到神的賜福」,這對她來說是痛苦的。身為基督徒,重要的就是得神賜福,因此當妳媽決定放棄得神賜福的機會嫁給妳爸時,可想而知她是多麼的愛妳爸。可是如此的深愛,卻得到妳爸如此的對待,甚至在婚姻上背叛了她,換來如此傷痕累累的婚姻,這叫她不難過嗎?

決定生下妳們(並且我們也不能拿掉小孩,因為這如同殺人),應該是她的一種自我安慰,因為妳們是妳媽跟妳爸愛的結晶,愛的印證,縱然面臨婚姻被背叛,她卻因妳們,有了勇氣去面對妳爸的背叛。生下妳們,這不是對妳爸的另一種愛嗎?

曾幾何時為媽媽想過:嫁給未信者又面臨背叛,她是什麼樣的心情?什麼原因讓她克服的?什麼原因讓她有繼續走婚姻路的勇氣?什麼原因讓她接受所有的痛與苦?人家都說「女兒貼心」,想想妳們哪裡貼心?

她面臨的是我們無法體會的痛,她曾流下多少心酸的淚水?在她經歷這些之後,她仍舊拖著疲憊的身心,更是含辛茹苦的扶養妳們長大。沒有她的痛苦與付出,哪來今日的妳們?

妳們又何時打從內心想過,媽媽如此地為妳們付出,而「妳們能為媽媽做什麼」?「媽媽需要的又是什麼」?她需要的是安慰。這安慰是妳們為人女兒的能做的,也是該安慰媽媽的,但妳們做到了嗎?

不要一直用言語,傷害一個無時無刻為妳們無怨無悔付出的媽媽。雖然她在婚姻路上走錯了路,給妳們留下不好的榜樣,可是她對妳們的付出是無話可說的。

她走過人生的低潮期,選擇獨自一個人面對,獨自一個人流淚,獨自一個人承擔起所有的痛,這又是為了什麼?難道這不是「偉大又無私的愛」嗎?想想妳們三姊妹,到底給了媽媽什麼樣的回報與愛?答案是:沒有。給媽媽的反而是「另一種傷痛」。這傷痛對她來說,簡直是重重一擊。而這一擊到底有多深?有多大?沒人知道,只有這個偉大的媽媽才知道。

面對她自己的婚姻,又面對妳們的不懂事,她卻只能「流淚為妳們禱告」。只希望妳們能在神的愛中,平安長大。不要踏上她痛苦的婚姻路──嫁給未信者,媽媽這樣的付出與苦心,妳們真的沒看見嗎?真的忍心一而再再而三的刺痛她撫不平的傷口嗎?孩子啊!何時才能懂事?

一個人要扶養一個小孩是不容易的,更何況她的重擔是整個家庭,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媽媽,甚至也面臨老闆的逼迫導致無業。妳們何時才能不再用言語傷害她?何時才能體會她的重擔?何時願意為她分攤呢?孩子們,為妳們自己禱告吧!

求神幫助,讓妳們能夠體諒媽媽是如何的一個人獨自扶養妳們成長的心酸。但願妳們早日懂事,對一個獨自挑起重擔的人而言,她的欣慰是什麼?無非是孩子們的貼心、體諒、安慰、鼓勵。

其實單親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妳們不懂事的心,不懂得珍惜媽媽無怨無悔的愛,更不懂得安慰媽媽,在她一個人如此痛苦的經歷人生的寒冬之後。

當媽媽面對妳們的傷害,卻選擇包容妳們、為妳們禱告。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妳們都是她的心肝寶貝,更是她身上的一塊肉。這是何等大的愛啊!

或許是媽媽較嚴厲(責備、打罵)的教育,使妳們無法接受,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妳們是否也該「檢討」,自己是否也有使媽媽傷心呢?自己是否也有不聽話之處呢?自己是否為媽媽的軟弱禱告呢?

孩子們!不要一直認為是媽媽走錯路,不要一直看不見她的辛酸與痛苦,不要將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孩子啊,千萬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和擁有。

寫這封信的目的,乃是想提醒每個成長中的孩子,都能看重親情;更是提醒單親家庭的孩子,能夠存感恩的心,感謝那為你(妳)無怨無悔付出的父親或母親。一個人帶著孩子的心酸,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他們需要有勇氣、力量、鼓勵、安慰,才能面對所有的重擔,而這些都來自於你們這些當兒女的,是否願意支持他們。加油了!孩子們。


作者: Rain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1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