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3年2月)
生與死

生與死

鄭長老

何謂生?是一種原素的集合,神賦與這集合體一種能力,就是生。當人生時,為父母者,喜形于聲,親戚朋友,皆慶賀之,對這新生命咸抱著極大的希望,都期待「他」「她」,養育長大後能飛黃騰達,好像直線式的往前直奔,前進無限!

何謂死?是原素集合體自然衰老,或突受破壞,生機停止活動,這叫做死。當人死時,為其親者莫不悲哀,為其妻子者,更是憂傷痛哭;未有視死以為樂!人人對死都抱畏懼,不情願;無論是多麼貧窮,亦不輕易以死了之;常常挨到最後的一刻,不得不瞑目而去!

既知生是一種原素的集合,神給生命,我們漸漸有生的知覺。我們生後,不是直線式勇往直前,日進千里,乃是在圓周上環繞賽跑著;好像有起點,也有終點。然仔細一想,在圓周賽跑的,儘可拼命奔馳;而並不是在呱呱墜地時為出發的第一步,當筋疲力盡,壽終正寢,或死于非命,亦不是終止的極點!(探本溯源,其生蓋可知,其死亦可測。)

生實在是宇宙中極大的奧祕,誰能洞澈生呢?死實是生命過程之一幕大悲劇,誰能長生不死,免嘗死的滋味呢?

凡在圓周上賽跑的,要順軌馳驟,不能逸出軌外,必須順軌前進,然後可獲平安。在軌道上賽跑的,又都是自由用力,不受任何拘束。貧弱者勤奮,可成富強。富強者若奢侈無度,任性揮攉,必致貧苦。善養生者守軌則身體健康,好饕餐者多生疾病;在限度內守法者有自由,在道軌上持生活者獲祝福,生死禍福可自擇焉。

生似極為可寶者,然當生的過程中,若毫無表現它價值,徒享衣物之美,甘旨之奉,有何益耶?

死固可畏,卻亦不在肉體的死為悲觀,而在靈命之桎梏,超向世界為可嘆,如是則其生猶死矣。儅能對世界而自視為死,像保羅所說,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心不為物役,則肉體死,而靈命滋長,無死之憂慮矣。

生的開始,由原素的凝結,靈命入之,其生之始,亦即死之潛伏;再經歷一段過程,解體歸原,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傳十二7),故死非最後的極限。古人說:生不可知,死亦不可測,大化皆循環,存沒惟其通,頗可吟昧。(此乃用肉眼,未易窺究生死。)又謂:「生,神勞我以形;死,神逸我  以體,生死同一輪,現隱觀感,更堪供思索。(此乃屬靈眼光,可窺悉內蘊。)

我們基督徒,視生為可寶,乃要彰神的榮耀,發揮主期待我們所要做的大事工,就是贊天地之化育。

對死不哀矜,乃以死是一種歷程,肉體出于塵上,都歸於塵土,惟靈往上昇。(傳三20),也就是獲得永生進入神國。

故我們生時,不可像行屍走肉,要盡本份,做正正堂堂的事。我們死時能安然去世,免入地獄,受不滅之火所煎熬,受不死之蟲所啃咬,所謂樂天知命,視死為歸者,惟基督徒有之。

主說: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當致意於屬靈的進取。或生或死,均有主的美意,最要緊的,我們當能善其生,勿空佔地土,為主所悅納,自亦可以善其死,休息勞頓,歸回更美的家鄉,可不思哉?

 

 

 

謙虛

周言安

厭世哲學家叔本華的狂傲是世人有目共見的,他在柏林大學當講師時的第一次演講開場白如下:「康德以後不久就產生一些詭辯家,以野蠻玄虛的言語削弱了時代思想的力量,他們嚇走了哲學,使人們喪失了研究哲學的興趣。現在,一位復仇者出現了,他有著更強大的力量,他耍將一切哲學的聲譽挽救過來。」從這句話看來,他之所以稱為無神論者,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有多少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及一般人們,都和叔本華一樣,在自我賦予的評價及萬眾的彩聲中迷亂一生,始終未曾發現神在基督裡所賜我們豐滿的生命,這是非常可惜的。

聖經告訴我們要謙虛。謙虛是一種不嫉憤含怒的平和心裡狀態,形於外就使人有溫馴儒雅的風度,此外,謙虛也是一種藝術。

謙虛不是專在口頭上使用譏刺嘲諷,含有一種化不開的自貶意味的言詞。人不可不謙虛,但要順其自然的流露,不過分亦不宜疏之於微。因此,謙虛的話語亦是藝術的。

一個有學養的人的謙虛使人如沐春風,他的神情意態,舉止談吐蘊含著無比的溫切。他見識雖高會適時曲教於你,即令你膚淺幼稚亦不輕忽你。這樣的謙虛和只在口頭上使用誇大謙詞的人,相去何止十萬八千里。

主內弟兄姊妹彼此如能擺得下「尊容」,對那些羞怯,疏遠的同靈,以溫柔、和藹的招呼問候,亦是謙虛了。謙虛的人會細心體會他的同伴,如果他知道情感能使這個團契更堅固、美滿,他將曲就自己仔細栽培友誼的幼苗,不放過一個可以彼此砥礪有希望建立良好友誼的人。

謙虛有向內審問的消極性和向外學習的積極性,這美德加在智慧人身上之有如寶石鑲在金冠上,益形光彩。因此,觀念不正確的人不配談它,太重視自已的人亦不配談它,容易看輕別人的不配談它,格外低貶自已的人亦不配談它。

如果人人都謙虛,相信這個世界將會更安靜美好些,而無神論者也將大大減少了。



作者: 鄭長老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02/01/197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