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4年7月)
生與死

生與死

昇華

生是人生的起點與過程,死是人生的終點,生與死是人生必經之路,子貢問政,子曰:「凡人自古皆有死……。」所以雖人人有貪生怕死的天性,但貪生的未必得生,怕死的不能不死,如秦始皇很怕死,遣士浮海求長生草,結果如何?所以死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儘管生與死是人所不能改變的,但信主的基督徒却能改變對生與死的觀念。

△基督藉死敗壞掌死權的魔鬼(來二14、15)。信徒既有道成肉身的基督做代死的救贖,就當不畏懼死,甚至向死誇勝(林前十五55)。

△藉死得生(約十二24、25)。人若不準備好「死」的話,就不配得生,因不速之客──死亡──是不請自來的,雖然人們不歡迎它、拒抗它,但它總是會悄悄來臨而叫人無法違抗。既然死是必來的事實,那麼就不必消極躲避,相反地,應積極正視這問題,來接受「死的真理,認定死才是生的門徑。」如「枯木逢春猶再吐芽長葉」──植物學的奇跡;「孑孓成蚊」「毛蟲變蝶」──動物學的奇跡「它們都經過「變」──死亡的過程,人體亦有新陳代謝,若舊細胞不死,新細胞不生,我們若不將肉體的情慾釘死在十字架,就不能有屬靈的生命,又耶穌若不經過十字架上的死,怎能復活並叫我們因祂得生,所以死也可繁衍出更多的生(約十二24)。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肉體生命的就要保守靈性的生命到永生(約十二25)。恨惡暫時的生命以保全永遠的生命,又當顧念那看不見的事,那才是永遠的(林後四18)。

△為主而活(羅十四7、8)。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價值各異,不可為自己而活,不可為朋友而活,朋友原應以義氣相投,怎料又是負恩忘義,爾虞我詐,再嘆「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不可為愛人而活,負心的人大有人在,再嘆「紅顏未老情先斷,愛河原來是恨海。」不可為瑪門而活,如猶大賣主而自己又上吊,人也自;唯有為主而活的人方能蒙主紀念,如獻珍貴哪香膏的馬利亞蒙主稱讚,又活為聖工,死殉主道的保羅,得名終垂不朽。基督徒若能為主而活,生得其所,則雖死猶生,如此的生與死方對他有益(腓一21)。

△「我寧願有耶穌勝過世上的君王,我寧願有耶穌不要良田美產,我寧願有耶穌不要世間的愛情……。」

亞歷山大帝廿多歲稱帝,人們非常羨慕他,但他在卅多歲死時,棺材兩邊挖兩個洞,他的手伸出棺材外面,張開手掌,讓人們看看他的雙手空空如也;足見世人無論貴賤貧富,唯有信主耶穌者在世有平安,將來得永生。田地早晚要易主,何必貪戀;天地萬物都要改變,父母兄姊有時要離開,何況世間的愛情。

主!生為我大喜訊,死為我代罪恙羊,復活使我自稱義,升天為我中保,預備天家所在,還要再來接我到天鄉享永樂,祂的一生無非盡是為著我們,而我們怎能不為祂而生,不為祂忠心至死呢!

生死有耶穌我們覺得滿足

生死為耶穌我們更覺得榮耀

與主同生死是當基督徒的真意義

為主而生死是基督徒的真見證



作者: 昇華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07/01/197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