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與捨
陳勝全
人於生活中,脫離不了與人之交往,既有交往,則必週旋於取、捨之間。
自幼至青年,皆由「全取」至「多取少捨」,青年至成年則應轉「多取少捨」為「少取多捨」,此為成長必經之徑,往昔取自父母、兄姊、朋友,今當有報於他們,即或無取,亦當捨之。然而並非人人如是,肉體雖長,卻仍滯於「少捨多取」之狀,此人不得算為成人,明「多捨少取」甚或「多捨不取」之道,雖年幼,則謂之老成。
往日視「多取少捨」為本分,父母、兄姐、友人亦不吝給與,今不當再以此為求,否則必覺父母之愛缺、兄姐之情薄、朋友之誼淡,整日憂心忡忡。
主內靈交亦如是,不有人深覺主內兄姐不得為知己,屬靈感情遠淡於世俗之友誼?乃因只求取而不願捨,視取為本分,久之,世俗之友亦難免遠疏,若以捨為本,縱一無所得,亦能坦蕩蕩,即或以取為本而取之豐沛,亦常有戚戚之感,乃貪心所致之果。
多捨少取似是虧,主必彌補之,此乃施比受有福之道,若多取少捨,非但不得滿足貪慾之心,亦無蒙主恩澤之憑,是故,勉諸君明視而遵行,亦為己之勉,必可享受靈裏之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