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6年11月)
青年心聲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青年心聲

徵稿

這是一本你的雜誌,你可以隨時把你的看法寫下來。你寫的事情、問題或感觸,相信也會是大家樂意談的。請從身邊的瑣事寫起,多寫實例,再引伸為哲理。有多少內容就寫多少字,要簡潔真實。歡迎踴躍投稿!

為主奉獻

謝恩(永和)

回顧三年前,長執傳道常勉勵信徒為教會重建而奉獻。我深覺自己虧欠神恩太多,遂立志藉此良機報答主恩。那時雖在上班,但並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奉獻,便於禱告時向主祈求:「求主賜我有機會另外兼個差,所得必全然獻為建堂基金」。過不久,公司的某股東自動找我,說:他好朋友之親戚開一瓦斯店要找位會計記帳,看我挺合適的。當時又憂又喜,憂的是未曾記過瓦斯店的帳,恐怕不能勝任;喜的是主聽了我的祈求。見面談話之後,深覺自己信心不夠,因主曾說:「我的恩典夠你用」。感謝神引領順利接了這個額外的工作。

「林後九7」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因此我們每個人,當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未到之先,紀念主恩,奉獻所有。

雪中送炭

若谷(永和)

「煤炭漲價了。」

這是最近能源問題所引起的危機乎?

不!這是末世教會必然的跡象,但……

常聽一些老信徒說:初代真教會信徒如何地熱心,如何地有愛心,如何地有信心,但一談到現代,你會發覺他們沉默了,沉默得令人可怕,說是對我們這一代無言的抗議吧?

當你走進會堂,落入眼簾的是一幕淒涼聚會的景象;老的對老的,少的對少的,各人只找心悅的對象談心,表面看似熱鬧,其實大多數人在背後都心事重重的。對於聚會末禱告前所宣佈代禱的,有多少人去關心?有多少人去真正幫助他?「我家有事」 「我好忙」,似乎是最好的藉口,是不?或是「傳道、長執去就夠了,我不必去。」 「唉呀!那個人我又不認識。」也是堂堂正正的托詞。對那些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慕道者」抑或「外地的同靈」也懶得去打個招呼,甚至一個「微笑的煤炭」也懶得施予,板著臉、低看頭、匆匆地離開會堂,或許是他認為最好的「行道」之道了。

「煤炭是真的漲價了」,從教會內心熱度,愛心的表現,信心的冷落,你可以感覺得出來。各人只會將自己所擁有的「炭」燃燒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對於外人却吝嗇萬分,尤其對那些正處於冰天雪地患難中急需你「送炭」的人更是不屑一顧。現代人更學會了一種新玩意兒—「錦上添花」;各人只會朝熱鬧的人群中鑽,湊上一「鬧」,却無暇顧及躲在一旁靜靜飲泣的受難者,「花」是真的落價了,「炭」却漲得驚人。

每當想起馬太福音廿五章31~45節的那些山羊,就為牠可憐,但你我是否會落入那可悲的一群,這就要看你我將「炭」送給誰了。為了免去永刑,盼望我們大家共同來努力追求初代真教會的「愛心之炭」,各人把自己的「炭」賤賣出去,把它燃燒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讓他覺得溫暖,讓教會的大熔爐中重新燃起愛心與信心的熊熊烈火,主必在火中與我們同行,如此,福音傳遍全世界之大任何難之有!?主名在萬民中得榮耀的日子,指日可待矣!

我憑什麼自誇  

幽風(永和)

無知的人自誇說:我靠著我的智慧、雙手、創造出這屬於我的美麗世界。又說:誰能把我從這美麗的世界奪去呢?但是無知的人啊!你可曾想過「我憑什麼自誇呢?」是智慧嗎?是雙手嗎?是這美麗的世界嗎?

「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林前四7)是的,主啊!我憑什麼自誇呢?若沒有您的恩賜,我能做什麼呢?

無知的人蒙神恩典,而在某些事上有了成就後,却忘記了這都是從神那裏領受來的,而自以為這完全是出於自己的努力,但是無知的人,你可曾聽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嗎?主耶穌若對你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那麼,請問:無知的人,你又能做什麼呢?

主啊!求祢使我不要做那無知的人,求祢使我明白凡事都是領受的,使我懂得感恩,使我深切明白「我憑什麼自誇呢?」乃是憑著主祢的救恩。

完全

拙(永和)

世上獨有一個良善完全的主,祂指責法利賽人說:為何稱人為良為善呢?人類良善的本質已於夏娃被引誘時,便賣給了鬼魔,成為牠的奴隸。從那時起世界便由清明蹈向黑暗、空虛、混沌,走向原始,再到毀滅。

我們也該有這種認識,並且有確切的認識,信徒中也沒有完全良善的,我們祇是主所愛顧、珍惜的,被揀選為真神子民的幸運者。祂給我們聖靈、能力,給我們謙卑和智慧,讓我們發現過錯,認識自己不完全,當具改過的心—信徒沒有驕傲的理由—那一樣是您自己的,那一樣不是領受的?有何可誇的呢?

然而於生活當中,因事務的煩雜,試煉的頻繁,便使我們具備其它的見識。約伯是最好的例子:他自義的原由無它,乃是完全敬畏神,遠離惡事,幫助人、賙濟人、行善兼義;但試煉一到,他便一口咬定,自己的義行徘徊在自義的圈套中,以為不該遭到這般的境遇。

義之如約伯,尚顯出不完全;況今之您我,有犯錯的記錄,有受管教的把柄。若非神顯慈愛、施憐憫,我們有何顏面立於主前呢?所以,我們唯有虛己、追求良善—基督徒沒有自義的理由。

饒恕

吳明真(台中)

每當禱告完唸主禱文的時候,很自然的背誦出:「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於讀經中,亦常讀到:「唯有先饒恕他人的過錯,天父才會饒恕我們的過錯」,但於日常生活中要想切切實實行出來,却頗不易。

如果弟兄姊妹間因一點小誤會而發生磨擦,憑著自己剛硬的個性,要能作到從心裏饒恕對方,以致下次碰面仍能和好如初,而無尷尬之感,頗不簡單。如因對方一時無理取鬧,而要自己撕下自尊向他賠個不是,已不簡單;如碰對方來個不理不睬,而不心灰意冷,來個饒恕七十個七次,幾稀焉!

但如回想:自己曾是罪人,基督卻為了赦免我們,而甘願犧牲生命,被釘十架;每當思想主為我們所付的代價(捨己),比起我們赦免他人過錯,所付代價—(忍一時之氣),便能凡事謙讓,輕易相互饒恕了。

我想:人人都不願作個忘恩負義之人,都不會忘了主為饒恕我們而捨己,更不會不遵守主訓,饒恕弟兄七十個七次,這應該是我們當今所亟須追求的課題。



作者: 徵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11/01/197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