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7年1月)
回頭

回頭

林恩中

那年九月,我上了大四,猶躊躇於恩主門前。對於曩昔所犯罪過,深深自責,竟以為已不配重返主懷,蒙主愛憐。故於自嗟自嘆之中,虛拋多少年華;復於嗟嘆之餘,另覓寄託。終日沉浸於文學之淒美裡;潛埋於哲學之玄秘裡;受感於音樂之韻律中;試著為尋覓一條通往人生極樂忘憂之門徑而努力。然而離主他去,夫復何為?紙製金衣,何能包火?泥塑菩薩,焉能過江?心靈戟傷,何能敷以俗方?心病自當心藥醫,不對症下藥,反披上一層今世偽善幻美的外衣。如此一來,軀體之內豈有真正永遠的喜樂?「喜樂之心,乃是良藥。」只是啊!喜樂從何而得?忘憂谷由何而入?

「主啊!喜樂從祢而得,忘憂谷從祢而入!」在我身心俱疲,萬念俱灰之際,主藉著幾位愛心的弟兄帶領我,使我得享杝滿溢的慈愛,敢於向主懺悔,勇於對主求恕:「主啊!祢能體恤人的軟弱,因祢曾為軟弱所困,但祢未曾犯罪!」終於我被釋放了,靠著主從罪污中,從自誤中⋯⋯。懷著赤子之心屈膝主前,在哭訴中尋得慰藉和平安:

「坐在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

※     ※     ※

坐在往教堂的車中,如乘坐雲霄飛車,心靈喜樂,惟個中人物方能深知。加入淡水查經班,聽同靈兄姊們述說奇妙恩典。他們對主道涵養宏深,歆慕之餘,深覺自己之不足。於是發憤讀經,汲汲營營,猶恐不及。每日晨起,無論多忙,必讀詩篇而後快。自訂讀經進度表,按表查讀,且日日盼望查經日的到來。每遇難題,日夜苦思,不得,則心如鍋中蟻。他們見了便說:「凡事有時,勿躁勿急。過早得知神不想揭露的旨意,不但無益,適增其害。」我一知半解地愕眼靜聽,雖不表示什麼,內心仍然以靈性遠落人後為憾。偶爾心竟隱隱作痛⋯⋯。一日,有位弟兄來信相勉,內中皆為「猶太話語」,讀來竟吃力異常。並非他寫得不好,而是過去我只會說「亞實突話」。我心又受到一次大沖擊。

※     ※      ※

奉召入伍,預官沒考上,足足當了兩年兵。有鑑於軍中出入不便,時間受制甚多,便求主給我時間讀經、禱告、聚會。心如此祈求,自己也努力捉取空隙,或課餘、或縮短午休時間、或執行警衛勤務之時。夜晚熄燈之後,思索主恩,往往漓淚睡去。等分發至部隊後,人地生疏,身心倍覺孤伶;只有在讀經,禱告中方覺寬心。每夜躺臥於木板床上,總要抽出袖珍本新約聖經,默讀片刻;即使暑氣逼人,汗流浹背,仍邊搧邊讀,日以繼夜。

與主日親,漸受主愛激勵,奉獻全身的感覺日臻強烈。禱告中,聖靈感動我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心中如此高度期許,研經、禱告更是迫切;於熟讀之外,更想逐章逐卷默記起來,然而過不了幾日便又忘記。在檢討之後,漸覺自己讀經缺乏要領,故只是事倍功半。於是開始收集教會出版的參考書,不分巨細,全部集中研讀。請益先進讀經方法,自己再逐章逐卷按次序分析其中結構,抓住脈絡、重點、要題,並加以深思,以期能夠貫通上下文意。如此一來,非但易懂,且不易忘。

※     ※     ※

也許過於火熱,時將份內事馬虎應付了事,以致屢遭長官責罰或同志們的白眼相向,慢慢疏遠我。主卻適時賜予聖靈,在我需要啟示,反省之際,擔代我的軟弱,指正錯謬和無知:讀經的目的乃在行道,若果在日常生活中表顯不出真正的基督徒樣式—熱忱和愛心—此豈是神所喜悅的讀經態度?原來我過於注重「知識」的追求,而忽略德性的長進。甚且我已在不知不覺中,將讀經當作「擋箭牌」,「避難所」。我的藉口是:惟有在經中漫游,才能排遣滿心的孤寂。豈不知我的孤寂感,大半是由於自己過度的閉關自守!若不從經文取得關愛別人的力量和行動,卻儼然以高等知識份子自居,與人格格不入,食古而不化,說而不行,豈不若時為主所詬病的法利賽人!?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惟愛心能造就人!」

誠哉斯言!



作者: 林恩中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01/01/197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