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7年3月)
人飢渴非因無飲食

人飢渴非因無飲食

蕭光

當出身劍橋的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R.Malthus)於十八世紀末(一七九八年)發表「人口論」(Essay on Population)時,大概不會料到當今世界人口超出四十億大關之時,全球最風行的醫藥之一會是「減肥藥」,而不是治療營養不良的補劑。的確,一般時人絕大部分因為商業之發達,科技之進步,生活之舒適有增無已,不愁吃穿的大有人在。

固然,還有些地區仍會斷續地鬧著飢荒,然,只需政府謀求改善,或全球性的慈善機構施以援手,飢渴情形無不立見消弭或改觀;是以在他們並無永久性的飢荒。

值得注意的却是好些國家或地區的人民,過的是錦衣美食的生活,然而他們的心靈深處却呈現史無前例的一種持久性之空虛與混沌。根據統計,美國目前「有八百萬人患精神病,每年有一百萬人在精神病院中接受治療。醫院床上有一半以上躺著患精神或心理病的人。今天出生的嬰兒,每十八人中就有一人將來要入院接受精神病治療」。他們這些患著所謂精神失常症的人,失常的並不是神經,也不是腦,而是整個人的迷失,他們當中有很多人甚且沈溺於吸食大麻煙或服食LS D(一種迷幻藥)。在另外一個和美國一樣以物質文明稱霸全世的西歐首富國家—西德,情形並無二致:柏林庫但街(Ku-Damm)的紀念教堂前之廣場,成天躺著數以百計的青年男女,在那仰望天際,無所事事;慕尼黑車站前常有披頭散髮的年輕人以乞憐的眼色,向你伸出顫抖的手,請求你的佈施。他們當中多的是吸食大麻煙度日,以致「工作無能」的「年輕人」。七十年代初有次統計,單巴伐利亞一邦,這種「年輕人」就有二千多位。

何以愈是養尊處優,衣食無虞的人,心靈愈是徬徨無依?這正應驗了經言:「日子將到,我必命飢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現在正是那「日子」,時下世人所面對的正是這等「飢荒」。平常的飢餓和乾渴,可以麵包和水輕易解決。但對於神降的「飢荒」這兩樣却是於事無補。為何造物主要降下如是苦難來折磨世人呢?「因(他們)不聽耶和華的話。」「他們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四3~4)。

嘗聞德國友人云:「耶穌!耶穌!到處都傳耶穌,這個名字在我們國家一點也不稀罕,早已不新鮮了。在一般正式、高尚的場合。人們根本閉口不談耶穌……」。然而,審情度理,真的一個靈恩充盈,神蹟顯明,處處、時時以神言為依歸的教會,會見拒於素稱領導現今世界物質文明的歐美人士,和全球各地的世人嗎?斷乎不會的!而事實所以蛻變至如今—這般淒愴的境地,在於他們(尤以歐美為然)打從中古時代開始,身受墮落、腐敗的教會之荼毒、蒙騙,以及近世紀好些歷史上的不法之徒,假借宗教之名,濫殺無辜,歪曲史實,使得常人對教會失去信心,甚至也有很多教徒視教堂為畏途。所以有位德國傳教士說:「我寧願到臺灣山地傳道,不願在此受苦。」他把在本國傳道當做「受苦」。據此,可知這些腳跟對著耶穌的人,他們反對的不是耶穌,而是目前的教會。我們確信,這些心靈正受著煎熬的世人,一旦聞到真教會純正的道理,他們必有多人會揚棄那使他們毫無指望的生活,投奔主的腳前,像他們古代的祖先一樣。因為他們並不見得每個人都想追求那必壞的食物,他們也很想追求那永生的食物。(約六26~27)。

要投奔主腳前的還不止這些人,還有些本就是很虔誠的基督徒,他們自感缺乏充沛的靈恩,他們如久旱中的農夫,無時不引頸翹望著甘霖早日的從天賜下;這等人很容易接受真道。美國馬里闌州的劉頌三弟兄即曾作過如是見證。這些人是主為我們預備的羊群,就等著人把他們引入真羊圈。(約十16)。

兄姐們,世人所面臨的即是如此一個無法自拔的悲愴局面,他們所最迫切需要的不是食物,而是神的話語。(太四3~4)而向他們傳達這一信息的捨我其誰?但,自問,我們可有這種體認?可有這番準備?

參考資料: 

1聖經                           

2辭海                           

3聖靈報261期                           

4「智慧與身量」,校園團契出版社

5中央日報66.1.31.



作者: 蕭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03/01/197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