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7年4月)
訪慕道者有感

大專班學靈會訪慕道者有感

木節

你知道今年大專班學靈會,有幾位慕道者參加嗎?據簽到資料顯示:一共十三位,其中弟兄四位姊妹九位。今年二月一日起,假台中教會召開為期六天的第六屆大專班學靈會,至六日止與會人數共一百八十三位,慕道者佔十三位,這並非區區之數。為了瞭解他們的慕道經過與困擾並其解決之道,在學靈會的最後一天,訪問了七位慕道者(可惜的是有些人已回去)。

戴明秀:

最初,我接受台南教會徐守美姊妹的邀請而慕道。第一次慕道前,徐姊妹說明禱告的方式。我第一次以戰戰兢兢的心情到教會,覺得很害怕。在大專班學靈會前,有一天,在大同教會聚會後,住宿在一姊妹家,禱告中,我得到聖靈。消息傳出之後,主內朋友都向我恭喜,弟兄姊妹亦為我感到高興。

在取得母親的同意之下,我參加了這次大專班學靈會。但母親與我「約法三章」—可以聽,但不可受洗。若想受洗,須先徵得許可。是故,我寫信給我姊姊,她定會「公諸於家」,雙親一定會知道的。家人是虔誠的佛教徒,家中一有困難,慣于抽籤問神。另外有一八十多歲的祖母,亦將是我進入真教會的一大阻力。我願憑著行為、愛心及禱告,交託神、願神感化他們。

我很擔心吃祭偶像的食物。今年農曆過年我打算吃土司或者煮些麵吃。

慕道至今僅一個多月,對聖經的瞭解不深,唱詩也不熟;跟著大家唱還可以,獨唱就不行了。希望跟大家慢慢學。

我能參加這次大專班學靈會覺得:很有意義,很好。

陳玉嬌:

戴明秀姊妹這麼見證:陳玉嬌姊妹是一獨生女,她的處境困難,家人不許她接受本會信仰,逢拜拜她便逃避。當她父親追問是否已接受信仰,陳玉嬌姊妹卻又不敢承認。據簽到資料記載,陳姊妹已得聖靈。

陳素貞

我慕道已邁進第三年。當初係由高雄教會陳初男弟兄的見證而到教會慕道的。第一次踏入真教會,覺得害怕,不過現在已習慣了。

家人對我的慕道採取反對的態度,我不知道如何與他們相處。

我於二月二日得到聖靈,感到無比的喜悅;這種喜悅在世上是無法體驗到的。我喜愛聽道,對於舊約較陌生。

陳淑貞

在未進入真教會之前,並沒有人直接向我作見證。我間接聽到班上駱玫佩同學作見證,同時,覺得她為人溫和,於是我踏上慕道之路。首次到教會看到弟兄姊妹的禱告,讓我嚇一跳。

大專學靈會以來,在我內心興起一股善惡之爭。原已立好遺書想自殺,後來神使我與魔鬼爭戰,打了一次勝仗。

在訪問以前,有位傳道者透露:「她因求聖靈,聲音啞了。」一提起受聖靈有何感想?她說:「感謝神賜我聖靈。」又說:「我很高興。」委實,「高興」這兩個字眼,還不夠描寫她受聖靈的喜悅於萬一。

她又說:「慕道至今三個月餘。聽道不太懂,希望多學習,多看聖經,以及多禱告。慕道以來我的行為節制了不少,脾氣也變好了,感謝主」。

蔡淑瑜:

沒想到小時候是一無神論者,現在也開始慕道了。我是聽到彰化教會黃淑俐姊妹的見證而到教會慕道的。慕道伊始是抱著好奇心參加的,後來由於自己的病得醫治,考試方面亦頗蒙神的眷顧,讓我多方面體驗到神的恩典,而繼續追求真理。提起受洗,目前沒有這種打算,希望繼續查考道理,等信仰基礎打穩後方受洗。

家人對我的信仰相當排拒,但我仍希望等待機會,帶領家人歸入主的名下。

最後,我要特別強調,今天到教會慕道是神的選召,並非人的選擇。

楊素珍:

我是來自馬來西亞亞庇教會的慕道者,到台灣已五個多月,除了感覺氣候較冷之外,其他均可適應。我的姊姊已信主,她經常見證神的同在。這次到台灣求學,行前她給我台北教會的電話號碼,使我抵達台北之後,立即與教會取得聯繫。

自高三開始慕道,第一次到教會看到大家禱告覺得很奇怪,慕道已經好幾年,一直還沒得到聖靈。我對聖經的道理諸如聖靈、洗禮等等仍不甚清楚。

到了台北覺得弟兄姊妹的為人都很好,覺得彼此是一家人,外邦人就截然不同。

黃文郁:

我為了尋覓聖經上的知識而來慕道。慕道的另一動機是聽到系裡(東海大學國貿系)的同學林炳煌和黃淑俐的見證,又受非常熱忱的邀約而前來教會慕道。那時我對道理不太懂,經常喜愛雞蛋裡挑骨頭,找人辯論……。

參加大專班學靈會的第一天(二月一日),神即將杝寶貴的聖靈賜給我。當傳道者按手時,我覺得有股很大力量從上而下,很高興。

我對思想封閉、世代相傳的佛教信仰,頗感困惑。譬如每逢初一、十五,過年過節的拜拜,我很擔心吃到祭偶像的食物。怎麼辦?

我家是虔誠的佛教家庭,生於斯,長於斯,除了教科書之外,從未接觸過任何基督教的思想。

我慕道的生涯,僅有兩個多月;慕道以來,受聖靈以後,蒙神的看顧不少。譬如前幾天耳疾,經禱告而痊癒。

談到我的希望:願下學期每週能參加四次的聚會。祈求神勿讓我進入試探,能突破信仰上種種痛苦的「關卡」。

綜觀上述,是否每位慕道者都遭到同樣的「命運」呢?由於這不是抽樣,故無法顯示出所有慕道者的通性。但在這七位慕道者之中,也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第一,大多數的慕道者都經由弟兄姊妹見證而來。在七位慕道者之中,僅有一位非經見證邀約而來。慕道者可能因瀏覽宗教書刊、福音小冊、傳單、參加佈道大會、收聽廣播電視、自己的尋找真道、信徒的見證……而到教會慕道,但最重要的是弟兄姊妹向同學、同事、親友的見證。

第二,他們所接受的信仰與傳統不符。慕道者不論來自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都跟我們信仰不符。一般慕道者縱有處境艱難的時刻,但到底應擇善固執,堅持立場,在靈裡持定永生的標竿,而且要經常利用機會向家人作見證。

第三,是親子的態度不同。七位慕道者都身為人子,均受家人或多或少的限制與反對。當然,慕道者之地位,如係一家之主,或處於信仰自由的家庭裡,則又不然。由於信仰不同所造成的思想、觀念、態度的無法一致,這是難免的;但最忌諱的是與家人發生齟齬,形成水火不容的局面,易落為把柄,遭人毀謗,反而喪失了引人歸主的機會,亦虧欠神的榮耀,實得不償失。

第四,他們對聖經不十分瞭解。神的話是奧妙的,慕道者對道理不盡瞭解,這也在意料之中的。但我們對慕道者的講道方式,書刊編輯……忽略了個別差異,也是原因之一。

第五,大多數的慕道者,未受洗即先得聖靈。七位慕道者,有兩位早已求得,有四位在大專班學靈會中得到,僅有一個尚未獲得聖靈。一般人都是先接受信仰,繼之是受洗,其後是得聖靈。許多慕道者,雖蒙神格外的恩賜,可是在他們的信仰歷程,卻佈滿了荊棘與陷阱,亟需別人的幫忙,以走過這一條曠野路。

看過慕道者的見證,頗令人同情。其實,同情是消極的,在積極方面需要:

第一是多親近慕道者,深入瞭解,加強輔助。當你到一陌生教會,最需要的恐怕是別人的關心,慕道者又何獨不然?他們在接受新的信仰,會遭到許多新的「狀況」。可謂孤軍奮戰,亟需要弟兄姊妹深入瞭解與輔助。

第二是輔導慕道者,適應信仰生活。酷愛信仰,擇善固執,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圓鑿而方柄是絕對行不通的。慕道者在靈裏,應堅持至死不渝的原則;然而在態度上要溫和,不要過於激進而我行我素。譬如有些慕道者,容易吃到祭偶像的食物,不妨向家人說明不能吃的原因,請他們留下一份食物等等。但這不長久之計。標本兼治之道,在於完全交託;禱告求神指引,使全家早日蒙選召歸入主的名下。

第三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幫助慕道者和與家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刻不容緩的急務。由於信仰的差異,所造成想法與價值觀念的不一致,這是常見的;但不要因此而起衝突,破壞了親子關係。慕道者要認清自己,瞭解家人,敬愛父母,進而學習在艱苦的環境中,站穩腳步,為鹽為光,引人歸主。

第四是關心慕道者的婚姻。教會對於慕道者要特別關心。否則與外邦人結婚便功虧一簣。假如能與主內同靈結婚,信仰的阻力泰半解除。

第五是灌輸聖經基本知識。慕道者對於教會的規矩與基本道理是非常貧乏的。教會理應針對他們的需要,蒐羅資料講授之,倘有困難宜採取因材施教,個別輔導。

從帶領慕道者,到指引當行之道的歷程,莫不需要輔導。你曾付諸行動嗎?

我從萬民中領你們出來,從分散的列國內聚集你們;那時,我必悅納你們好像香之祭,要在外邦人眼前在你們身上顯為聖結廿41

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換你的生命賽四三4

你們盼望多得,所得的卻少你們收到家中我就吹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的殿荒涼,你們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該一9

神的愛無極,神的殿荒涼;青年們依然沈睡,意識不到禧年號筒已響,收割日期將近。切莫困惑自己有否屬靈的恩賜,因神的工作唯有倚靠聖靈的帶領。杝會教導我們所當做的—只要你在杝面前立志,並懇求祂伸手扶持。

「青年團契」是祂救世經綸的一部分;青年們,覺醒吧!建殿的工作刻不容緩,讓我們同心努力使神的殿快快興旺,不再荒涼。



作者: 木節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04/01/197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