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壯中的教會
婉言
北區各教會在這幾年來蒙神的祝福,新成立了東園、板橋、永和、松山、二重、北投、淡水、正濱等教會。教會的信徒數逐年增加,到了感覺聚會情況有點擁擠的時候,除了把會堂擴建外,讓一部份信徒在適當的地區,成立一個新教會是非常理想的辦法。因為此後母教會將繼續發展聖工,子教會便像一個生氣蓬勃的年輕人,在新的地區積極地開拓,引導更多的人來歸主。
當一個教會的信徒人數過多時,長執及負責人對眾信徒,有時難免有照顧不週之處。而且因會內能工作的人手太充足,使絕大多數的信徒都不須要參與聖工,無形中成為「吃閒飯」的信徒。如果在自己所居住的地區成立了新的教會,則被需要所逼,人人都自覺使命,非出來擔任聖工不可了。
松山教會在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成立以來,發生了許多感人的小故事。現在把它記述下來,歸榮耀給神,並做彼此之勉勵。記得當初教會的標誌剛豎立起來的時候,我們都感到無比的興奮與喜樂;神的聖名終於在永吉路被高高的舉起來了。從此以後松山地區的信徒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大家徒步就可到達會堂聚會敬拜神。由台北教會信徒名簿分給本會的信徒數,共有五十多戶,一百八十名左右;而絕大多數是成人與兒童,缺少青年。
在獻堂典禮前,先成立了兒童聚會幼年班、少年班及青年聚會初級班。於是十多位初級班生成了松山教會的「大哥、大姐」。因為人手不足,已退休了十幾年的老教員也都再度回守崗位,我也擔任起初級班的班負責來。我講述以色列剛復國時,全國男女老幼如何團結奮鬥,來建立國家的愛國故事,藉以勉勵初級班生,應該要熱愛自己的教會,為松山教會獻出最大的力量;求主同工,使真教會興旺發展,在松山地區榮耀真神。感謝主,這些孩子們真懂事且負責,每一次靈恩佈道會前後的準備、整理工作都落在初級班的身上,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在佈道會時,少年班也幫忙看管腳踏車,連一些幼年班的小朋友都興致勃勃地穿梭在街頭巷尾,向行人分發傳單。—連兒童都在聖工上有分,是小教會的特色之一。
教會內能司琴的姐妹相當多,但全都是學生及公教人員。因此安息日上午聚會時的司琴工作,常找不到人擔任。後來請一位七十多歲,退休已久的老姐妹出來擔任。她首先是驚訝地表示已老了不中用,但從微笑著的臉上,可以窺見她心中的喜悅之情,她還是答應下來了。老人家常常很客氣地認為自己老了,聖工應讓年輕的一代去做。其實熱愛主且身體還硬朗的老人家,心裡都渴望著,趁今天還能走動的日子裡,為主多盡點力,好坦然無懼地去見主。因此在寒暑假裡,學生都能參加安息日上午的聚會時,也沒有一個年輕人去「搶奪」這位老姐妹的工作機會。
有一次國定假日恰好碰上安息日,難得有機會參加上午的聚會。聚會是十點鐘開始,我想提早去打掃會堂。但當我九點整踏進會堂門口時,卻被一幕非常意外又動人的景象楞住了!一位雙眼全盲的老姐妹,正在摸索著擦左排椅子;另一位須靠拐杖行走的老姐妹,把她的拐杖放在風琴旁,吃力地正在擦右排椅子;工作已經完成八分了。「兩位老姐妹真能幹!」我口裡稱讚,心裡感動,迅速地接過她們的抹布來。肉眼盲目,心裡卻明亮的陳老姐妹,笑瞇瞇地對我說:「主給我的恩典太多,我卻只能為主做這種簡單的工作。真沒用!」原來她們知道若在九點鐘以後來,沒有一個同靈忍心讓她打掃會堂的。為了參到這份服事主的機會,她們得提早在八點多鐘就趕來;先整理會堂,然後跪下來禱告。—老信徒也須要參與聖工,乃小教會的特色之二。
在新教會成立不久的時候,有一次晚間聚會時領會者說:「謝弟兄的公子年紀已不小了,他與主內的姐妹相親過好幾次,但都遇到種種阻擋,至今尚未成親;我們求主祝福他,使他的婚事能夠順利進行。」當時謝弟兄是那一位,我還不認識,但深感這樣的助禱何其純樸可貴!互相關懷生活、親愛團結也是小教會的特色吧!
一個教會的興衰,與青年的愛主精神有很大的關係。本會已送出兩屆初級班的畢業生,到台北教會去參加中級班聚會。而這些青年都不負眾望,現在有的當了兒童教員,有的擔任翻譯、領詩、司琴等工作。本教會的另一種可喜的現象,就是練琴的風氣很盛;不只是青年,也有不少兒童勤於練習。在本月份的兒童祈禱會時,傳道及負責人、教員都禁食,我要求初級班也禁食。結果初級班生看到禱告墊不夠,全都跪在水泥地上,迫切地禱告起來。我看在眼裡,又心疼又感動。這些純潔可愛的孩子們的表現,使我深深感覺到松山教會正在茁壯中。
我們永遠也忘不了,當本教會將要成立的時候,母教會—台北教會的同靈們,像極了「為即將出嫁的女兒備嫁妝的母親」,喜氣洋洋地奉獻時間與金錢,並虔誠的禱告。直到成立後,又關懷這個稚嫩的新教會,不斷的派遣領會、翻譯的工作人員來扶助,直到能自立為止。子教會該如何報答母教會?最佳的辦法莫過於早一天成長生子—由子教會再分出一個教會,使母教會升格為祖母教會。我們正朝著這方向積極地努力著。求主同工,早一天在內湖地區成立真教會,來榮耀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