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7年10月)
校園團契

校園團契

精兵

校園團契是由主內在學青年組成,通常為一個學校組織一個團契,亦可聯合距離相近的幾所學校組成一個團契;團契聚會地點不盡相同;有的選擇會堂,有的選擇教室,有的選擇信徒家,甚至選擇野外的樹蔭底下聚會。然而,不管校園團契是如何組成,聚會地點在何處,它的目的都是要使主內在學青年獲得更大的屬靈造就,並且擔當引人歸主,宣傳福音的聖工。鑒於部份主內青年不太重視它,不瞭解它的功能,特為此文,呼籲大家,協力辦好校園團契。

校園團契的興衰操在主內青年的手中,倘若我們都能夠重視它,儘量參加每一次的團契聚會,那麼,這個屬靈團契一定會茁壯起來,不僅藉著相互勉勵使彼此獲得造就,並且有力量向外舉開小型佈道會,引人歸主,更加強了團契陣容。反過來說,假若我們都不關心團契,且藉故推脫團契活動,那麼,這個團契不但不能向外發展,彼此亦無法獲得造就,導致每位契友心灰意冷,團契亦只好宣告停止。

由於團契人數不多,使得習慣於「大班制」聚會的主內青年不能適應,往往覺得團契聚會似乎較無朝氣,冷冷清清,但主耶穌說:「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因此,我們不必去計較人數的多寡,相信在主的引領下,藉著參加人員的熱心,必能使團契蓬勃發展。

俗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大專生多數是遠離家門赴外地求學的,雖然現今科學昌明,交通便捷,但是,在這競爭激烈的工業化社會裏,時間即是金錢,大家都非常忙碌,使得在遠地求學的青年無法時常回家或參加聚會,大部份的日子都生活在異鄉人中;因此,必須跟素未認識的人建立友誼關係,以便彼此互相幫助,無論是學業上、思想上、娛樂上等等都可互切互磋,也由此擴大知識領域,充實學問,獲得待人處世的新經驗。不過,由於外邦人的思想、行為有許多都不合乎聖經要求,譬如:他們的無神論思想與言論,或者是滿口污穢言語及口頭語等等,聽起來都令我們感覺難過,但「如入鮑魚之室,久而不覺臭。」當我們聽慣了這些骯髒話後,難過的心將逐漸消失,此時若無主內朋友與我們交往,可能會被他們同化,成為一位有名無實的基督徒。而團契聚會有淨化我們心靈的功效,使主內在學青年重新思想神的話,不被世俗同流合污,它好比是一處活水泉源,定時澆灌逐漸枯萎的靈命。所以,我們切不可無故缺席,因為團契聚會不但能靈修你自己,而且由於你的參加,還能夠造就別人,此項一舉兩得的事,我們豈可小看它呢?

人一生當中,若能夠找到幾位知己,必可受益無窮。譬如:當人們遭遇艱難困苦時,最需要的是心靈上的安慰與物質上的援助,而此時唯一能幫助你的人是知己的朋友;這種「患難與共,福樂同享」的朋友,就在外求學的主內青年而言尤其重要。那麼,要如何找尋知己的朋友呢?所謂「知己」簡單地說,就是他能夠瞭解你的需要與思想,故唯有志同道合的人方稱得上知己,推而可知,真教會的青年無法在外邦人中找到一位知己的朋友,因為我們的志向在天國,而外邦人的志向,上等的是立功、立德、立言,下等的是追求今生玩樂,全都是屬世的;再談到信仰(道)思想方面,我們相信聖經是神的話,相信主耶穌是全人類的救主,也是獨一的真神;而外邦人則有的是無神論者,有的是多神論者,他們不信耶穌,因此,外邦人與我們是志不同而道又不合,當然談不上知己;所以,基督徒在外邦人中只能找到「好朋友」,但不能找到「知己」。既然我們無法在外邦人中找到知己,便唯有在主內尋找;於此,我肯定的說,在虔誠的真信徒中,十之八九都可成為你的知己,主內同靈好比是一個大家庭,大家彼此以弟兄姊妹稱呼,無論你到甚麼地方,彼此之間道一聲:「哈利路亞,感謝主。」便一見如故,形同家人,這是何等快樂的事!因此,主內在學青年應時常參加校園團契,纔能夠找到知己的朋友。

校園團契還有一項功能,它是各種屬靈知識研究、討論、發表的場所,也是訓練主內青年演講、辯道的地方,藉著它溝通、交換彼此間的思想,吸取別人的長處,改進自己的短處,使我們的行為與思想臻於成熟、完全,往後經得起各種試煉與試探,個個成為黑暗世界的一盞明燈,照耀各地,榮耀神。

總之,校園團契之重要性絕不亞於一般的會堂聚會,希望主內青年能夠重視它,將團契聚會視為生活的一部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校園團契壯大起來。成為看顧主羊與傳揚福音的機構。在此,亦盼望大家能夠在財力、物力、人力上支援校園團契所遭遇的各項困難。



作者: 精兵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10/01/197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