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青年團契1978年1月)
順境中的自覺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順境中的自覺

梁淑美

許多長執傳道在學靈會中一直強調,如果你從小就在真教會長大,應該開始去體驗神,使自己的信仰有根有基。因為從前的信仰是建立在別人的身上,那就像建在沙土上的房屋那麼不牢靠。在天國路上,固然需要同靈助你一臂之力;但主要還是學習倚靠神,自己站穩腳步,奔走前程。感謝主,使我在一切事上都很順利;更感謝主,讓我在順利中能體認神的恩典,沒有因此忘了神或迷失自己。

「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四12)在順境中我要學的,是如何處豐富、飽足、有餘,然後才能進一步地學習在逆境中隨遇而安。一個農家子弟,在物質上談不上享受。──這我還可以滿足。可是處在這物質文明的世界,隨時可能使我不知足,外界有太多足以吸引我的事物!我必須以理智來辨別,對於無益的要避而不看、避而不聽、避而不談,更希望能避而不想,遠遠地逃避它。

我從國中一年級開始就參加聖工行列,但是那是有目的的──為了要得神的祝福,尤其是學業上的順利。在時間允許、能力所及內,我會接下聖工,但往往將它當成例行的事,漫不經心地做。神知道我的軟弱、幼稚,祂使我達到目的了!神更希望我明白這種想法是何等「自私」,對聖工又是如何的「不負責任」。我必須培養一個正確的觀念──做聖工是基於「神愛的激勵」與「責任感」。

如果說學業順利是一種福氣,那麼我就是一個蒙福的人;假使在填寫聯考志願表的一年前讓我預知將要讀的科系,我會感到不可思議。「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廿24)這是我求學過程的寫照。國中畢業後,父母希望我讀師專,但我一心只想讀高中,然後再讀師大或師範學院。雖然到頭來都是當老師,可是我的抉擇還需要過一關──大學聯考──才能實現。高一的成績平平,數學是最差的一科,因此毫不猶疑的選讀文組,同時也決定考乙組。高二成績比上一年更令我失望。上了高三,對自已沒有一點把握;記得曾對某位姊妹說:「要考上師大,除非神蹟出現!」既然這事非自己能力所及,只有靠主了。由於英文成績不好,跟著對英文也沒興趣,因此決定不以英語系為第一志願。直到快要填聯考報名表時,一位同學無意對我說:「妳如果『拼』一點,也許師大英語系沒問題。」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裏浮沉著。那時我也感到自己的成績進步不少,但是考上的可能性不大。也許是聖靈的感動吧!從此我竟在禱告時求神讓我考上。我認為自己不適合讀英語系,而且這種祈求幾近於妄求;可是這是我的機會,我只想為主多作點聖工。聯考時一切很順利,該拿分的幾乎都作對了;雖然第一志願沒把握,師大應該沒問題。接到成績單後,最令我滿意的科目是數學,其次是英文──也就是我感到最頭痛的兩科。當我確知考上英語系時,並不覺得喜,只感到驚惶,似乎又有一層責任加在我身上。

雖然不曾罹患重病,可是身體上的小毛病卻不少;又因為自己不喜歡運動,更覺得身體虛弱。以前流過鼻血好幾次;最近這一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喚起我注意自己的健康。「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提前四8)我只著眼於益處的大小,所以我常為自己「信德的操練」禱告神,而從來不曾為「自己的健康」禱告。但在這經節中,保羅所比較的是兩者所得益處的大小,而非兩者的重要性。我想「操練身體」和「操練敬虔」應該居於同等地位,因為「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臥室;有疾病的,卻是靈魂的監所」。別人以運動為消遣,我卻是為利而行之,而且是勉而行之;但這是值得的。

順境是靈修最好的時候,也是最不利於靈修的時候,要看各人是否能善用這種環境。「將神的話變成我的思想,並且自己是實踐者」,這是我靈修的理想;當然最終目標還是「追求完全」。在順境中似乎缺少追求理想的原動力。自我決定「養成讀經習慣」後──從認為讀經一無所獲,直到感覺這是我一天中最充實的時候──已經過了四年,此間並曾因疏懶而受神管教。而這種「充實感」隨時可能消失,因此必須時刻謹慎自己的心和行為,才能常久保有。偶而在聚會後,發覺自己聽道時是那麼專心,心中沒有一點雜念,真正領受了上好的福分。然而我所希望的並非偶而一兩次,而是經常都能如此。禱告上最迫切要學的是「代禱」,從關心自己到關心周圍的人、事,是一段很長的歷程,而我才剛起步而已。

主耶穌曾應許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我必須好好把握現有的,並時刻存著祈求進步的心,使我有更豐盛的恩典與生命;而您呢?



作者: 梁淑美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 01/01/197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