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區宗教小組策劃王雪芬撰稿
教育孩子當揉合包容與紀律,不要顧此失彼,否則就會導致分庭抗禮。
有些父母反對「成為孩子的朋友」這種觀點。其論調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做他們的父母,不是父母做他們的朋友。」其實,最好的父母也是一流的朋友──是位充滿愛心、關懷、親密、風趣,可以一起喧嘩嘻笑,同時也擁有從神而來的感召,是孩子最佳的嚮導。
包容與紀律的爭辯
一對年輕夫妻談論著青少年的兒子,各持己見,愈談愈僵。
「做學生的本分就是把書讀好,我每天下班回到家來,從來不曾看到他在做功課。」爸爸說。
「他才十三歲嘛,年紀還小,看他和別的孩子相處又很沒安全感。我們現在只能多加鼓勵,他需要自我肯定,不需要因『表現欠佳』而被碎碎唸。」媽媽幫兒子辯解。
「說什麼卡通,我只是想Push他有點進度,想當年我像他這麼大時……。」
「我知道-你講N次了。但他跟你不一樣,他比較脆弱、敏感,需要建立自信。我反倒很擔心他的自信心不足。」
「妳最好甭理會心理學家那套無稽之談。孩子快變成沒出息的人了,妳還搧風點火。」
「如果你讓他覺得自己沒出息,他是不可能有表現的。」
「我只是希望他負責任、守紀律。他每天回來就是玩,不做正經事,妳還縱容他。」
「我沒有縱容他,只是不想一天到晚數落他的不是。你難道忘了你老爸給你的感受?」太太邊講邊拿飲料和甜點遞給兒子。
「我老爸是太嚴厲了,但那也是為我好啊,看看我現在怎樣,碰到困難不是靠牛奶、餅乾就能解決問題的。『玉不琢不成器』,如果要成器,就得多管教。」先生加強火力,引經據典,滔滔不絕說下去。
「聖經上說,若不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妳從來不讓他面對現實,會把他寵壞的。」
「但聖經上也說,我們需要恩典和憐憫。你對他太嚴格了。如果我們不多多包容,總讓他有罪惡感,他怎麼體會神的恩典呢?」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先生嘟噥著,深深嘆口氣,頭搖個不停,懶得再說了。
恩威並施,才符真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面善,很耳熟?丈夫和太太誰對誰錯?自古以來,父母往往分成兩派,結果呢?孩子們大感不解,要嘛,有些孩子律己甚嚴,不然,有些則自由放任,毫不負責。
「真理」是神編織進受造界,不受空間、時間影響的事實。恩典讓孩子知道他是被愛的,給予力量內化,真理則引導他怎麼做,成為什麼樣的人。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同意恩威並施,才符真理。然而問題是,包容與紀律雖是父母教育成長中的孩子必要的雙重條件,卻在父母的人格中互相牴觸。往往二者偏一,不是問題,兩者平衡兼顧,成了問題。管教有方的父母,必須學著既有包容又當要求紀律。
前述例子,媽媽知道需用包容對待兒子,然而刻意向兒子顯明無條件的愛時,卻遠離了紀律的要求,對兒子來說,這樣的教導缺乏任何可依循的標準,乃屬一份「不設限的愛」。爸爸認為兒子需要紀律、條理和限制等種種有條件的愛,這又過猶不及地成了一份「設限重重的愛」。媽媽的問題出在只愛不管,爸爸的問題則是只管不愛。
根據研究、經驗指出,恩威分開的教育,會導致孩子偏向雙親之一,或掙扎在兩者之間,沉浸恩威分開教育的酸澀滋味。
以前例來說,孩子如果認同母親,遇事可能會逃避,明知要考試了,應該K書,可是他還接受邀請去參加慶生活動。如果比較認同父親,他會飽受良心煎熬,怎麼做都嫌不夠,對自己的不完美,常常感覺罪惡、恐懼,甚至憤怒。
即使剛開學,課業並不多,也不敢去參加迎新晚會,因為總覺得還有念不完的書。或者把母親的完全包容和父親的嚴格紀律,都放在心裡,自己力求調和,有時候,他讓自己逃避;然而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就嚴厲譴責自己,這就是恩威分開教育的結果。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看到只有威權而沒有包容的教育是如何內化呈現在一個小孩身上。那是參觀一所育幼院時,那個小女孩大約6歲,行為失序、退縮,當她不小心把玩具掉在地上,她馬上痛罵自己:「我好笨!我好笨!笨死了。」小女孩把她經歷過的威權嚴苛內化了。
同樣地,在一個朋友家,看到他4歲的女兒正在地板上玩,打翻了自己喝的果汁,她動作敏捷地站起來先把罐子扶正,然後跑去拿紙巾,把地板擦乾淨。然後頗有成就地自我欣賞說:「ok,沒問題了。」之前她所經歷過的錯誤,揉合著包容與紀律的教育,在這一刻呈現了出來。
框架人生的悲劇或喜劇
生命太複雜了,每個人都是神特別的創造,教育兒女不能套進簡單的公式或靠簡易的步驟即大功告成,那違反了神造人的獨特性。
天使看著世人上演著人生戲劇,有喜劇也有悲劇,有些人生則是兩者兼具。在舊約中,祭司以利無疑是個優秀的祭司,但卻是極度失敗的父親。聖經一再提到以利關注約櫃,全付精神把焦點放在保存聖殿的遺物上,耳聞孩子掠奪祭物,還和在聖殿服事的女人苟合。
真理的諍言來到,以利仍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像一頭掉光牙齒的老獅子在太陽下懶洋洋地曬著鬆垮垮的肚皮,只柔聲細語地對兒子說:「我兒啊,不可這樣,我聽見你們的風聲不好,你們使耶和華的百姓犯了罪……。」(撒上二24-25)。不痛不癢的勸勉缺乏紀律的規範,錯失了導正兒子行為偏差的時機。
這些畫面上演的同時,另一個年輕人也在聖殿中──哈拿的兒子撒母耳。從哈拿為恩典賞賜的撒母耳禱告那時候起,她就把他帶到聖殿,不斷提醒自己:他是屬神的。她也為了榮耀神而把他完全獻上。這是何等的對比!看看聖經怎麼記載:
「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華面前甚重了,因為他們藐視耶和華的祭物。那時,撒母耳還是孩子,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上二17-18)
當以利的兒子在聖殿掠奪祭物時,撒母耳在服事。當他們在祭壇玩女人時,撒母耳在禱告。這三個孩子演出了一生下來父母就建立在他們裡面的樣式──以利為兩個兒子塑造了悲劇的人生,哈拿為撒母耳爭取了敬虔的薪傳。
故事的結局是神的約櫃被非利人擄去,以利兩個兒子在戰爭中被殺,而以利從椅子上跌倒,折斷頸項而死。
人生布幕驟然落下,結束了這悲慘的最後一幕。這一切都是為人父的以利錯誤的縱容,沒有覺悟揉合包容和紀律的教育才符合真理。
且慢走!照過來,布幕又緩緩再度拉起,撒母耳,這個透過恩典與真理雙管齊下去教育的孩子,正昂然站立在屬於他的舞台上……。
遵道理,聽神命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賽三十21)
真理是不偏左,也不偏右,歸於中庸之道,然而按著人類天然的本性,父母可能偏重某一方面,有些人滿有恩慈,以致不能堅持紀律的原則;另一些人,則太注重紀律的各種規範,於是沒有恩慈的餘地。耶穌則是滿有恩慈與真理,惟有主耶穌的靈,才能讓我們有愛又有管教,有恩典又有真理。父母們,恩威並施地為孩子建立人生的框架,然後安息下來,因為神一定會完成善工。
|
|
|
|
作者: 南區宗教小組策劃王雪芬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10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