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00期2011年1月)
真理論壇:【箴言釋義】第三十章(上)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邱義雄


三十至三十一兩章為《箴言》的最後一卷,由四個短小的集子組合而成。第一集稱為「亞古珥的箴言」(三十1-10),第二集為「數字箴言」(三十11-33),第三集為「利慕伊勒王真言」(三十一1-9),第四集稱為「賢婦篇」(三十一10-31),是《箴言》全卷的結束詞,這是一篇字母詩,總共二十二節,是全書中最寶貴的一篇詩文。

一.亞古珥的箴言(三十1-10)


這一段的作者是「雅基的兒子亞古珥」(1),「亞古珥」是「名不見經傳」的人,在聖經的其他地方從未出現過。雖然有解經家以為「雅基」是大衛的渾名,「亞古珥」乃所羅門的渾名,但與內容所說的身分毫不符合。這名字不是以色列的名字,看起來似乎是出自阿拉伯文。

「亞基的兒子亞古珥的言語就是真言」,《呂振中譯本》譯為: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話、是神託之言。《思高譯本》譯為:瑪撒人雅刻之子阿古爾的格言。瑪撒人是以實瑪利的後裔(參:創二十五13-14),以智慧著稱。

有學者認為:亞古珥可能是來自鄰近國家的智慧師,移樽就教,想從所羅門那裡得到更高的智慧。他在與所羅門和以色列的學者交談中,皈依相信以色列的神,因為他的言談極有價值,所以將之收納在箴言集。

「以鐵和烏甲」(1下),不知何許人也,很可能是亞古珥的朋友或是他的學生。這兩人是亞古珥寫作的對象。

1.對話(2-6)

a.亞古珥自謙(2-4)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我像畜類,不像人;我沒有人所具有的智能。我從來沒有學得智慧;我對有關神的事毫無所知。有誰把握著天上的知識?有誰用手捕風?有誰用布包水?有誰為大地立定邊界?他是誰?你知道嗎?他的兒子名叫甚麼?

《當代聖經》:我愚蠢到極點,完全沒有人所擁有的才智。我沒有智慧,也不認識至聖的主。誰升了天又降下來?誰能將風聚在掌中?誰能用衣裳裹著海洋?誰創造了世界?祂叫甚麼名字?祂的兒子又叫甚麼名字?你知道嗎?

2-4節是亞古珥謙虛的話。他自嘲自諷資質平庸(比眾人更蠢笨),才智低於一般人,他是一位誠實的懷疑者,對神的威嚴、智慧和祂高深莫測的偉大,好像陷入五里霧中,撲朔迷離,不知所措(3)。

誰升天又降下來?誰聚風在掌握中?誰包水在衣服裡?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甚麼?他兒子名叫甚麼?你知道嗎(4)?一口氣提出六個問題(「誰」有四次,「名叫甚麼?」有兩次),這些問題不是科學家或哲學家所能解答,但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由神掌管,因為祂是萬有的創造者,是宇宙的主宰(參:賽四十12)。

他自嘲自諷資質平庸,比眾人更蠢笨,才智低於一般人,其實他是「大智若愚」。他至少對神有六方面的認識:①祂能昇天,又能降下。②在祂掌握中。③祂控制水──誰包水在衣服裡?④祂立定地的四極。⑤祂有名字。⑥祂有兒子。

他雖然知道得這麼多,且是正確認識,但是仍然自認「我比眾人更蠢笨,也沒有人的聰明」。這不是虛偽客套,乃是謙虛;因為看見神的無限,必發現自己的渺小,看見神的榮耀,必深覺自己的卑微。

亞古珥生在耶穌降生以前,當然不認識耶穌基督;但今日的基督徒從聖經可以認識,他所述說的那一位就是至聖者耶穌基督。若我們該認識而不認識,就是真正的愚蠢人。

b.教導學生(5-6)

有人認為這兩節經文是正統的信仰者對懷疑者挑戰的回答。

亞古珥面對莫測高深的神,自覺無知無能,毫無作為。其實他對神的認識清楚,他告訴學生以鐵和烏甲,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淨的,祂是一面盾牌,凡投靠祂的,都可以得到保護。對神的言語,你不可加添,恐怕祂責備你,你就顯為說謊言的(申四2,十二32)。

神的言語(律例和典章)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老約翰的《啟示錄》最後特別加上警告的話:「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甚麼,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甚麼,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啟二十二18-19)

2.向耶和華的禱告(7-9)

這是一則非常虔誠的祈禱,是《箴言》中唯一的祈禱。他向神祈求兩件事,內容看起來似乎很平凡,沒有雄心壯志,但這是出於信心的祈求,因為他求神「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

a.作誠信真實的人──遠離虛假和謊言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弗四25),基督徒與人交際,禮尚往來,應該誠實不欺。我們的神是信實不說謊的,祂恩待誠實的人(民二十三19;代下十六9)。我們當效法詩人求神使我離開奸詐的道,叫我轉眼不看虛假,在神的道中生活(詩一一九29、37)。

b.過知足的生活──不貧窮也不富足

財富給人帶來許多好處,但財富也會招致危機。富有,導致放縱情慾享樂,也使人陷於驕傲,目空一切,靠財不靠神(參:申八11-14)。饑餓、貧窮,會導致偷竊,作奸犯科,犯罪褻瀆神的名(違犯第八誡)。亞古珥求神使他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他需用的飲食,就是過知足的生活(參:提前六6-8)。

亞古珥求神保守他遠離虛假和謊言,做一個誠實無欺的人,使他安分守己,過知足的生活。他認為這兩件事非常重要,因此盼望「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

3.獨立箴言(10)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不可對主人批評他的僕人,否則,你將被咒詛,受責罰。

《當代聖經》:別在主人面前誹謗他的僕人,免得他咒罵你,你就難免有罪了。

這一節經文與前三節沒有任何關聯,是個獨立的觀念。作者勸人要善待僕人,千萬不要在他的主人面前批評誹謗他。「讒謗」就是造謠說閒話,以言語毀謗人。在主人面前讒謗僕人,使他蒙受不白之冤,也破壞主僕之間的和睦。

這種卑鄙可恥的行為,必定招來報復。因為主人一旦生氣將僕人開除使他失業,生活頓時沒有著落,他在窮苦潦倒的時候,會怨恨詛咒那些誣告陷害他的人。干涉別人家務事,是主人和僕人所共忌。

二.數字箴言(11-33)


這一段是自成一格的數字箴言,包含許多與數目有關的箴言,內容非常奇特,有關動物界觀察和結論,是與倫理道德沒有相關的格言,我們既不知作者是誰,也不知它問世的年代。

1.四宗惡人(11-14)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有些人咒罵自己的父親,不知道感謝他們的母親。

有些人自以為潔淨,其實滿身污穢;有些人自以為完美,眼目高傲;有些人殘暴地剝削窮人,吞食無助的,靠搾取為生。

這一段指出四種令人痛惡的人物,他們的惡行與智慧的原則針鋒相對,是一切邪惡的象徵。「有一宗人」,「宗」原文作「代」,《呂振中譯本》譯為:世代。指當時的世代有一群人道德敗壞,令人髮指。這四宗惡人,可以代表邪惡世代的四種社會風氣。

a.大逆不孝的人(11)

「當孝敬父母」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出二十12;弗六2-3),神的子民人人都當遵守。「咒詛父親,不給母親祝福」這是大逆不孝;他們將神的誡命置諸腦後,視若無睹。摩西律法明文規定:「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二十一15、17)。

這種不孝的兒子是沒有前途的,他的燈必滅,在黑暗中度日(箴二十20)。作者在本章17節特別提到神對不孝之人的刑罰,「他的眼睛必為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

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和文士,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他們認為有人把奉養父母的東西當作供物獻給神,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樣的人拜神也是枉然無用(太十五4-8)。

b.自以為義的人(12)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有些人自以為潔淨,其實滿身污穢。

《思高譯本》譯為:有一種人,自視清高;自身污穢,卻不洗滌。

這種人自視清高,自以為潔淨;實際上是全身污穢,充滿不潔。主耶穌時代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曾受到主耶穌義正詞嚴的責斥(太二十三)。

那一位和稅吏在聖殿禱告的法利賽人,自言自語的禱告:「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這樣的禱告是無用的,主說:「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十八9-14)。老底嘉教會自滿自足,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主卻說:「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三17)

自以為義的人是可憐自欺,自毀前途,不能得主的光照,也得不到罪的赦免,徒為自己製造麻煩痛苦。我們當效法大衛,求神為我造清潔的心(詩五十一10),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六8)。

c.眼目高傲的人(13)

《當代聖經》:有一種人眼目多麼高傲,他們的眼睛,長在頂上。

《思高譯本》譯為:有一種人,眼睛傲慢,目空一切。

這種人眼睛長在頭頂上,目空一切。「眼高心傲,這乃是罪」(箴二十一4),趾高氣揚,目空一切的人是主所恨惡的(箴六17,八13),這種不可一世的驕傲人必為人們所不齒。

《箴言》的作者告訴我們:「驕傲來,羞恥也來」(十一2),米利暗、烏西雅王都因驕傲而蒙羞(民十二10;代下二十六16-21)。「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尼布甲尼撒王因驕傲而癲狂,被趕出離開世人,在曠野與野獸同居(但四29-37)。驕者必敗,「耶和華必拆毀驕傲人的家」(十六18)。

求神幫助我們,照保羅的勉勵「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就不會眼目高傲輕視別人了。

d.兇惡殘忍的人(14)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有些人殘暴地剝削窮人,吞食無助的,靠搾取為生。

這種人心狠手辣,巧取豪奪,魚肉鄉民,是全無惻隱之心的惡霸。智者提醒我們:「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因耶和華必為他辨屈;搶奪他的,耶和華必奪取那人的命。」(箴二十二22-23),這種兇惡殘忍無法無天的人,主必審判刑罰。

智者告訴我們:「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箴十四31),神就是愛,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約壹四7-8)。神的兒女應當棄除兇殘的惡性,以神的愛,憐憫困苦貧窮的人,因為「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箴二十二9)、「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35)。

2.四樣不知足的(15-16)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水蛭有兩個女兒,都名叫「給我」!從來不曾說「夠了」的有四,就是:陰間;沒有兒女的婦人;乾旱缺雨的土地;蔓延不熄的火。

這兩節經文是一則趣味性的寓言,半帶幽默,是在諷刺那些貪得無厭的人。

螞蟥就是水蛭,嗜吸人血或牲畜之血,一附身體,就開始吸血,永不放開。許多民族的文學都以此喻貪婪永不滿足。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在此以牠兩個女兒為喻,一名貪心,一名奢望,諷刺心中貪婪的人如螞蟥,永無滿足之日。這兩節經文中的數目,由二而三,由三而四,有三樣不知足的,連說不彀的共有四樣:

a.陰間

指冥府,乃死人的所在,滅亡的地方。它世世代代,窮年累世收容死去的人,陰間從未客滿,它的門永遠敞開,歡迎人進去(箴二十七20;賽五14)。最可怕的是在這裡有進無出,難怪財主會要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向他五個兄弟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路十五27-28)。

貪婪的人貪得無厭,永不滿足;正如陰間一樣,雖然每時每刻都有人死亡,但是永遠不會客滿。

b.石胎(《當代聖經》:不育的婦人。《思高譯本》譯為:荒胎)

猶太婦女視不能生育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與羞辱,她們認為生養子女愈多的婦女,愈覺得榮耀,甚至趾高氣揚,輕視不能生育的婦女(參:撒上一章)。不能生育的婦女,朝思暮想生育兒女,愈多愈好(參:創三十1)。現代人不再以多子為福,卻以追求錢財、房產為福,並且從來沒有說夠了的時候。

c.浸水不足的地(《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乾旱缺雨的土地)

迦南地的土地乾燥,下雨之後,水分很快被吸收,乾旱缺水的土地吸水是多多益善。作者以此比喻人的慾望無止境,貪戀的心讓人永不滿足。主耶穌告訴我們:「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路十二15)。知足感恩的人,心中充滿喜樂(腓四10-13);不會感恩的人,永無快樂可言(申二十八23-24)。

d.火

火一燃燒起來就很難止息,它會將周圍一切能燃燒的東西盡行燒化。火能毀滅一切的物質,毫不留情。慾火攻心,人的慾火也是蔓延不熄,永無滿足之日。火要用水來滅,今日我們靠聖靈的幫助,就可以治死情慾(加五16-17、24)。

3.不孝敬父母者的刑罰(17)

「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是對父母極端的不孝,嘲笑、嗤笑、悖逆、看不起自己的父母,這是眼睛的罪,以眼還眼,不需父母來對付他,神讓自然界的禽獸來處罰他。俗語:「烏鴉反哺」,不孝敬父母的人連烏鴉都不如,所以神命烏鴉來刑罰他,他的眼睛必被谷中的烏鴉啄去,給幼鷹吃掉。

作者以此形容不孝之人的結局,受神懲罰,死無葬身之地。中東一帶的人認為死無葬身之地是人生最大的恥辱,非利士人歌利亞用這種方式恐嚇大衛,大衛也以同樣的話回答(撒上十七44、46)。

對父母孝敬的問題是《箴言》作者所關心的、屢次提及的(箴十1,十五5、20,十七25,十九26,二十20,二十三22-25)。在結束本段勸勉的時候,再次警告那些戲笑、藐視父母的人,必受神的懲罰沒有好的結局。請記住保羅的叮嚀:「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2-3)




作者: 邱義雄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1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