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02期2011年3月)
主題特寫:要作貴重的器皿

恩沛

一.前言

一般人都想做大事、賺大錢、做大官。在《戰國策‧韓策一》中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意思是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不潔淨的牛肛門;也就是寧居小者之首,而不為大者之後。因此凱撒皇帝曾說:「我寧願到阿爾卑斯山荒僻的鄉村當村長,也不要在羅馬做第二號人物。」在聖經中,門徒誤認耶穌在世上要當王,因此也與一般世人相同,希望能當左右丞相(太二十21)。

事實上,在宗教的領域上,耶穌曾應許門徒要做比祂更大的事(約十四12);使徒保羅也勉勵信徒,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林前十二31),要作貴重的器皿(提後二21)。這些追求與外邦人有何不同?何謂器皿?何謂貴重的器皿?為何要作貴重的器皿?如何方能成為貴重的器皿?以下擬根據聖經探討此問題。

二.器皿的意義

「器皿」是指放置東西的容器,可以指家中所使用的金器銀器(創二十四53),以及會幕和聖殿中所使用的器皿(代下三十六7)。在陶器發明以前,器皿是用皮、草、木等材料製作,因為不易保存,所以很少能留存後世。例如亞伯拉罕打發夏甲走時,拿了餅和一皮袋水給她(創二十一14),可見當時用皮袋的器皿來盛水。後來,器皿也使用陶土(耶十八4)、石頭(約二6)及金銀銅鐵(書六19)等材料製作。

「器皿」除了指實用的物質外,有時也有象徵性的意涵。如在新約時期,保羅原先是逼迫教會、苦害聖徒的。當他在大馬士革受到光的照射,並聽見耶穌的聲音,就回轉歸向神。因為信徒怕他,無人敢接待他,所以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徒九1-15)。這裡的器皿是指神的工人。

三.要作貴重的器皿

1.信徒是神家中的器皿

經云:「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提後二20)。「大戶人家」指有錢人的家,他們家裡有不同的器具。按照製作的材質來分類,有用金銀製作的,是貴重的器皿;有用木瓦製作的,是卑賤的器皿。

「貴重的」希臘文為,意思是尊榮的、榮耀的;「卑賤的」希臘文為,意思是不體面的、不光彩的。當遇到特別的場合,要宴請嘉賓時,就使用金器銀器等貴重的器皿;在一般的場合,只要使用木器瓦器等卑賤的器皿就可以。這裡是強調器皿的合用性,適合主人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同樣的,在神的家中,信徒好像不同的器皿一樣,因著神賜給不同的恩賜,各有不同的使命和價值。

2.要作貴重的器皿

神家中的器皿,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保羅勉勵我們要作貴重的器皿。器皿是指作聖工,難道聖工也有貴賤之分嗎?茲說明如下。

(1)就從上而下的觀點而言,作貴重的器皿是神賜給的

神是造物主,我們是受造之物,是由神所創造。神就好像窯匠一樣,祂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做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做成卑賤的器皿(羅九15-21)。因此在家庭中,我們生長在何處,後來成為何種人,這都是神的計畫,我們要欣然接受。在教會中,屬靈的恩賜是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十二11),我們不必嫉妒別人的恩賜比我們更大。

(2)就從下而上的觀點而言,作貴重的器皿是可以祈求的

恩賜是有大小。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我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林前十二28-31,十四1)。雖然恩賜是神隨己意賜給信徒,但只要我們羨慕聖工,切慕屬靈的恩賜,也可以向神祈求更大的恩賜,使教會多得造就(林前十四12)。

(3)何謂貴重的器皿?

一般世人常將金器、銀器視為貴重的器皿,而將木器、瓦器視為卑賤的器皿;將有錢、有地位、有學問的人視為尊貴的,而將貧窮、沒地位、沒學問的人視為卑賤的。但在神的家中卻不是這樣區分。經云:「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可見我們雖然是「瓦器」,是世人眼中的「卑賤的器皿」,也能成為神家中的「貴重器皿」;因為貴賤不是出於我們自己,乃是出於神。

就如同使徒彼得、約翰雖然是漁夫,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因為蒙耶穌揀選,被聖靈充滿,就大有能力,成為教會的柱石(徒四13;加二9)。因此保羅勉勵提摩太要作「貴重的器皿」,並非指在台上講道是貴重的,作清掃的工作是卑賤的。而是指要成為「合乎主用的」器皿,能夠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尊主指示行各種良善的事(提後二21),使信徒和教會得到造就,這就是「貴重的器皿」。

四.如何成為貴重的器皿?

信徒要成為貴重的器皿,應具備下列要件:

1.要自潔並脫離卑賤的事

使徒保羅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自潔」希臘文為,指清除、清潔,能夠潔身自愛。「脫離」希臘文為,意思是離開。

「卑賤的事」希臘文為,是指示代名詞,意思是指「這些事」。在上文中,談論不可為言語爭辯,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有人偏離了真道,說復活的事已過,就敗壞好些人的信心,所以信徒總要離開不義(提後二14-19)。因此「這些事」可能指上文中的「不義的事」。

信徒能過著分別為聖的生活,離開罪惡的事情,是成為貴重器皿的先決條件。當我們成為貴重的器皿,會有三種結果:第一,成為聖潔,指分別出來作神聖的用途;第二,合乎主用,指適合主人使用,得到主人器重;第三,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是隨時待命,準備行每一件良善的事情。當我們成為耶穌手中的器皿,能被祂所使用,可以隨時事奉祂,這是基督徒人生最大的盼望。

2.要逃避少年人的私慾

使徒保羅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二22),所以我們要成為貴重的器皿,要逃避少年人的私慾;「逃避」是消極的行動。「逃避」希臘文為,意思是逃跑、躲避;它是動詞現在式,代表連續不斷的行為,要持續的逃避。

「私慾」希臘文為,意思是強烈的渴望、嚮往。指肉體的情慾,如姦淫、邪蕩、拜偶像、忌恨、紛爭、異端、醉酒等(加五16-21);特別指男女之間的淫行(帖前四3)。

面對情慾的誘惑,使徒保羅不是叫我們否定、壓抑;而是叫我們「逃避」,不要與之妥協。例如大衛王面對情慾的試探,他沒有逃避躲閃,反而定睛觀看,結果犯了淫亂的大罪(撒下十一2-4);又如面對罪大惡極的所多瑪城,天使告訴羅得一家人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

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但羅得的妻子仍然迷戀所多瑪城,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創十九17、26)。而約瑟面對主母的誘惑,他「跑到外邊去」(創三十九12),結果就勝過肉體情慾的試探。面對情慾的誘惑,沒有人能憑己力勝過;所以我們要效法約瑟,能遠離不良的場所,減少犯罪的機會。

神是聖潔的,所以信徒也要聖潔,這是神的旨意。現今的社會潮流是放縱私慾的邪情,男女關係混亂;但信徒要曉得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也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性慾。因為信徒是單純的,容易受騙受害,所以我們不可以在這事上越分,欺負教會中的同靈;因為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

例如大衛王因淫行殺人,神就審判他,使刀劍必永不離開他的家(撒下十二7-14)。神選召信徒,不是要他們生活在淫亂中,而是要生活在聖潔中,因為神是聖潔的。倘若我們不遵守神的教訓,不願意順服神所差遣的傳道人;我們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我們的神(帖前四3-8)。

3.要追求屬靈的品德

使徒保羅說,我們要成為貴重的器皿,要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追求」是積極的作為。「追求」的希臘文為,意思為追逐、追趕;是動詞現在式命令語氣,除代表要繼續不斷追求外,也代表彷彿狩獵時對獵物緊追不捨的決心與毅力。

「清心」的希臘文為,指純潔的心,無罪的心。「公義」的希臘文為,指公正、正直,能有好行為(啟十九8)。「信德」的希臘文為,指信心,是對神所發出信靠的心。「仁愛」的希臘文為,指愛心,是對神和人所發出的愛心。「和平」的希臘文為,指平安,是與神和人能和睦相處。

人帶有肉體,常是軟弱無力;因此要經常靈修,積極追求屬靈的品德,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等。我們不可以自滿自足,認為我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們要竭力追求,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們來得的獎賞(腓三12-14)。

人是群體的動物,單打獨鬥、孤軍作戰,很容易被魔鬼個別擊破。因此我們要尋找屬靈的同伴,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一同追求屬靈的美德。在教會事奉中,如保羅般的長輩要提攜、訓練、關懷晚輩,使他們能成長茁壯,成為貴重的器皿,一起為神國大業打拼。

五.結語

保羅勉勵年輕的傳道提摩太,在繁華的以弗所城市,面對世俗化的危機時,要忠心作無愧的工人,用聖經的真理教導信徒,並要努力靈修,成為神家中的貴重器皿(提後二15-25)。今日的世代接近末日,世界充滿著黑暗,神的工人更應靠主剛強,脫離卑賤的事,持守基督徒的身分,成為貴重的器皿。

信徒生活在忙碌的社會中,很容易被雜事纏擾,無法專心關注神國的事。在正義與邪惡之間,沒有中間的道路,我們必須作出選擇;人若不作神的器皿,必淪為魔鬼的工具。所以我們要聚焦在耶穌身上,明白自己是神用重價贖回來的貴重器皿,要成為聖潔,要裝備自己,就能成為合乎主用,成為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

參考資料:

1.林俊華,《提摩太後書──最後的囑咐》,香港:明道社有限公司,2007年。

2.林榮洪,《正常的教會生活──提摩太前後書進解》,香港:明道社有限公司,2006年。



作者: 恩沛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1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