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03期2011年4月)
真理論壇:【箴言釋義】第三十一章(下)

邱義雄


二.賢婦篇(三十一10-31)

這是本書最後的部分,可以說是整卷《箴言》的結論。這是一篇文字洗鍊,美妙無比的希伯來詩歌,作者展現作詩的長才,把詩句用離合體(字母詩)的形式表現出來,每一節的頭一個字,是按希伯來文的二十二個字母順序排列寫成,以此文學技巧來凸顯這位賢婦正是十全十美的女子。這首詩是上乘的文學作品,文字洗鍊,巧奪天工,可謂神來之筆,壓卷之作。唯一的缺點是內容的安排有點凌亂,很不勻稱,但在必須遵守離合詩句的格式的前提下,這是無可厚非的。

這首詩描寫古代以色列小康人家的主婦如何理家。這位「才德的婦人」,不但是賢慧的妻子、慈祥的母親,更是殷勤的女僕。「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這麼賢淑的婦女,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所以說「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10)。

這一首詩不是單為姊妹們而寫,也是為弟兄們而寫。按廣義而言,保羅告訴我們:「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給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林後十一2)。今日每一位基督徒都已許配給基督,是基督的新婦,等候羔羊將來的迎娶(啟十九7)。因此,這位「才德的婦人」是我們每位基督徒效法的榜樣;每個人都當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精力、時間完全擺上,在神的家中毫無私心,甘心樂意作主的工。才德的婦人形象如下:

1.她是丈夫的良助(11-12)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她的丈夫信賴她,絕不至於窮困。她一生使丈夫受益,從來不使他有損。

《思高譯本》譯為:她的丈夫對她衷心信賴,一時所需從來不會減少。她一生歲月,只叫他幸福,不給他煩惱。

她是一位精明能幹的婦女,勤勞不懈,實在是丈夫的好幫助。她將家中的一切處理得井然有序,家人一切所需的從來不會缺少,所以「丈夫心裡倚靠她」,對她有十足的信心,絕對信任她,可以毫無顧慮的遠走他鄉經營事業。她一生使丈夫受益,幫助丈夫白手起家,使其事業登峰造極,在一生的歲月中充滿幸福,從未給丈夫帶來任何煩惱傷感,從來不使他有損。

按《創世記》二章18節的記載:「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神為男人造配偶是作他的幫助,所以妻子也稱為丈夫的內助。這位才德的婦人「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實在是一位賢內助。

2.她是家庭的中心(13-15)

《當代聖經》譯為:她弄來羊毛和細麻,又快快樂樂地親手編織剪裁。她好像一條商船,從遠方運來糧食。天還沒有亮,她已經起來預備一家的食物,指點婢僕料理家務(13-15)。

她是一位殷勤能幹的女人。她身體健壯、精力充沛、渾身有力,雙臂也非常有勁(17),「甘心用手作工」,她孜孜不倦、任勞任怨、努力工作,尋找羊毛和細麻,快快樂樂地親手編織剪裁,作出美麗的衣物和手工藝品(13)。

「她手拿撚線竿,手把紡線車」(19),親手作工,紡線織布,準備作衣服的材料。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她延長工作時間,往往工作到深夜,她的燈終夜不滅(18)。殷勤的結果,使家庭富裕,猶如一艘遠渡重洋的商船,滿載貨物而歸(14)。

她是家庭的供應者


她不貪睡偷懶,天還沒有亮就起來為家人預備食物(15上);在雪花紛飛之前,已為全家大小預備禦寒的冬衣(21)。又好像一位能幹的經理,指點婢僕料理家務,分配好應作的工作,使每個人按部就班地從事自己的職務(15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治家有方,家庭井然有序。

3.她善於精打細算(16-20)

她是精明的投資者


《呂振中譯本》譯為:她仔細察看田地,就買來;用親手得之利去栽種葡萄園。

她不會將勞力得來的金錢,輕易揮霍。她精打細算,靈活運用積蓄的資金,協助丈夫作有效的投資。看中了良田便買下來,栽種經營葡萄園。

她是事業的推動者


她不是弱不禁風的女子,她體魄強壯、膀臂有力,捲起袖子,束起腰帶,不辭辛勞地工作(17)。她精打細算,知道自己所經營的有利可圖,就日以繼夜勤奮工作(18)。她為自己縫製繡花毯子,用細麻和上等紫色布縫製衣服,供應家人和自己的穿著(22)。她將細麻布衣服予以出售,又製造腰帶賣於商家(24),這種腰帶是當時貴族和富人所喜愛的裝飾品,價值昂貴。

「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25),《現代中文譯本》譯為:她堅強,受人敬重,對前途充滿信心。她殷勤不息地工作、精力充沛、意志堅強、言談可愛、氣質高貴,遠遠超過其他的婦女。因她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家庭的收入增加,生活過得寬裕,使整個家庭有美好的遠景,對前途充滿信心,一想到日後的景況便笑容滿面。

她是博施濟眾者


她日夜殷勤工作,又善於理財作有效的投資,財源廣進、家境富裕。但她並不自私和貪得無厭,也不是一毛不拔,緊抓不放的守財奴,乃是慷慨解囊與人分享的博施濟眾者。她樂於使用財富,「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

她是一位既仁慈又慈祥的善心婦女,這種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美德,成為教育子女的好榜樣,也博得兒女和丈夫的稱讚(28)。

4.她是一個好妻子(26-27)

說起話來嘮嘮叨叨,喋喋不休的婦人,令丈夫頭痛。「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箴二十一9、19)。這種婦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位才德的婦人謹口慎言,她的談吐充滿智慧,舌頭上常有仁慈的訓誨(26)。

「她觀察家務,並不吃閒飯。」(27)。在15節說未到黎明她就起來,為家人預備食物,將當作的工作分派婢女。管理家務,不是分派完畢就任務完成,必須細心觀察,隨時加以糾正,使能盡善盡美。

家務第一,對許多職業婦女似乎是一種負擔,要忙著職場的工作,回到家裡又要處理家事,實在忙不過來,無法兩全其美。但這位才德的婦人做到了,從13-19節看到,她實在比一般職業婦女更忙,但她的優先仍放在家庭,這是現代職業婦女的好榜樣。

因她的幫助使得丈夫青雲直上,步步高升,得以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成為地方的領袖(23)。

5.她是一位好母親(21-26)

使丈夫無後顧之憂


她精明能幹,將家中一切治理得井井有條,夫婦同心協力,幫助丈夫白手起家。不但在衣食物質方面使丈夫一無所缺,而且全心全力支持丈夫,使丈夫無後顧之憂(11),一生使丈夫受益,從來不使他有損(12)。

關心全家人的需要


天還沒有亮,她就起來為家人準備食物,供應全家每天的飲食(15)。在冬天雪花紛飛之前,她早已替一家大小預備了禦寒的冬衣(21)。

她對兒女教導有方


她穿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但她的生命卻以「能力和威儀」為衣(25)。她喜愛真理,也教導兒女這樣行;她開口就發智慧,舌上有仁慈的法則(26),不像那些習慣懶惰、挨家閒遊、喋喋不休、說長道短,好管閒事的婦人(參:提前五13)。家庭有這樣一位好母親,她的兒女起來稱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稱讚她(28)。

6.她的價值和禮讚(26-31)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10)。最後幾節經文是對這位才德的婦人高度的禮讚。

她的美德


古語:「婦人長舌,實為厲階。」(幼學瓊林身體篇)。婦女如果長舌愛說話,挨家閒遊、說長道短、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挑撥是非,常會引起禍患,造成家庭的爭吵,鄰舍的失和。這位才德的婦人,她開口就發智慧,舌上有仁慈的法則,言語柔和、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有如智慧的泉源,湧流的河水,使人得造就。她仁慈待人,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20)。

她的的價值


「她觀察家務,並不吃閒飯。」按照猶太風俗,粗工都是由僕人去做的,這位才德的婦人卻觀察家務,甘心親手作工(13、15),她自己紡線,自己織布,製作繡花毯子,用細麻布和紫色布為家人作衣服(22)。她善於治家,事先規畫,條理分明,家庭各樣事務井然有序。

這位才德的婦人,有內涵、有實質,她幫助丈夫使他有成就,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23)。她是丈夫可靠的夥伴,倚靠她就不缺少利益,而且一生有益無損(11-12)。這樣有才德的婦人,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10)。

她的禮讚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女為悅己者容」,世上豔麗和貌美的女子也很多,有才德的婦女不少,但是若不敬畏耶和華,豔麗和才德有何用!因此惟有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這位才德的婦人受人稱讚,是因她敬畏耶和華,她有務實的才幹,實事求是,殷勤治家,不僅家務方面作得好,又有生意頭腦,善於投資理財,她的行政管理才能也令人欽佩。

這位才德婦人,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幹,將其時間、精力、努力獻給丈夫和家庭,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好幫助,兒女的好母親。她殷勤工作,精打細算,處處為家庭著想,使家庭美滿幸福,全家樂融融。因此她的子女起來向她祝福,她的丈夫也對她讚不絕口(28)。她的丈夫是受惠的第一人,心裡倚靠他,心滿意足興高采烈地稱讚她:「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29)

女人的被造是作男人的幫助,是生活上的伴侶、工作的伙伴。才德的婦人幫助丈夫治家理財,生活安定康樂,使丈夫得尊榮。反之,愚昧的婦人爭吵使氣,好吃懶作,不但不能幫助丈夫建立家室,反而使丈夫蒙羞,望而卻步。智者說:「才德的婦人是丈夫的冠冕;貽羞的婦人如同朽爛在她丈夫的骨中。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十二4,十四1)

現代社會工商發達,男女平等,雙薪家庭很多,但在家中而言,妻子多半負起持家養子雙重的責任。由於婦女天性勤儉耐勞,愛家心切,家務雖然繁重也都默然承受。「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位好妻子」,家庭的幸福應歸功於賢慧的妻,妻子在家的功勞不可抹滅。

本章所述這位才德的婦女,理當備受推崇與讚揚,在城門口大庭廣眾之中公開讚揚她(31),使她的美德懿行代代相傳,作後代人們的榜樣,流芳百世(本專欄刊載完畢)。



作者: 邱義雄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1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