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さかな
五餅二魚是四福音書都有記載的神蹟(太十四15-21;可六34-44;路九11-17;約六3-14),這件神蹟帶給當時的人們很大的震撼,因為人活著就必須為食物所勞力,當時的人們看到這一件神蹟時,莫不驚訝萬分,也許是因為發現跟隨耶穌必能「吃餅得飽」,不愁為食物勞力,所以顯得心喜,然而更顯明當時的人們對世上所追求的勝於耶穌所傳講的福音。
耶穌看透人的心,強調人在世間所追求的是短暫的、是會朽壞的,唯有為那不朽壞的努力(約六27),得著生命的糧,才能永遠不餓,永遠不渴(約六35)。有時候人找神,未必是想要求神蹟,而是要吃餅得飽(約六26)。然,為著肚腹而活的人多會自行離開,不再和神同行(約六66)。
真理不是出自於人口所說的,而是出自於神所啟示和默示的(提後三16)。人的智慧不能救人,人所學的知識也不能讓人脫離罪的束縛,古時的聖人先賢留下了許多智慧結晶的著作,讓後人可以藉此了解人生的意義,以及對生老病死的哀愁和無奈,雖有萬冊的叢書可研究查考,但,時至今日,人依舊無法藉由這些書籍來讓自己脫離死的捆綁。人雖可以藉由醫藥延續生命,但,當醫藥尚未用盡時,往往人的生命卻已走到盡頭,留下萬般的無奈而離開世間。
「珍貴的事物是眼睛所看不見的」,就像保羅所說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六10)。因為保羅所擁有的,是無法用世上的萬物可以衡量的至寶──耶穌(腓三8)。
電學之父──法拉第曾說:「在父母心中,窮是神給的恩典,不是咒詛。」真正的智者總會在成功的那一刻,謙虛地將一切的榮耀和成就歸給上天,因為不論發現的是一條公式、一則定律,或是榮獲學術界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他們往往都清楚地明白自己所擁有的是來自於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得到的,就像《大學》所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道理一樣,在分辨事物、明辨是非之後,才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可以為自己計畫很多,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得很美好,惟獨我們無法為自己規劃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規劃」這兩個字成為相當諷刺的字眼,「計畫」也取決於我們的生命能不能走到我們所規劃的那時刻。
當人用「人的方法」所得到的,也許是讓人心羨的,但卻無法擁有真正的福杯滿溢,就像拿俄米所說的:「滿滿地出去,空空地回來」(得一21)。
未得神的喜悅,即使擁有了再多的財富和地位,都只能留給後世的人所享用,「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傳二21)。所擁有的都只能短暫地滿足一時的需要,而無法觸動內心最深處的需要。
生命原是一口氣(伯七7),如雲彩消散而過(伯七9),認識神的人就會發現心靈的富有不是靠著一連串的社會價值數字所能取代的,真正的富有是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五4)。「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伯十九25-26)
卑微的人類可以認識至高至尊的神,是何等的幸福。
深哉,深哉,耶穌的愛!
無限廣闊,無限量;
浩浩蕩蕩有如汪洋,
主愛臨我多周詳。
將我蔭庇,將我環繞,
滔滔慈愛領我航;
導我前行,領我歸家,
安息天上永生享。(讚美詩345首)
在人生的路途上,有很多的人事物都像沙漏一樣默默地流逝、離開,唯有這份珍貴的事物──信仰,會陪伴我們到永遠,「耶和華──你的救贖主,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教訓你,使你得益處,引導你所當行的路。」(賽四十八17)
|
| |